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儒释道文化温床上诞生和中国戏曲同步,莆仙戏也是在巫和优的基础上演变而成。莆仙地区巫岘自古十分兴盛,宋代莆田诗人刘克庄在《后村先生大全集》里有不少咏叹巫岘与民俗活动的篇章,巫受到全社会信仰。不少道士在民间深入各村社,为黎庶祈福禳灾。他们的法事活动所积淀的音乐、歌舞表演也为莆仙戏所吸取,莆仙戏里就有二十多首音乐来自道教。某些道教科仪也具备戏曲雏形。莆仙戏的表演程式“里外包”、“穿花法”、“双吊旗”就是源于道教排场。源于巫的木偶戏在唐代已经开始演故事,莆仙戏也从木偶戏吸收大量表演艺术。
佛教在西晋时传入七闽,唐·咸通间,福州玄沙寺主持宗一法师“南游莆田,县排百戏迎接”。五代时莆田的寺庙庵堂已有几百个之多,莆仙戏的起源与佛教的变文经文关系甚大,许多演唱形式,完全借鉴吸收讲经的某些艺术手段。宋代莆仙地区还流行类似唐代变文看图说佛经的故事。莆田广化寺大殿前两座石幢,一幢刻有经文和罗汉像,另一幢专刻歌舞活动,证明该寺唐五代时期歌舞百戏的繁兴。莆仙戏现存曲牌“迎仙客”、“胜春花”、“白空词”和田公元帅“踏棚”中都唱“啰哩嗹”。“啰哩嗹”源于西晋佛教《北涅槃经》的咒语。《目连》戏中的“叹佛”、“海会”等也是吸收佛教音乐。
唐、宋时朝莆田科举鼎盛,不少人在京城及全国各地做官,莆仙地区产生不少文化巨子:徐寅、蔡襄、郑樵、刘克庄等学识渊博,精通音律;唐代阮鹏、宋代郭钧皆是朝廷协律郎,宫廷音乐家;北宋蔡京主持总裁朝廷礼乐“大晟乐”;宫廷音乐通过他们流入莆仙地区。莆仙戏现存音乐与唐宋大曲同名者12首;与唐宋词曲同名者80多首;与金诸宫调同名者8首;与南宋唱赚同名者5首;与宋元南戏同名者143首。
与此同时宫廷的优戏也传入莆仙地区。宋代莆仙官宦家班家乐兴盛,文人雅士也以歌舞音乐待客。莆田方叔梅是个塾师,“买歌妓数十人”,家中整日“笙箫鼓琴歌舞,以娱宾客”;蔡京之子蔡攸“短衫窄袖,涂抹青红”与宋徽宗在宫中大演“秘戏”,其在枫亭的子侄也拥有大批家妓家乐。仙游陈洪进,五代时据漳、泉二州,宋初职授节度使,进驻泉州时,其军傩、军乐“前歌后舞进此城”,说明当时莆仙歌舞戏剧的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