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
您所在的位置:戏曲频道> 戏曲种类 > 正文
肩膀戏
2015-08-19 来源:福建文化记忆网 责任编辑:郑思楠

分页区域:三明市沙县城关及近郊乡村

所在区域及其地理环境:

沙县地处福建省中部偏西北,闽江支流沙溪下游,全县总面积1815平方公里,辖6镇4乡2个街道办事处、1个省级开发区和180个村(居)委会,总人口24.1万人。交通便利,京福高速公路、205国道、鹰厦铁路、沙溪航道横贯全境,自古即为闽西北重要商品集散地,素有“金沙县”之美誉。是一座有1600年历史的文化古城,历史名人众多,有唐代影响广东及东南亚一带著名高僧惭愧法师——潘了拳,闽学四贤之一的罗从彦,明代三朝元老户部尚书陈山以及陈瓘、边文进等历史文化名人。

历史渊源:  

沙县肩膀戏俗称肩头坪。据《沙县志》和肩膀戏发源地凤岗办事处编撰的《凤岗镇志》记载,在清朝宣统年间,闽中沙县商贸繁荣,戏曲兴旺,民间戏班纷纷沓至搭台唱戏,竞相演出。由于搭台费时费工,又受场地限制,当时“五枕轩”的领班连细狗别出心裁,想出以人的肩膀当戏台演戏,即简单又不与人争地,还可以走街串巷表演,省时省钱,这一创举立即受到群众欢迎,也此举赢得各戏班纷纷的效仿,该表演形式也得以延殿。

肩膀戏的发生,发展经历了清朝末年的产生,形成期,民国的成熟期,建国至“文革”的新生转折期,“文革”期间的冷落沉寂期;改革开放后,肩膀戏也枯木逢春,1979年由虬城业余剧团与城关民间俱乐部的管发招等13位民间老艺人对肩膀戏进行重新挖掘、整理、排练,成立肩膀戏业余剧团,上演一些传统剧目。1999年,在县文体局牵头下,成立了“沙县肩膀戏艺术团”,下设老人会分团、西门分团、庙门分团和肩膀戏小演员培训中心,为发展承传民间艺术而努力。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