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
您所在的位置:戏曲频道> 戏曲种类 > 正文
屏南杖头木偶戏
2015-08-19 来源:福建文化记忆网 责任编辑:郑思楠

由于杖头木偶戏表演形式的特殊性,其剧目不可能与其他戏剧文字形式相一致,因此,木偶师必须根据其表演特色,重新编演剧目,由于周郑宝读过私塾,有一定的文化修养,加之对木偶艺术的熟练和独有的悟性,因而都能根据自己的特长来编演出的剧目,其剧目多都能博得观众的好评。其余杖头木偶班演出的剧目,也多是从周郑宝之改编本传下来的。

(二)声腔音乐

屏南杖头木偶戏的乐器与后台体制,基本上是按平讲和乱弹班的体制,音乐属于曲牌和板腔的结合,早期一个班的乐队为3—5人,后期增加到5—7人。传统乐器有堂鼓、大钹、大锣、小钹、小锣、京胡、二胡、指呐、笛子,后期增加三弦和提琴。木偶班每到一村,由群众“点戏”,并选择唱平讲戏或乱弹戏。

(三)表演艺术

屏南杖头木偶戏的早期表演艺术,目前还未发现有资料记载,但从清末以来各班的表演技巧,是十分精彩动人的,在民间留有深远的影响,形成屏南杖头戏的表演艺术特色。

据棠口村老艺人周荣盆(1907—1999年)于口述:周郑宝和张红孙在演《水漫金山》时用的是“木转水浪”,即用一根圆形梧桐木,画上顺转的水浪,按在台前的“轮口”上,只用一人摇转,这种方法既容易操作,又轻便省力,在当时被视为创新,提高了演出效果。周郑宝在演《白蛇传》中,添加了鱼、虾、蚌、蟹、龟、蛇、蜘蛛、老虎、鹰以及鹤等动物,使舞台出现奇特。如“鹬蚌相斗”一场中,鹬用嘴去啄蚌,蚌先是紧闭双壳,然后突然张开把鹬的头狠狠夹住,斗得难解难分,最后鹬用尽平生之力,才把头脱出来,双方才散去,使观众称奇赞绝。

周郑宝的木偶砍头动作,是用木偶“卜身法”(换身法),两个一样服装的偶身(特定木偶人物),一个有头,一个无头而脖子上染着红色(鲜血),有头木偶被砍一刀倒下去,副手速将无头偶身抬起,装作砍杀后的痛苦形状,然后再倒下去,表示死亡,称为“埋目法”。又如演《盘丝洞》时,准备一个有穿衣裤的猪八戒,一个赤身裸体的猪八戒,当穿衣的八戒看见“蜘蛛女”一群在水中沐浴,想参与其中,就口说:“待本帅脱去衣裤,下去与娘们玩玩。”装作脱衣动作蹲下去,然后站起来走下水去的是特定人物的裸体猪八戒。同时,周郑宝的木偶能抽烟吐雾,喝茶喷水等拟人动作,在木偶口腔内事先装有喷管,由操纵人员口中掌握进行。其表演动作具有奇特感,很受观众的欣赏,所以张红孙和张礼读都承袭他的表演技巧。

到了七十年代,由于社会科学的发展,电气化的应用,就构成多功能的木偶舞台,幕景以色灯变幻,木偶换身用“暗灯”或“喷雾”等方法进行,进一步提高了木偶的演出效果。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