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渊源:
闽剧是现存用福州方言演唱、道白的唯一戏曲剧种,是在以福州为中心的福州方言区这方水土的滋润下,孕育发展起来的。
早在唐、五代时,福州的歌舞百戏演出,即已十分频繁。成书于南宋淳熙九年(1182年)的《三山志》卷四十“土俗类二”的“岁时”中,记述了福州上元节时,在州城谯门设立彩山,“中架栅台,集俳优倡伎,大合乐其上”,和在“大刹”即寺庙中演出“杂戏”的“旧例”。《张协状元》等南戏剧本中,采用福州民间小调“福州歌”、“福清歌”作为曲牌。
明代,特别是明万历之后,昆山腔、弋阳腔、四平腔等流传入闽,学唱昆腔十分普遍,福州城区还有多个昆曲家班经常演出。与此同时,用福州方言演唱的“儒林班”、“平讲班”、“江湖班”亦逐渐兴起。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中秋,福州推官阮坚之,在乌山凌霄台聚集几个昆曲班接待昆曲作家屠隆。第二天晚上,曹学佺也在同一地点邀请屠隆、阮坚之观看他的儒林家班的演出。从曹学佺《邀屠纬真、阮坚之诸子集乌石山亭》诗中:“明月悬为幔,华灯绕作屏。闾阎有歌曲,醉里也堪听”可知,这时曹学佺儒林家班的福州方言演唱,已达到相当成熟的程度。
明隆武二年(清顺治三年,1646年),清兵入闽唐王兵败,曹学佺自缢殉国,儒林班从此衰落。清乾隆十一年(1746年),即曹学佺殉国百年之后,清高宗弘历追谥曹学佺为“忠节”,洪塘儒林班东山再起,但只是在官宦士绅府第或酬神、社火之时受聘作非营业性演出。
清代时,由于军政大员、八旗世家的提倡,徽班在福州剧坛居主导地位。在福州影响较大的徽班有俗称“上三班”的“大吉升”、“祥升”和“三庆”,及俗称为“下三班”的“三连升”、“三连福”和“三和顺”,在农村演出的还有“下洋”、“新下洋”、“三下洋”等微班。
清光绪年间,出现了作营业性公演的儒林班,其营业性演出的盛况,促使营业性演出的儒林班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成立,迅速发展到十七个班社。自光绪至宣统年间,是闽剧发展史上的“前三合响”时期,同在民间作营业性演出的儒林班、平讲班、江湖班三种班社,在激烈的营业竞争中互相取长补短,逐渐融汇为一。民众将这种班社与“徽班”相对应,称之为“闽班”。
辛亥革命后,徽班失去“八旗世家”支持纷纷解体,徽班艺人相继进入闽班演出或教戏。辛亥革命至“五四”运动前后,是闽剧发展史上的“后三合响”时期,指儒林班、平讲班(这时期的平讲班包含的范围比“前三合响”时期的平讲班要大,除了原来的平讲班外,还包括已改用福州方言演唱即已“平讲”了的江湖班)、唠唠班(指徽班)三种班社融汇为一。宣统元年(1909年),留日学生林天民回福州创办“文艺剧社”,组织青年教师与学生演出话剧。“闽班”受话剧影响,也搬演“文明戏”,并开始注重舞台布景。
到20世纪20年代,闽剧的基本模式,至此相对稳定。涌现了“郑、曾、薛、马”的“四大名旦”,陈春轩、关长庚等著名武生,开创了风靡海内外的机关布景。不但在省内广受欢迎,还多次应邀到上海、台湾以及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等东南亚各国演出。1924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紫玉钗》等剧本时,明确标明“闽剧剧本”。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闽剧进入新的历程。1952年,闽剧《钗头凤》获全国首届地方戏曲观摩大会一、二等演员奖。1954年,《炼印》获首届华东地区戏曲观摩大会剧本奖、导演奖、演员奖、乐师奖,并由上海天马电影制片厂摄成电影。1959年,《六离门》、《夫人城》晋京参加国庆十周年献礼。改革开放后,闽剧《魂断燕山》、《天鹅宴》、《丹青魂》、《贬官记》、《画龙记》、《红豆缘》等剧目,相继获得全国优秀剧本奖、文华奖、五个一工程奖等全国性高奖。
闽剧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善于广收博蓄,融汇创新,积累了丰富的艺术经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