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
您所在的位置:戏曲频道> 戏曲种类 > 正文
芗剧
2015-06-10 来源:福建文化记忆网 责任编辑:郑思楠

芗剧练功分基本功与行旦功。基本功即所有演员行旦的常规训练。行旦功,即各行旦角色的特定科步。前辈艺人留下的练功歌“清早起来先念歌,念好歌来把脚靠,起顶倒腰又扦腿,以后再把麒麟抛”(用七字仔演唱),生动体现了基本功与行旦功在表演艺术中的重要。四、芗剧舞台美术

芗剧舞台美术的发展大致分三个阶段:①“落地扫”时期;②进入剧场舞台演出时期;③新中国成立后。

“落地扫”:是对早期子弟班、歌仔阵演出场面的俗称。指在乡村中的街头巷尾空地,或晒谷场,庙前石埕用竹蒿、草绳圈地演出。初期导具仅有一桌二椅,旦角顶彩球,舞飘带,丑角着便装。科步仅随着七字仔的过门,三进三退。

进入城市剧场演出的歌仔戏,在商业利益的驱动下,吸收外来剧种的模式、服装、头盔、靴、化妆脸谱开始行旦化。舞台布景出现了如“金殿”、“厅堂”、“书房”、“花园”、“郊野”等场景由绘景师绘制。飞刀、飞剑、天神天兵、喷火等剑侠戏、改用机关布景。

新中国成立后,芗剧舞台美术有了很大变化,随着大批现代戏和历史剧,传说神话剧的出现,舞台美术的设计和装置,广泛吸收各兄弟艺术剧种的精华,各类服装、导具布景在源于生活又美化夸张的原则下创作设计,更加精致化。灯光作为舞台美术的一个专门学科的出现,使对舞台美术的试验革新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如在福建省第23届戏曲会演中,漳州市芗剧团演出的大型历史剧《西施与伍员》的舞台美术设计制作获得全省唯一的舞台美术的布景设计制作奖。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