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江戏由于专演宋江故事,剧目内容单调,发展缓慢,逐渐走向衰落。至清中叶(约1820-1840间),在南安县岑兜村,宋江戏艺人与漳州来的竹马戏艺人及一归侨合办一戏班,叫"合兴班",也称"三合兴” "合兴戏”破了专演宋江故事的局限,多演半文半武的剧目,如《困河东》、《斩黄袍》等等,此外还吸收一部分弋阳腔、昆山腔和徽戏的剧目,如《狸猫换太子》等。小戏则多来自"竹马戏",如《管甫送》、《番婆弄》、《搭渡弄》、《妗婆打》、《唐二别》等,随后还演出不少男女情
爱题材的"绣房戏",如《杏元思钗》、《秦雪梅思君》等。音乐曲牌大量吸收"南音",部分吸收"锦歌"。表演吸收不少梨园戏的身段科步,如"七步颠"、"舢板行”、 "相公摸”等,但却较为活泼夸张,具有自己的特色。后来剧目又向"公案戏"发展,出现了《包公审黄菜叶》、《高奎假王球》等。清末始称"高甲戏",传说高甲戏因"搭高台” "穿盔甲”得名。
清代末叶,高甲戏已非常兴盛,仅晋江、南安两县就有上百个戏班。光绪二十八年(1902)前后,京戏传入闽南后,高甲戏深受影响,武打套路、锣鼓经不少是吸收京戏的,但有所改造,使之溶化在自己的风格中,仍具有高甲戏特色。这一时期,剧目发展很快,一部分是吸收京剧的,如《屯土山》、《古城会》等三国戏。而大量是取材于章回小说和民间传说而加以改编。其中不少是连台本戏,演出剧目约有900多本,但大多属幕表戏。
高甲戏自清末以后,发展非常迅速,一是善于吸收外来剧种的艺术养份以充实自己;二是戏班经常出国到南东亚诸国及地区演出,与外地戏班进行艺术交流。直至30年代,高甲戏出国演出,已达到高潮。许多艺人饮誉国外,高甲戏艺术也获得较大的发展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