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传统音乐唱腔
泉州傀儡戏的传统音乐唱腔,习称“傀儡调”。从全国范围看,各地传统傀儡戏种,大多采用当地主要戏曲声腔,唯独泉州傀儡戏,拥有自己剧种音乐唱腔“傀儡调”。长期以来,“傀儡调”广被本地高甲戏、打城戏等后起剧种所大量吸收。至于泉南布袋戏(掌中班),则全盘采用“傀儡调”及其打击乐器。甚至在民俗活动中,道士设坛做醮,有的也都演唱“傀儡调”。尤为值得重视的是早在明代万历以前,泉州傀儡戏“落笼簿”《五马破曹·苗泽弄》的〔大迓鼓〕“正更深”,《仁贵征东·扑流萤》的〔剔银灯〕“罗衣宽”、〔锦廷乐犯〕“坐来懒”、〔衮〕“银烛秋光”、〔风云会〕“我只处”,以及《黄巢试剑·苟合》的〔雀踏枝〕“灯花开”等,即已成为弦管(今称“南音”)“锦曲”而在民间广为传唱。傀儡戏非但未采用本地主要戏曲声腔,反是“傀儡调”被当地多数戏曲剧种全盤采用或大量吸收。这在中国戏曲史上是一种非常独见的现象。同时这也显示了泉州傀儡戏作为古老戏种的历史地位和作用。
(一)“傀儡调”
传统“傀儡调”与梨园戏相同,都属以泉州方言为标准音的泉腔弦管(南音)体系。不过,由于傀儡戏的传统剧目大部分是以敷演历史故事为主,罕有风花雪月或缠绵悱恻的戏文。因此,若与梨园戏传统音乐唱腔比照,“傀儡调”则显然是北曲较多、联套较少,旋律曲调平直而失于装饰,独具刚健、高亢、雄浑、粗犷的艺术特色。
传统“傀儡调”属曲牌体音乐,已经记录、整理出三百余支传统曲牌的旋律曲调。1999年至2000年间已由泉州地方戏曲研究社校订,编入《泉州传统戏曲丛书》,由中国戏剧出版社正式出版。这些曲牌,可以归纳为五种节拍类型:
1、慢(散板)。
2、七撩(8/4),每小节一拍七撩。
3、三撩(4/4),每小节一拍三撩。
4、一二(2/4),每小节一拍一撩。
5、叠拍(1/4),每小节一拍,撩拍相叠。
传统“傀儡调”的节拍,自古称为“撩拍”。唐段安节《乐府杂录》“羯鼓”条云:“咸通中有王文举,尤妙。弄三杖打撩,万不一失……。”可见泉州传统傀儡戏的“撩拍”概念,出源甚古。
传统“傀儡调”的表现特点是基本保留了宋元南戏音乐构成的一些主要特征,其中为数很多的曲牌首尾,都由“引子”和“尾声”组成。曲牌重心乃叙事或抒情的主要部分,在表演中结合“比触”与“舞摩”,形成一种歌舞并重的表演形态。根据剧情的发展变化和人物情绪的跌宕起伏,每种撩拍类型的曲牌,又都经常出现混合拍子变化。如〔锁南枝〕〔香柳娘〕等曲牌,都是七撩过三撩,有的则接三撩“口连尾”或“谱仔”。而〔薄眉衮〕〔剔银灯〕等曲牌,则都是三撩过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