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
您所在的位置:戏曲频道> 公告通知 > 正文
福建戏曲文化现象的启示
2016-04-05 07:45:27 来源:中国文化报 责任编辑:郑思楠

意趣神色兼备

安葵(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汤显祖说“凡文以意趣神色为主”,福建的很多优秀作品就是“意趣神色”兼备。思想意义深刻,是福建戏剧之所长,同时许多作品又有很强的趣味性,这两者是相得益彰的。比如“对人的识别不能流于表面”这算不上是高深的哲理,但在闽剧《贬官记》中通过人物独特的遭遇就使人感到这一思想十分深刻。戏剧的情节和表演都非常有趣,给人愉悦,引人入胜,就使作品的思想不再是抽象的、空洞的。“意”需要通过“情”来表现。在芗剧《保婴记》中,那种关心别人、共渡难关的大爱真情体现了我们民族的和群众的广阔胸怀,具有很强的感人力量。这些作品也说明并非只有挖掘人物心理的阴暗面才能深刻。神和色是紧密结合的,而且都是需要通过形式和内容的结合来体现。比如梨园戏、莆仙戏的那些表演上的特点,那些细腻的科介,就既具有形式美,又传了剧种的“神”,从这些表演中我们能感受到闽南人那种温润的情感。无论是新编的梨园戏《皂隶与女贼》,还是改编的莆仙传统戏《叶李娘》,都可以看到创作者保护和弘扬剧种传统特色的苦心。从福建的戏曲看,表演上的特色同样鲜明。莆仙戏、梨园戏、高甲戏,它们表演上的特色与别的剧种是不能混同的。剧种的特点表现了中国戏曲神色的丰富多彩。

当今戏曲传承为何举步维艰

贾志刚(中国艺术研究院戏研所代所长):2014年福建戏剧优秀剧目进京展演,令人一饱眼福,展示了近年来福建地方戏传承与发展所取得的较高成就。尽管如此,福建地方戏传承仍然面临着困境。目前,戏曲艺术如何传承是戏曲界、学术界所面对的最大也是最重要的问题。不仅是福建,甚至全国的地方戏在传承上都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

从原始社会的“乐教”至今,中国传统文化至少传承了5000多年,传统戏曲艺术如果从唐代的教坊与梨园算起,至少传承了1300多年。这1300多年的传承中发生了两次重大演变,第一次演变从唐代至清末,戏曲的传统教育达到最高峰,齐如山归纳为4种传承方式,即戏班、科班、票房、堂子。根据周志辅《道咸以来梨园系年小录》记述的215位名伶的出身来看,堂子出身共139人,占总数的近2/3。第二次演变自民国开始至今,可称之为新型或新式教育,以1912年易俗社成立为标志。易俗社是中国近代真正意义上的新型戏曲班社兼教育团体,而中国第一所新型的戏曲学校则是1919年9月成立的南通伶工学校。令人不解的是传统戏曲艺术在1300年的发展中,传承是没有问题的,无论是第一次演变的4种传承方式还是1912年以后的新型教育,都培养出一代又一代的众多名角,剧目层出不穷,技艺高超精湛。那么,改革开放后38年的今天,戏曲艺术传承为什么难以为继?真正的原因则是传统文化的发展在“文化大革命”的10年中出现断裂,导致当今失去了传统文化巨大支撑力的戏曲传承举步维艰。

我们之前对戏曲传承有一个误区,似乎戏曲传承只是技艺的继承,现在看来单纯技艺的传承与我们的期待十分遥远。戏曲艺术的传承首先是传统文化的传承,包括传统美德、价值观、人生观以及审美判断等,这才是传承的主脉。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