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
您所在的位置:戏曲频道> 公告通知 > 正文
福建戏曲文化现象的启示
2016-04-05 07:45:27 来源:中国文化报 责任编辑:郑思楠

福建戏曲的使命与创新

毛小雨(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让观众把欣赏戏剧当成一种自然的文化习惯,让观众到一地旅游晚上能像看景点一样看场戏成为规定项目,这是包括福建在内戏曲人的使命。平心而论,这次进京演出的戏,个个出彩,《皂隶与女贼》对人物内心的刻画,《阿搭嫂》那种缩脖耸肩的风格化表演,以及《兰花赋》的舞台张力和批判现实的精神,和伦敦西区与百老汇戏剧相比也毫不逊色。但福建戏曲却没有在商业化的路上走得更远。

福建戏曲不能把商业化作为发展的唯一出路,但却不能忽视这一点。我们不能让浮光掠影的所谓实景演出占据了舞台演出的大部分,使得艺术泡沫化、碎片化。我们也要建立完善的营销网络——现代社会,卖有时比制造更重要。我们还要有勇于突破的精神,回顾世界戏剧史和中国戏曲史,每次重大发展都和形式的创新有密切关系。

演、导、编、评四位一体

谢雍君(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这次集中展演让京城观众在一周之内感受到福建戏曲的魅力,不管是哪个剧目的演员、导演还是编剧,都向我们展现了十几年来他们在传承梨园戏、莆仙戏、闽剧、高甲戏和芗剧过程中所取得的不菲成绩。为了传承高甲戏女丑技艺,演员吴晶晶华丽转身,从旦行转为丑行,对于她个人来说,这是表演领域的开拓,而对于以男扮女丑的高甲戏来说,增添了一位女扮女丑的实力派演员。为了使闽剧去京剧化、更富福建地域特色,导演吕忠文在《贬官记》里吸收了高甲戏、木偶戏的表演特点,为闽剧寻获到比京剧艺术更能体现出乡土特色的表现手段。为了传续古老剧种莆仙戏、梨园戏表演技艺,郑怀兴、王仁杰等编剧着意为剧团演员创作、整理改编传统戏,将个人的思想隐匿在剧目后面,个人创作技法在演员曾静萍、王少媛的技艺里,或修旧如旧,或整新如旧,在“艺以人传”的指导思想下,达到了抢救、保护地方剧种表演艺术的目的,为古老剧种培养了新生力量,为福建戏曲造就了新一代表演艺术家。除了演、导、编,以王评章为代表的福建剧评家,也为福建戏曲的传承、保护提供了观念先导和理论支持。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