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
您所在的位置:戏曲频道> 戏曲资讯 > 正文
福建戏剧唱响好声音 艺术“大考”文化惠民
2016-04-05 07:45:27 李珂 来源:福建日报 责任编辑:郑思楠

东南网4月9日讯 (福建日报记者 李珂)

艺术“大考”文化惠民

本届“水仙花”戏剧大赛,由省文联、省文化厅和省剧协联合主办。初赛阶段,各地市就出现报名火热的盛况,复赛中全省28个院团的330多名戏剧演员、演奏员“你方唱罢我登台”,其中的164人脱颖而出,参与收官决战的终极比拼,引人瞩目。

经评委会认真评选,并报组委会批准,张萌、杨帅、赵烨等多人分别荣获专业组表演金、银、铜奖,王大浩、李杰、杨航等多人分别荣获演奏金、银、铜奖。省实验闽剧院、莆田市剧协等多家单位还分别荣获优秀组织奖、组织奖。大赛还设置了民营职业剧团组、院校组等相应奖项。

为更好地让选手们同场比拼、相互学习,更好地倡导和实践“文艺惠民”的理念,决赛集中在福州统一举行,持续一周的决赛,既是我省戏剧演员、演奏员展现两年来自身艺术水准的一次“大考”,也向观众展现了福州闽剧、泉州提线木偶、梨园戏,漳州布袋木偶、潮剧,闽南芗剧(歌仔戏),寿宁北路戏,莆仙戏,闽南高甲戏,龙岩汉剧和南音等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戏曲精湛技艺的表演。

方言多考验唱功

“戏曲有‘唱念做打’四功,‘唱’在其中起着领衔的决定性作用,纵观古今戏曲名家,无一不是‘唱功了得’的声腔大腕,并借此吸引万千戏迷拥趸。”省戏剧家协会有关负责人介绍说,本届比赛将“唱腔”,特别是名家名段的演绎作为演员评审的最重要依据,为我省戏剧演员提升“唱腔”实力起到了旗帜引领的作用。

“比赛中,不少演员将对角色的刻画和情感表达,用他们富有表现力、感染力的嗓音和美妙的唱腔、丰富的旋律,表现得淋漓尽致,赋予戏曲唱腔以鲜活的生命和演员独具的魅力和光彩。”他认为,演员们展现了各剧种艺术特色的多样性,展示了各剧种深厚积淀和所坚守的艺术自信,昭示了各剧种薪火相传的蓬勃生命活力。

“福建方言多,剧种小而多,方言中的仄皱音多,客观上,增加了戏曲演唱的难度。”他说,唱腔是戏曲音乐的主体部分,是体现行当色彩、表达人物思想感情、刻画人物性格的主要手段,也是决定一个剧种风格特点的主要因素。戏曲唱腔,是影响剧场效果的关键所在,戏曲的抒情性很大程度要靠唱腔来体现,对一部戏来说,唱得好的演员一上台、一开口就能打动人,甚至可以弥补剧本上的一些不足,难怪戏曲界有句老话“一响遮百丑”。

从传统中找到规律

如何提高我省演员唱腔水平?我省戏剧专家认为,一方面要“摸清家底”、“认识自我”,看清剧种自身特点、曲牌音乐特色乃至长处、短处,树立剧种自信;一方面还要“熟悉传统”、“把握规律”,善于继承和发扬戏曲的优良传统,努力对戏曲艺术内在规律,尤其戏曲音乐的表现规律有所体味和把握。特别要深入了解、领会传统唱腔的特点,思考如何运用唱腔来表现剧情、塑造人物、表达情感,从中真正悟出戏剧情感与音乐形式之间的同构关系、微妙关系。

我省著名音乐家郭祖荣认为,传统唱段唱腔考究,其音乐结构本身较完善,非常讲究行腔的处理,讲究韵味和感情的流露,也很注重动听,注重字与字之间的衔接,每句唱、每个字都很清晰,不像时下许多新编戏的唱腔那样粗糙。

还有专家认为,提高各剧种的唱腔水平,除了主要靠演员自身的领悟和把握外,还要靠那些熟悉剧种、曲牌的剧作家、作曲家。剧本唱词最好“依韵填词”,符合曲牌旋律需要的节奏变化,讲究意境和感情表达,并为行腔留下空间,让演员很容易“上情”“入情”“入味”。


  • [1]
  • [2]
  • [3]
  • [4]
  • [...]
  • [10]
  • 显示全文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