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
您所在的位置:戏曲频道> 戏曲种类 > 正文
闽剧
2015-06-08 来源:福建文化记忆网 责任编辑:郑思楠

“洋歌”,源自平讲班,也是闽剧唱腔的主体,是以福州民歌、吟诗调等民间音乐为基础,融合部分“明清俗曲”衍化而成。其旋律简洁流畅,平白如话,富有生活气息。唱腔字多腔少,行腔简净,以顿挫有致

为佳。现有曲牌19首,为曲牌体。其按曲式结构和演唱特点,可归纳为4种类型。一是由引子、正曲、尾声三部分组成的[金湘]、[孝顺歌]、[双蝴蝶]等;二是由引子、正曲两部分组成的[赏花]、[水底鱼]等;三是仅有正曲部分的[山坡羊]、[花鼓]等;四是唱念相间的[浪淘沙]、[怕妻]、[驻云飞]等。唱念型曲牌的特点是生动活泼、粗犷通俗,有浓郁的乡土气息,这类曲牌对唱词的平仄押韵和演唱节奏,要求非常严格,唱词要句句押韵,而且要一韵到底。[怕妻]则要求押仄声韵,板眼要唱得非常准确。洋歌类曲牌的许多曲牌旋律多有牵连,配对成双,明暗相映者甚多。如[孝顺歌]与[赏花]的正曲部分,前三句旋律完全相同,仅末句相异,却使两曲的音乐形象、情趣,截然两样,[孝顺歌]显得暗淡,[赏花]则较明朗,因而用法各异。似此配对成双的曲牌还有[金湘]与[水底鱼]、[花鼓]与[山坡羊]、[出队]与[驻云飞]等等,采用时尤须留意。洋歌类曲牌伴奏多以主胡、月琴、三弦为主,句末常加小唢呐(俗称“呐仔”)吹奏,称“呐仔尾”。小过门亦用“锣仔啮”。[山坡羊]、[花鼓]等少数曲牌亦有采用“抖鼓”伴奏。演唱洋歌曲牌的代表性剧目有《苏百万讨亲》、《拣茶记》、《白扇记》等。

“小调”多源自平讲班。现有曲牌近60首。既有少数福州民间小调,亦有大量来自江苏、浙江以及安徽、江西等省的民间小调。旋律优美婉转、流畅动听。其中来自外省的大量民间小调,被闽剧吸收后,经历代艺人根据福州方言声调和戏曲内容的需要不断改造、衍化,使曲情迥然异于原曲,融汇了闽剧的风格。这类曲牌虽还不成为闽剧的主要唱腔,却为闽剧唱腔增添了新的色彩。

“唠唠”泛指取自外来剧种的这类曲牌。现有曲牌近50首。多为徽班、京剧、昆腔班社传入的。根据声腔类别,可归纳为五种来路。一是来自吹腔的[滴水]、[滂水]等;二是来自昆腔的[昆腔]、[皂罗袍]等;三是来自徽班的[鹊踏枝]、[混江龙]等;四是来自京剧的[反二簧]、[江南平]等;五是来自杂腔小曲的[七句半]、[小上坟]等。这类曲牌吸收进闽剧后,在长期沿用中与福州方言声调相结合,逐渐融入闽剧。

“板歌”,俗称行板、数板。是福州民谣、童谣,配上打击乐衍化而成的一种有板无调的唱腔。它不受音调限制,节奏多变,形式活泼,与口语紧密结合,表演风趣幽默,接近生活,有时是长段唱腔所难以替代的。常见于剧中的插科打浑场面,多为丑角行、杂行角色采用。唱词多为二二三或三二二的七字句,亦有据不同字数、音节而进行衍化。

闽剧伴奏音乐是闽剧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闽剧界有“前”(指前台演员表演)三后(指后台乐队伴奏)七”之说。

闽剧伴奏音乐由“琴串”、“哗牌”、“介头”三大部分组成。

“琴串”即丝弦乐曲,有曲牌近200首,其中常用的有80多首。来自多源。既有来自福州“十番”、鼓吹等民间器乐曲的[万年欢]、[一枝花]等;有吸收徽班、京剧等兄弟剧种的[双贵子]、[柳青娘]等;也有闽剧音乐工作者改编、创作的[老夏]、[偷偷]等。既有欢乐的快板、抒情的中板,也有悲壮的慢板。按其功用,又可归纳为以下四种:一、用作幕前曲、间奏曲,如[北云鳌]、[一枝花]等;二、用以描绘特定情境,如剧中人以喜悦、欢乐的心情上下场,则配以欢乐的快板类琴串,并加上以小锣为主的锣鼓点,剧中人若是心情沉重,就选用悲壮的慢板,有时再配上以大锣大钹为主的锣鼓点,若是游山观景、谈情说爱,则配以抒情的中板琴串等等;三是配合形体表演动作,如弄枪舞剑、行舟划桨、赶鸭、缝帕等等,都配以适当的琴串以加强形体动作的音乐性和节奏感;四是作为唱腔开始前或唱段中夹有较长念、白、对话、动作等时的导唱音乐,连结音乐而用。在现代戏演出时,闽剧有时还运用观众所熟悉的易于引起生活联想的歌曲或器乐曲的片段或全曲作琴串,以显示剧情特定的时代气氛。

“哗牌”。“哗”是闽剧音乐工作者对大唢呐的俗称,“哗牌”指吹奏曲牌,有大吹、小吹之分。以唢呐吹奏的称大吹,以笛吹奏的称小吹。现有曲牌80多首,多来自昆曲、徽班、京剧等外来剧种。吸收进闽剧后,原曲的旋律骨架基本不变,闽剧剧种特色主要体现在演奏方法和锣鼓点的配套上。各曲牌用法基本上与其原剧种相同。如升堂、升帐用[开堂],接送官员用[科场],解押犯人用[杂牌令]等等。

“介头”即锣鼓经,分文戏介头和武戏介头。文戏介头是由“十番”、“禅和曲”等福州民间器乐曲汇合儒林班、江湖班、平讲班所用介头发展而成。如[脱壳]、[火炮]等源于儒林班;[倒板头]、[二下锣]来自平讲班;[九槌半]、[清鼓介]等来自江湖班。这部分介头是最有闽剧特色的。武戏介头多来自徽班、京剧等外来剧种,经长期沿用,已逐渐闽剧化。文武戏介头共有120多套。按其运用可分为四大类:在场、幕间或描绘环境等用的场面介头;在唱腔开头、中间和结尾起引唱,连接和尾声作用的唱腔介头;配合道白、对话和形体动作的科白介头;插在哗牌中的哗牌介头。其中唱腔介头和科白介头中的小介最具闽剧特色,代表介头有俗称五大介的[脱壳]、[火炮]、[四不象]、[清鼓介]、[双蝴蝶],此外还有[冒头仔]、[老鼠尾]、[间排仔]、[十八槌]等。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