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
您所在的位置:戏曲频道> 公告通知 > 正文
福建戏曲文化现象的启示
2016-04-05 07:45:27 来源:中国文化报 责任编辑:郑思楠

当前戏曲遗产保护的重要经验

王馗(中国艺术研究院戏研所副所长):7部剧目经过福建戏曲工作者的精心打磨和艺术加工,代表着当前戏曲遗产保护的重要经验:深入地挖掘和整理经典艺术,精致地再现和提高经典呈现,完整地传承和推广经典作品,原汁原味地保持剧种的文化品格,这些经验值得推广!

中国戏曲从来与时代保持着密切联系,追随时尚的同时会让艺术本体得以丰富,但也会让艺术传统流失和变质,这一历史经验需要引起警惕。此次演出中的几部古装剧目中,女性角色基本上采用了改良的收腰女帔,这种服饰的时尚感对于个别剧种的艺术传统,很可能会产生适得其反的破坏。例如莆仙戏传承数百年的女性“背身”,最能代表中国戏曲服饰展现年龄、身份、个性、气质的程式化特征,同时,不同颜色、不同造型的背身与旦行丰富的科介表演密切相关,这一特征是莆仙戏迥异于其他剧种的特色之一。而在当前红火的莆田民间演出中,民间职业剧团的艺术创新有过之而无不及。

莆仙戏的个案足以代表当前戏曲遗产保护面临的挑战。对于福建戏曲的保护,需要做到:守住传统味貌,加大推广宣传力度,对古老珍稀剧种尤要格外珍视;守住乡土“大棚”,开辟城市剧场,用经典作品引领城乡审美趣味;守住传统经典,创造当代佳作,让一代代传承者延续剧种生命;要守住乡音乡韵,拓展多元舞台语言,让剧种在更为广阔的舞台上获得文化理解。

福建戏曲在当代中国的示范意义

傅谨(中国戏曲学院教授):福建戏曲创作与演出的成就,为丰富中国当代戏曲舞台做出了杰出贡献,更为戏曲的当代发展提供了深刻启示。60多年来,一个难以回避的事实是,戏曲舞台上最受欢迎的剧目多数仍是传统剧目(包括根据传统戏整理改编的剧目),尽管新剧目创作获得长期且力度很大的支持与资助,然而,客观地看,在艺术水平与魅力上,新剧目创作与演出在整体上很少能达到可与传统戏相提并论且融为一体的程度。但是我们不经意地发现,福建的戏曲却基本做到了这一点。福建近年的戏曲创作演出,包括此次福建戏剧优秀剧目进京展演的多部剧目,都说明福建在戏曲创作上有了重大突破,与优秀的传统剧目之间拉近了距离,这是中国当代戏曲界努力数十年鲜有的成果。这次进京演出的梨园戏《皂隶与女贼》、闽剧《贬官记》、莆仙戏《叶李娘》和木偶戏《赵氏孤儿》等,还包括此前已经获得盛誉的梨园戏《董生与李氏》、京剧《北风紧》等,在文学、音乐和表演等多方面,都足以跻身中国传统戏曲优秀作品之列。福建的地方戏创作与发展,为当代戏曲剧目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示范。福建的创作与演出实践生动地告诉我们,当代戏曲创作与演出完全有可能接续中国伟大的戏剧传统,呈现新的辉煌。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