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
您所在的位置:戏曲频道> 传承保护 > 正文
莆仙戏人才的摇篮 四十年,莆田艺校盼“破茧”
2018-07-20 来源:海峡网 责任编辑:黎晶瑛

莆仙戏从唐代开始,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历代艺人经过不断的创造,形成了它非常典型又丰富的特性。上个世纪50年代前,莆仙地区的莆仙戏演员培养主要依托于民间剧团。“那时培养人才都是师傅自己带徒弟,莆仙戏的人才特殊性决定了这种传承体系。”杨洪赴介绍,那时新生进来,师傅都会先观察其相貌适合哪个行当。一旦定下来,徒弟就终生学习这个行当。莆仙戏的高贵难得就在于这个剧种角色分得细,每个行当有自己的形态、眼神,说话口型都有严格规定,表演上不能混淆。

“现在艺术学校的学生行当观念淡薄,导致年轻一辈的表演类似杂交,这样表演效果自然一般。”杨洪赴强调,莆田市艺术学校有它特殊的使命,它不是对学生进行劳动培训,如果是这样,对莆仙戏本身的继承来说,意义不大。

祁玉卿师傅教学生角科介。

探索:新旧接续

成立于1978年的莆田市艺术学校,全称是福建艺术职业学院莆田分校,作为莆田市唯一的全日制中等艺术职业学校,主要培养莆仙戏表演、器乐、美术等人才,每届大约有几十人从这里毕业。“毕业后,真正能从事莆仙戏剧表演的人员很少。”莆仙戏剧院副院长黄艳艳说。

作为莆田市艺术类基础教育学校,艺校招生实行免学费政策,并由莆田市财政每年下拨市艺校戏曲传承人才专项资金30万元。艺校校长郑智专介绍,学校戏曲类专业目前主要招收三年制(初中毕业)、六年制(小学毕业)学生,莆仙戏表演与器乐表演专业在校生现有66人。

“戏曲类两个班16个学生,签约5名科任老师。学校现有20多名老师,大部分老师是退休的老艺人。”师生比在1∶2至1∶3间。按说这样的比例是理想化的,为何人才储备情况依然不容乐观?

“这两年尽管生源涨了,但是生源质量并没有提高。”艺校老师方晓介绍,学校对前来报考的学生都以鼓励欢迎为主,录取率在80%至90%,但因为个人兴趣、对职业重新选择等因素,有部分生源流失。

“三年时间只够培养一个演员的基本功,艺校毕业到上台还要经过几年的磨炼,要想成材得始终保持对表演的热爱。”黄艳艳作为2000届艺校毕业生,一路走来,她明白要想拿到好成绩并非一朝一夕。

几年来,莆田市艺校和莆田市文广新局始终在找破解生源少、优质生少、出人才慢等困局的方法,也取得了一定的突破。

2016年3月,“福建省莆田艺术学校”筹建工作正式启动,预计在三年时间内将莆田市艺校办成具有独立办学资质的职业艺术学校,纳入莆田市中等职业教育体系,设立三年、六年制中专班、大专班,多途径、多渠道培养莆仙戏表演、器乐、社会文化、舞蹈、音乐等艺术专业人才,力争在校生总数超过300人,并核定增加一定的教师编制,以实现莆田市艺校跨越式发展。

目前已经落成的艺校新校区融合了莆田当地特色,古色古香,设有设行政楼、宿舍楼、食堂、教学楼、实训楼、小剧场等建筑,建筑总面积约2.65万平方米。

“这将是莆田第一所艺术高中,不仅要抓艺术课,还要抓文化课,扭转人们印象中‘读不好书就去念艺术’的旧观念。”郑智专对建成培养综合性人才的新艺校充满了憧憬。目前,艺校新校区正在等待最后的工程验收工作,郑智专也像学生一样,期待着金秋9月,学校准时开学。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