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
您所在的位置:戏曲频道> 戏曲种类 > 正文
肩膀戏
2015-08-19 来源:福建文化记忆网 责任编辑:郑思楠

分页区域:三明市沙县城关及近郊乡村

所在区域及其地理环境:

沙县地处福建省中部偏西北,闽江支流沙溪下游,全县总面积1815平方公里,辖6镇4乡2个街道办事处、1个省级开发区和180个村(居)委会,总人口24.1万人。交通便利,京福高速公路、205国道、鹰厦铁路、沙溪航道横贯全境,自古即为闽西北重要商品集散地,素有“金沙县”之美誉。是一座有1600年历史的文化古城,历史名人众多,有唐代影响广东及东南亚一带著名高僧惭愧法师——潘了拳,闽学四贤之一的罗从彦,明代三朝元老户部尚书陈山以及陈瓘、边文进等历史文化名人。

历史渊源:  

沙县肩膀戏俗称肩头坪。据《沙县志》和肩膀戏发源地凤岗办事处编撰的《凤岗镇志》记载,在清朝宣统年间,闽中沙县商贸繁荣,戏曲兴旺,民间戏班纷纷沓至搭台唱戏,竞相演出。由于搭台费时费工,又受场地限制,当时“五枕轩”的领班连细狗别出心裁,想出以人的肩膀当戏台演戏,即简单又不与人争地,还可以走街串巷表演,省时省钱,这一创举立即受到群众欢迎,也此举赢得各戏班纷纷的效仿,该表演形式也得以延殿。

肩膀戏的发生,发展经历了清朝末年的产生,形成期,民国的成熟期,建国至“文革”的新生转折期,“文革”期间的冷落沉寂期;改革开放后,肩膀戏也枯木逢春,1979年由虬城业余剧团与城关民间俱乐部的管发招等13位民间老艺人对肩膀戏进行重新挖掘、整理、排练,成立肩膀戏业余剧团,上演一些传统剧目。1999年,在县文体局牵头下,成立了“沙县肩膀戏艺术团”,下设老人会分团、西门分团、庙门分团和肩膀戏小演员培训中心,为发展承传民间艺术而努力。

基本内容:

肩膀戏表演形式独特。表演时,3—6岁的小演员站在成人的肩膀上表演剧中人的角色,负责唱腔、手部和头部动作,脸部表情也随剧情而变化,边唱边舞煞是可爱,成人则根据剧情负责台位变换和腰、腿部动作,或走或立或跪或转,上下俩人配合默契,表演细腻,形态逼真,享有“活木偶”之称。

肩膀戏表演剧目繁多,有传统的《小花牛》、《补缸》、《花子过关》、《姑嫂打渔》、《卖草垫》等戏,近几年也表演了创作,改编的一些剧目,如《猪八戒巡出》、《济公扮新娘》、《八仙聚会小吃城》等。

肩膀戏唱腔多为民间曲调,经常用的有“花鼓调”、“调兵调”等,后来也吸收南词和土京戏的音乐曲调,如“南词北调”、“二簧”、“西皮”等,使音乐唱腔更为丰富一些。这几年有的剧目以现代音乐融入,效果颇佳。

肩膀戏伴奏乐器有京胡、二胡、三弦、月琴、唢呐、笙、笛子等,每个剧目均定有主奏乐器,一般以京胡、唢呐、笛子为主。打击乐有硬鼓、大锣、二锣、大钹、二钹、木鱼、打板等,锣鼓经与京剧相似。

肩膀戏剧目的脚色一般不多,大多演些文戏和生活小戏,由于它是由小演员和成年人配合表演的一种艺术,很难表现人物众多,排场庞杂的大戏和武戏。近几年也尝试三、四十人的队列表演,效果尚可。以上表演活动可走街串巷,也可参加庆典,赛事、商务、旅游等活动表演,则可在舞台和其他开阔场地进行。

传统的肩膀戏,一般以戏班为单位,每班约20余人,其中小演员3—4名,成人演员6—8名,乐队10余人。每逢春节、元宵、迎神庙会等民间传统节目和喜庆都要进行踩街表演。近年来,参加赛事,庆典、商务、旅游等活动演出,则按剧目组队,取消乐队现场伴奏改为事先录制的CD或磁带伴奏配音,减少人员费用。制品及作品等相关器具:

传承谱系:

  

西门业余剧团——城西幼儿园肩膀戏培训中心

凤岗镇业余剧团    庙门业余剧团

老人会业余剧团——沙县肩膀戏培训中心 

濒危状况:  

肩膀戏虽然在沙县县委、县政府和风岗办事处党委、政府的大力扶持下,作了许多抢救、继承、弘扬工作,但仍然存在着不少难以解决的问题,主要有是肩膀戏赖以生存、发展的社会民间基础组织发生了变革,肩膀戏艺术团是民间组织,经费来源主要依托祠堂、庙宇和民间个人捐助筹集,仅能应付一般性的主要排练演出,况且因旧城改造,一些祠堂宙宇也随之消失或搬迁,无法保证正常经费提供。另外,一些热心的祠堂庙宇主事也年事已高,逐步退出管理组织工作,由年纪较轻的人员担纲,而这些人对保护、发展肩膀戏热心大减,阻碍肩膀戏发展。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