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届福建艺术节以来的三年间,福建文化强省建设激昂变奏,文化创造源泉涌流,为福建科学发展汇入源源动力
让文化创造活力激情迸发
东南网11月23日讯(福建日报记者李珂)800年前的一天清晨,东方第一大港泉州刺桐港迎来新一轮朝阳,年轻的福建水手小海率领着“通远舟师”船队,穿越天风海涛,浩浩荡荡地航行在辽阔的海洋上,延续船长父亲阿海与父辈们开拓的海上丝绸之路,继往开来……
今晚,第六届福建艺术节开幕式上,我省创排的大型舞剧《丝海梦寻》再次精彩上演。
文化的影响力超越时空、跨越国界。凭借精美的舞蹈音画、浓郁的福建特色、感人肺腑的故事,在新世纪再现海丝盛况,《丝海梦寻》成为有史以来联合国总部会议大厅上演的首个中国舞剧。一年来,该剧已受邀在国内外演出了50多场,反响热烈。
《丝海梦寻》是去年上海“亚信”峰会后我省创排的大型舞剧,它以不可复制的亮点,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上耀眼起舞。它是我国以海上丝绸之路为主题,首部表现 “一带一路”建设题材的大型舞剧。而它的创排,只是我省加快创作体现福建特色、“海丝”特色的文艺作品,以文艺精品打响福建文化品牌的一个缩影。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文化建设,我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坚持文化为民惠民。第五届福建艺术节以来的三年间,文化强省建设激昂变奏,文化创造力不断释放,为福建科学发展汇入源源动力。
让文化“生态密码”活起来
好的戏剧,会让人忘记时间和自我,也忘记语言差异。去年国庆前晋京展演的福建戏剧优秀剧目做到了。“福建戏好看!有味道!”无论是精彩的表演还是富有韵味的方言,都让人大呼过瘾。
整整一周,7台剧目、8场演出、5位梅花奖获得者登台,闽剧、莆仙戏、芗剧、高甲戏、梨园戏、泉州提线木偶戏等六大地方戏剧种在国家大剧院等轮番上演,近万名观众观看。
文化部原副部长、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王文章说:“这几场演出向我们展示了世界上独树一帜的中国戏曲在当代的继承、革新和发展。”中国戏曲学会副会长龚和德说:“福建地方戏在中国戏曲版图上位居高地,全国戏曲看福建。”
福建戏曲的持续繁荣发展引得全国瞩目,奠定了“闽派戏剧”的地位,被誉为“福建戏曲文化现象”。福建戏曲已经连续四届蝉联“五个一”工程奖。
现如今,在很多地方戏逐渐走向消亡、在众多地方戏变了调的情况下,福建的地方戏为何却独树一帜?
“宽松的观念、体制、政策扶持和人才使用,为福建戏曲创新、传承和发展提供了保障。”福建省梨园实验剧团团长曾静萍感慨。
剧本荒、后继无人,是中国地方戏曲发展普遍遭遇的两大难题。我省力推“福建濒危剧种、曲种抢救工程”“名家传戏——戏曲名家收徒传艺工程”等,坚守传统阵地。
今年5月,福建省梨园实验剧团请来75岁的旅港梨园名旦蔡清萍传授《吕蒙正》中的折子戏《煮粥》。团长曾静萍说:“现在整团十余个旦角能煮出十余种不同味道的粥,而《煮粥》只有蔡清萍会,这古早味丢了就没有了,我们一定要抢救性地把这出戏学下来。”
今年5月,省委办、省政府办下发《关于传承和弘扬福建戏曲的若干意见》,设立省级地方戏曲扶持专项资金,2015年至2017年以每年800万元扶持剧目创作、人才培养、剧种抢救等,力争5年内在全省范围建立若干个福建戏曲生态保护区,大力增强地方戏生存与发展活力。
“没有方言就没有地方戏。”专家分析,福建重视保护地方戏的地域文化生态,重视对地方戏赖以生存发展的语言、民俗、礼仪、节庆、民间信仰等文化土壤的保护,提供了维系戏曲文化生态链的重要生态环境,推动了地方戏曲保护传承工作走在全国前列。
与此相关的是,我省大力加强“非遗”保护、传承、利用,水平不断提升。3年来,组织实施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六大重点项目建设;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分别增加52处、230处;全省18个传统村落入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集中成片的传统村落……我省是全国迄今在国际非遗保护《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等三个系列上均获入选的唯一省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