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渊源:
芗剧、是在台湾歌仔戏和闽南改良戏基础上发展而来。歌仔戏和改良戏的主要声腔《七字仔》和《杂碎调》又都源自闽南古老的说唱曲艺“漳州锦歌”。“漳州锦歌”是以闽南话漳州声调演唱的古老乐种、自唐垂拱二年漳州府建置以来(公元686年),历代文人学仕、县讠志府讠志均可见记载。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不同朝代中、不同阶层人土又称它为俚歌、弦歌、锦曲、儒曲、什锦曲等,新中国成立后,因其表现形态涵盖了上述各种称谓,以说唱曲艺的形式出现,定名为“锦歌”。
南宋以来,标志着中国戏曲形式的南戏之一——竹马戏在漳州盛行。民间为酬神演戏的庙会文化风气极兴。至明清时期、漳州流行的戏曲声腔繁花似锦,有唱官腔的正音戏;唱白字的泉腔;唱潮调的潮腔;唱北音的傀儡戏;唱山歌小曲的采荼;尚有民间乐舞车鼓、渔歌、走唱,歌仔阵。到了清未明初,以锦歌传统唱本为内容演唱表演的歌仔阵在漳州非常时兴,以歌仔阵的形式在乡村成立的“子弟班”如雨后春笋。当台湾歌仔戏回传大陆闽南后,便很自然地能在闽南漳州地区的子弟班歌仔阵中歇脚落地。
抗日战争暴发后,台湾歌仔戏在闽南遭禁演。为了生活和延续闽南传统戏曲的命脉,邵江海、林文祥等人在“漳州锦歌杂口念仔”的基础上创立了“杂碎调”,力主废除幕表歌仔戏、宣传排演定型戏,他亲自改编了“六月雪”等三十几出定型剧本,这些用新腔“杂碎调”演唱的戏又被泛称“改良戏”。“改良戏”在民间广受欢迎,迅速流传起来。抗战胜利后,歌仔戏与改良戏同流汇合,在闽南形成一股新的戏曲潮流。1948年底,改良戏班“都码抗建剧团”赴台演出,给台湾歌仔戏注入新鲜的血液,“杂碎调”易名“都码调”,成为台湾歌仔戏声腔一个重要的新腔。
新中国成立后,福建省人民政府根据1951年5月经周总理批示公布的政务院关于“戏曲改革工作指示”,于同年夏天重新整合“改良戏”和“歌仔戏”的队伍,因该剧种主要流行在九龙江下游漳州平原的芗江流域,定名为“芗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