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
您所在的位置:戏曲频道> 戏曲资讯 > 正文
闽剧在上海(曲锋)
2016-04-05 07:45:27 庄伟国 来源:福建戏剧网 责任编辑:郑思楠

  闽班“新国风”班主薛良藩亦于1936年率班到上海“九星戏院”演出。但因洗本少,加上戏中唱腔扔带“唠叨腔”、“半咸淡”的唱京调甚多,观众不大喜欢。幸有“小生状元”林逸豹、名单黄铭卿、名武赵长顺、詹传顺等联袂演出《苏东坡游赤壁》等戏,勉强支撑。最后由同乡会出资,赠送一领前幕,作为留别纪念,并包一华安轮船送回福州。

  1954年秋,福建省闽剧代表队赴上海参加华东区首届戏曲观摩大会。代表队假座新落成的“友谊会堂”,演出《炼印》、《荔枝换绛桃》、《渔船花烛》、《起轿胶》和现代戏《不能走那条路》,盛况空前,场场爆满。上海文艺界权威人士皆来观摩,报刊纷纷撰写评论文章。同乡赠送锦旗花篮极多。有一面锦旗上书“慰我乡思”四字。

  会演结束后,《炼》剧获优秀演出奖;林舒谦等获剧本一等奖;晋响亭等获导演奖;李铭玉、郭西珠、林赶山、林务夏获演员一等奖。

  1955年春,闽剧演乐员33人赴沪参加由上海天马电影制片厂拍摄戏曲片《炼印》。拍电影时,影棚里灯光几十万千瓦,演员穿着戏服,热得要命。有一天,戏拍一半,扮演杨传的林赶山老师,突然脱下戏装,连网巾带都解开了,大家还以为是赶山老师发脾气,后来经陈小言老师细查,才知道因为摄影棚内太热了。于是电影张导演让大家打开门窗,休息十五分钟。“喝酒设计”那一场戏,拍了500尺胶片,一个镜头拍这么长的胶片是很少见的。拍完了,导演晋响亭老师说了声“阿弥陀佛!”这是闽剧二次搬上银幕。

  1957年夏天,福建省闽剧实验剧团赴上海巡回演出《钗头凤》、《陈若霖斩皇子》等戏。上海观众为剧团送锦旗,南京路的车子都停了下来。当时着名导演黄荫雾在上海“戏剧讲习所”学习,梅兰芳、盖叫天等京剧大师也都在,他们叫黄导去接旗。黄导出去一看,送旗的不仅是我们福州的三山会馆,还有上海电影、戏剧界,着名电影导演应云卫也来了。

  一天,上海文化界知名人士曹孟浪先生到实验闽剧团找到团长陈啸高,说:“我们想请陈平再演一场《招姐》,让上海观众饱饱眼福。”那年,陈平已改行当导演三年了。为了回报上海热情观众的要求,他刮了胡须,再次粉墨登台。那天晚上,台下坐满了京剧、黄梅戏、秦腔等各剧种名家。但见舞台上陈平耍帕、戴花、拔鞋、照镜、舞蹈动作十分优美,大家报以热烈掌声。

  剧团在沪演出期间,上海福州同乡会戏迷要陈平演出名剧《闹菊园》,在长江剧场加演早场。演出结束后,一些黄梅戏、越剧、京剧青年演员要求拜师。严凤英、潘璟俐等说:“陈老师,你演得太好了!比我们女演员演得更像。”于是,陈平在上海还当上了几天“义务临时教师”。为兄弟剧种女演员教授闽剧《钗头凤》中“钗头一只凤,展翅欲求凰”一段演唱。


  • [1]
  • [2]
  • [3]
  • [4]
  • [...]
  • [10]
  • 显示全文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