东南网
您所在的位置:戏曲频道> 戏曲资讯 > 正文
闽剧《兰花赋》:“守正如兰”久演不衰
2016-04-05 07:45:27 陈静 来源:福建日报 责任编辑:郑思楠

《兰花赋》剧照

百年文化传承创新反腐内涵

为什么要用闽剧来体现反腐的主题?专家表示,这与闽剧的性质和传承密不可分。

闽剧又称福州戏,起源于明代,迄今已有400多年历史,通过唱念做打等丰富形式,来反映社情民意。

《兰花赋》取材于真实事件,上世纪20年代,这一真实事件曾由严天铎编成闽剧《伍老与周良显》。

据介绍,1953年林亨仁创作的《闹灯会》、1981年陈冷整理的《斩浦霖》均由这一题材改编而成。惩治贪官、为民申冤的诉求异曲同工,但新版本推陈出新,加入了失足官员迷途知返的情节,在人性塑造方面更胜一筹。

吴则文认为,严子轩人格的二次裂变正是《兰花赋》的精华所在。“严子轩从清官沦为贪官是人格的第一次裂变。难能可贵的是,他能警醒悔悟,及时改正错误,实现第二次裂变,体现了巨大的勇气。”

剧中,施伯仁欲进京申诉,却不料被常麟集团刺死,他的死唤醒了严子轩的良知。在好友祝威铭的劝谏下,严子轩毅然重审冤案,将贪官污吏绳之以法,随后当场脱去官服,俯首认罪。

《兰花赋》一改以往戏剧人物脸谱化的现象,让人物形象更丰满,性格更丰富,也让高高在上的官员形象回归凡人,变得有血有肉。


引题图片
  • [1]
  • [2]
  • [3]
  • [4]
  • [...]
  • [10]
  • 显示全文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