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腔与乐器:
打城戏音乐曲调是在道情和佛曲基础上,吸收泉州提线木偶戏音乐曲调而混合组成,解放后虽然也加进一些南曲,但仍以傀儡调为主。打击乐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也与木偶戏相似。
打击乐:主要有南鼓(压脚鼓)、通鼓,小鼓、铜钟,草锣、匡锣、南碗锣、南钹、大钗、小锣、小叫、拍、双音、响盏,基本是做法事打法。
管乐:是以鸭母笛、嗳仔为主,有大嗳、品箫、洞箫等。弦乐有二弦、三弦、琵琶等。后吸收部份京剧的打击乐以加强武打气氛,增加北鼓、北锣、北钹、北碗锣等,和管弦乐器如笛仔、大胡、二胡等。
由于受到木偶戏的影响较深,打城戏早期的音乐、唱白以有科步,带有浓厚的木偶戏表演风格。该剧种的生、旦、净上下场都要念场诗。韵白较多,唱白发发音较重,但比高甲戏轻柔,接近口语。
制品及作品等相关器具:
传承谱系:
据打城戏老编导詹晓窗及打城戏老艺人洪球江介绍,打城戏的传承是非家族性、社会松散型的团带班传承方式,打城戏学员一般没有固定的师承关系。
(1)小兴源师公戏班
活动年代地点:1860——1891年在泉州、晋江、南安、同安、厦门、金门等地演出
班主:吴永诗、吴永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