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
您所在的位置:戏曲频道> 政策思想 > 正文
振兴戏曲艺术的几点思考
2016-04-29刘奇葆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责任编辑:郑思楠

戏曲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传承着中华民族活态的文化基因,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在中华民族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绽放着夺目的光彩。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历史征程中,大力振兴戏曲艺术,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一、振兴戏曲艺术是时代的需要、人民的需要和繁荣文艺事业的需要

中国人对戏曲有一种不可替代的情感依赖和原乡情结。千百年来,城里乡间,搭台唱戏,构成了中国社会一道独有的文化风景线。振兴戏曲艺术,使之与五千年中华文明相匹配、与气象万千的伟大时代相匹配、与亿万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相匹配,是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振兴戏曲艺术,对于传统文化艺术薪火相传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戏曲是最为集中体现中华传统文化的艺术形式,吸收融合了诗歌、音乐、舞蹈、美术、服饰、武术等各种文化艺术精华,展现着独特的中华审美风范。舞台上虽只有一桌二椅,却能够“三五步走遍天下,六七人千军万马”,这正是传统文化艺术写意美学品格的生动表现。生旦净末丑、手眼身法步,丝竹管弦鼓、唱念做打舞,呈现了传统文化艺术的迷人风采。可以说,各种戏曲艺术的百花争艳、代代相传,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提供了丰厚滋养。

振兴戏曲艺术,对于彰显价值追求、培植精神家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一部好戏总是思想深刻、精神充盈,能够让观众明白做人的道理、领悟真善美的内涵,往往可以影响很多人,甚至影响一个地方的生活形态和社会风俗。岳飞戏、关公戏、包公戏、杨家将戏以及新时期以来的许多优秀剧目,都是通过讲述是与非、善与恶、忠与奸的故事,褒扬家国情怀、优秀品格、善良人性,生动传递了中华民族的崇高价值追求。从这个意义上说,振兴戏曲艺术关系到美好道德的弘扬,关系到主流价值的传播,关系到民族精神的维系。

振兴戏曲艺术,对于满足人们精神文化需求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看戏、听戏、唱戏,对于中国人来说,是一种文化传统,也是一种生活方式。像梅兰芳的京剧《贵妃醉酒》、常香玉的豫剧《花木兰》、白玉霜的评剧《秦香莲》、严凤英的黄梅戏《天仙配》、袁雪芬的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等,都堪称戏曲经典,舞台演出经久不衰,广大群众百看不厌。观众欣赏戏曲,往往与戏中人物感同身受、沉浸其中,一起笑,一起哭,在看戏听戏的过程中,获得了极大的精神享受,同时也受到了艺术的熏陶。在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文化娱乐方式日益多样的今天,看戏听戏仍然是许多群众的重要选择。

当前,我国戏曲事业发展态势良好,一批优秀传统剧目焕发光彩,一批新编历史剧成为梨园亮点,一批新创现代戏搬上城乡舞台。戏曲队伍涌现出一批拔尖人才,许多年轻新秀崭露头角。但同时也要看到,戏曲事业发展也面临不少困难,剧种数量急剧减少、人才队伍青黄不接、精品力作缺少、基层院团生存艰难等问题比较突出。许多业内人士反映,如果再不抓紧采取措施加以解决,戏曲衰落的趋势将会加速,戏曲的传承与发展前景堪忧。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文艺事业,作出一系列决策部署,为振兴戏曲艺术提供了遵循、指明了方向。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坚定文化自信,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大力发展彰显中国精神、展现中华美学风范的戏曲艺术,推出更多艺术精湛、群众喜爱的戏曲精品,不断开创戏曲事业新局面。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