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品及作品等相关器具:
头弦(又名“吊规”)和大锣是闽西汉剧最具特色的乐器。其中, 头弦用坚硬的红木或梨木制成。琴筒(木质、圆形、空心)头细(蒙蛇皮那一端,直径5厘米)、尾粗(直径6厘米)、长12厘米、厚2厘米;琴杆长60厘米;弓长78厘米。过去用丝线弦,音色高、尖、清脆、独具一格。上世纪六十年代后改用钢丝弦,音色透亮,音量增大,穿透力强。 大锣(又叫“大苏锣”),铜质圆形,锣面直径90公分,重约8公斤左右,因其较重,敲击时须挂在木制锣架上,用缠了棉布的锣槌击奏,轻击、重击、单击、连击、中击、掩击,可发出多种不同的音响效果。
传承谱系:
1、概述:
据现有史料,连城县罗坊乡罗昌银是闽西最早出现的本地艺人。他出生于清朝乾隆戊申年(1788),学艺于嘉庆间(1796-1820),扮演大花(黑净)。他学的是祁剧,但是,从他学艺的年代看,那正是祁剧(楚南戏)戏班在闽西广泛活动和皮、黄声腔与闽西客家方言和民间音乐不断结合、衍化,早期闽西汉剧(乱弹)逐步形成时期,因此,可以认为罗昌银是闽西汉剧第一代艺人。其后,连城罗坊罗流球、罗伸山为第二代。连城姑田邓姓艺人和漳平新桥苏水泉、曾利金为第三代。龙岩万安韩志安、罗忠秀、邓友极等韩、罗、邓三姓众多艺人和漳平新桥曾德枝等人为第四、五代了。
到张全镇、郑星伍这一代为第六代,至蔡迈三、郭联寿、林阿全、钟熙懿、陈坤福、王玉兰、邓景舟、邓景堂、李凤群、徐梦恭等人,那已是第七、八代了。邓玉璇、张莲蓉、陈秀英、黄超隆等人为新中国成立后成长起来的新一代(第九代)。其后为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龙岩专区汉剧学校(中专)毕业的陈汉煌、王其基这一代(第十代)。七十年代末复办剧团后,以团带班方式培养了伍银莲、温小粱这一代(第十一代)。继之,八十年代创办“福建艺术学校龙岩地区汉剧班”(中专),先后培养了刘东华、何以娜、黄蕊等新秀,那已经是十二、十三代了。
濒危状况:
(1)流行区域不断缩小,剧团所剩无几:历史上全盛时期,闽西曾有民间职业和半职业汉剧团30余个;建国后,曾成立国办的龙岩专区汉剧团和永定、上杭、武平三个县级汉剧团,另有民间专业、半专业汉剧团20余个。如今,国办汉剧团只剩龙岩市和武平县二个团,民间半职业汉剧团只有一、二个有偶尔的演出。尚存的龙岩、武平汉剧团,年演出汉剧仅10场左右,其余时间大多演歌舞节目。
(2)汉剧行当断代:文革前,闽西汉剧行当齐全,且各行当均有代表性的知名艺人。如今除老生、花旦等少数几个行当尚有演员外,其余行当演员多已退休,后继无人;一些行当如大花等,已经断代。乐队也已残缺不全,后继无人。服装、道具大多已残破不堪。
(3)剧目、音乐、脸谱等失传严重:闽西汉剧曾有大小传统剧目 836 个、唱腔音乐和弦串过场音乐达200余首,各种脸谱 80余种。如今许多已经失传。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曾经进行较大规模的抢救,但记录油印的资料,因为“文革”机构单位的多次变化和经管人员的多次改变,已经散失殆尽,难以见到。一些剧目、音乐、脸谱,已是无人知晓。今随着原从业人员的年老、故世,这些资料都在逐年消失中。
(4)汉剧市场萎缩:“文革”期间汉剧停演十余年,影响了整整一代观众,致使原本闽西人民所喜闻乐见,具有深厚群众基础的闽西汉剧,在中青年中已无市场;作为剧团主要演出场所的剧场,大都已拆除改作他用。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剧种的生存。
(5)人员培训和艺术改革滞后:由于闽西汉剧市场的萎缩,已难吸引年青人来学习并从事本剧种工作;就是已经从事汉剧专业的人员,许多也已转行,也无法吸引专业人员潜心研究闽西汉剧的艺术改革以适应今天市场的需求。因而市场更萎缩,剧团更举步难艰,形成恶性循环。
(6) 1958年及1963年前后的两次提倡现代戏,使许多表演程式消灭殆尽,传统程式化表演仅年事已高的部分老艺人尚有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