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
您所在的位置:戏曲频道> 戏曲资讯 > 正文
泉州戏剧会演:“戏窝子”亮出了看家宝
2016-04-05 07:45:27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郑思楠

  3.传帮带,敢创新

泉州地方戏,各剧种特色鲜明,因此在传帮带上也“八仙过海”。

以团办校,是安溪高甲戏剧团特有的传承方式。1990年,剧团参与创办安溪县艺术学校,服务于地方戏曲和地方特色产业。“艺校每届设30人的高甲班,每五六年培养一届高甲学生,解决了剧团对后续人才的需求问题。”谢志斌说。

近年来,福建省梨园戏实验剧团在全国文艺院团中首开先河,将传统剧目的抢救传承作为工作重心进行考核评聘。剧团的演职员每年必须根据自己的岗位与职称,完成相对数量的传统剧目抢救传承工作任务。“剧团里,青年演职员们最敬畏的三个字就是‘传统戏’,这是他们每年必须要完成的工作重点,谁年底的时候还没完成,就意味着他的年度考核将被评定为不合格,来年可能会面临职称与工资被降级的处罚。”曾静萍说。

南音还把徒弟收到了海峡对岸。古老的南音在海峡两岸都有深远的影响。2009年,南音艺术家李白燕率领泉州南音乐团到台南开坛授课,此后收台湾徒弟成了常态。李白燕介绍,她定期会去台湾教授学生,学生们也时常来泉州看她,两岸南音交流演出上,时常能看到这些学生的身影。

此外,泉州木偶恢复了传统的“师徒制”,提升师傅的责任感和徒弟的积极性,让文“脉”原汁原味地传承,也让传承更具系统性。

“地方戏的传帮带,需要坚持和创新。现在有一个好现象,社会开始流行‘复古’,越来越多年轻后辈开始关注地方戏了。”周明说,“审美是有两只眼睛的,一只朝前看,一只朝后看,过去的和现代的都可以成为时尚。”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