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余年来,由于“笼外簿”戏文盛行一时,遂又陆续增加一些傀儡头面谱,以供调换和备用。这些傀儡头面谱大多都是属于“生”、“北”两个行当。如文关、白奸、短须奸、青大花、乌大花、红大花、青花仔、乌花仔、红花仔等。此外,还增加了《目连救母》中的一些特定傀儡,如灵官、无常等。
从上述行当归类看,可以看出泉州传统傀儡戏行当是以傀儡头像的生理特征
(形貌、须髯)和服饰颜色、样式作为划分名色的主要依据。大体而言,傀儡头像的形貌、须髯侧重表现年龄与性格特征,而服饰颜色、样式则表示其阶层和社会地位。
在传统傀儡中,每个傀儡扮演什么人物,都有制可循。演员一般只要“看头”,便可明了该选择什么样的行当功夫进行表演。
(二)傀儡头雕刻艺术
泉州传统傀儡戏,在形成“四美”艺术规制以后,即固定拥有包括戏神相公爷、青魁(青面鬼)、花童在内的36尊傀儡形象。这些傀儡形象,大多外披文绣,雍容丰腴,神韵含蓄,具有一种高雅的艺术格调。
清代道光年间以前的传统傀儡头像,除白奸、阎罗等个别面谱偶有少量色块勾画外,绝大多数的傀儡头像都是采用“单色平涂”。
“单色平涂”极可能是宋元南戏脚色“涂面”化妆的一种遗存形式。王国维《古剧脚色考·余说》之三<涂面考>引《宋史·奸臣传》云:“蔡攸侍曲宴,短衣窄袖,涂抹青红,杂倡优侏儒。”显然,“擦灰抹土”、“涂抹青红”这些南戏早期最基本的化妆形式,都以“单色平涂”为主。从现存古代傀儡头像分析,乌(黑,近于褐)、红、白三色是其主要色调。如“北(净)”行的乌太北、红大北以及归入“杂”行的乌阔、红猴、白阔等,都与古意相当吻合。这一艺术现象说明,泉州传统傀儡头像与宋元南戏戏的化妆设色有着直接渊源关系。至于采用部分花脸面谱,那是清代道光以后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