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
您所在的位置:戏曲频道> 戏曲种类 > 正文
惠安南派布袋戏
2015-08-19 来源:福建文化记忆网 责任编辑:郑思楠

分页区域:福建省惠安县及周边地区的泉州晋江、石狮、南安、安溪、德化、泉港及莆田的仙游、厦门的同安。 

所在区域及其地理环境:

惠安县位于福建省东南沿海突出部,位于东经118°37′-119°05′,北纬24°49′-25°15′,介于福州与厦门经济特区以及泉州湾与湄州湾之间,地处台湾海峡西岸经济繁荣地带的中心位置,隔海峡与台湾相望。土地面积668平方公里,人口92万人,汉族占96.2%,还有回、畲、蒙、壮、侗、黎、苗、藏、瑶、土家、布依等23个少数民族。常年平均气温19℃,平均降雨量1038毫米。陆海资源丰富,沿海港湾密布,海岸线长达141公里,素以"建筑之乡"、"石雕之乡"及独特的"惠女风情"著称于世。惠安又是著名侨乡和台湾汉族同胞主要祖籍地之一,全县旅居海外侨胞和港澳同胞80万人,台湾汉族同胞中约有90万人祖藉惠安。

惠安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早在旧石器时代,境内已有先民活动;新石器时代更有先辈临海而居,渔猎为生;晋唐衣冠南渡,中原文化的传入,与本土文化及外来的海洋文化相映生辉;北宋太平兴国六年(981年)惠安置县,明清两代惠安为战略地位突出,成为闽南重镇。

惠安布袋戏早先以涂寨为中心,而后推及全县。涂寨位于惠安东部地区,其交通较不发达;人们多以小农经济为主;布袋戏行头又不多,出门携带方便;演唱泉腔曲调,易融于观众;演出报酬便宜,雇用容易接受;故布袋戏得以生存滋养,并生生不息。

历史渊源:

我国南方布袋戏历史悠久,晋王嘉《拾遗记》载:"南陲之南,有扶娄之国,其人善机巧变化……或于掌中备百戏之乐,宛转屈曲于指间。"文中说的是一种指掌技艺,与后世"指头傀儡"相似。闽南布袋戏究竟始于何时?尚无文献可证,但至迟在五代时,泉州已有傀儡戏演出。五代晋江人谭峭《化书》"海鱼"载:观傀儡之暇而不自疑。是泉州傀儡源流为最早的文献记载。至南宋,原与泉州同郡的兴化已有布袋傀儡,当时莆田人刘克庄(1187-1269)《已末元日》云:久向优场脱戏衫,亦无布袋杖头担。即提供了宋代泉郡辖区曾有布袋戏的信息。

明中叶至清末,是闽南布袋戏演出的兴盛时期,清《台湾通志》记有布袋戏传说:此戏发明于泉,约三百年前(明嘉靖年间)有梁炳麟,屡试不第,一日偕友至九鲤仙公庙卜梦,仙公执其手,题曰:功名在掌上。梦醒,以为是科必中,欣然而归,偶见邻人操纵傀儡,略有所感,自雕木偶、以手代线弄之,更见灵活,乃籍稗史野乘、编造戏文、演于里中。据闽南民间口碑资料:梁为明嘉靖间人,赴试落第,愤然而归,流落街头说书,然碍于面子,不愿抛头露面,以"隔帘表古"形式说书,在布袋小舞台上挂帘遮挡,并隐身其后说书。街头听者帘外闻之,感其语言生动,劝之手托偶人,兼说并做表演故事,形象而传神,遂成表演的说书,此番令其声名大振,被誉为"戏状元"。《台湾通志》"风俗志"载:掌中班、削木为人,以手演之,事多稗史,与说书同。这一史料印证了布袋戏源于说书的痕迹。《中国木偶艺术》台湾省木偶艺术一章中也记载了清代乾隆中叶,台湾布袋戏由福建泉州传入的史实。证明了清乾隆年间泉属诸县布袋戏演出已经相当盛行,并跨海传至台湾。至清中末叶,惠安、晋江、南安、安溪、永春等地的布袋戏,演出非常活跃,并出现许多著名的艺人。惠安的布袋戏以涂寨为中心遍及全县,计有60多台。但到建国前夕,由于经济衰退,惠安布袋戏只剩20多台,处境维艰,艺人生活难以为继。

新中国建立后,布袋戏艺人获得新生,生活有了保障,社会地位相应提高。泉州地区的晋江、惠安、南安、永春、安溪等县,陆续组建布袋戏(掌中木偶)剧团。新时期以来,南派布袋戏艺术得到了更进一步的发展。目前,泉州市所属晋江、惠安等地有专业布袋戏(掌中木偶戏)各一个,以及民间部分职业布袋戏剧团。

基本内容:

一、布袋戏的形象构造

(一)布内套(人仔腹)制作

布内套的制作,主要根据每位演员手掌大小、手指长短而定。因布袋戏演员套用的偶人多为专用,通用的较少,须服从演员的操作需要。布内套分文套、武套两种,文套较大,长5寸,宽(至袖口)8寸,胸、腰宽4寸,袖口宽1寸8分;武套较小,为适应武打动作利捷之需长5寸、宽(宽袖口)6至7寸,袖口宽1寸5分,胸腰宽4寸,腰身与袖裁剪成斜形,套起来紧身。

(二)开领,安装木偶头

领的直径大小,根据木偶头颈部下口的直径而定。头部位置先定端正,对准鼻尖,取好中轴线,再对两耳,是否对称;再对双手,是否平衡。然后缝上木偶头,规定线孔为8孔,头部位置定正后,8个线孔为位置就定下来。

(三)袖口缝上双手

偶人的手(木偶)有两种:一是文手,一般是大拇指翘出,余四指并拢,可开合,便于取物放物;二是武手,为握拳式,掌心空,供执武器之用。

(四)布内套下跨靠沿缝上两条腿

腿部以绸布包棉花扎成,脚趾部位缝上木雕靴、鞋,脚趾排呈八字,以适应古装戏戏迈开腿,走八字方步之需。经这四道制作和安装程序,外着戏服,一尊木偶人的舞台形象就立了起来。整个造型头、身、手、脚的比例,与人体相仿,即所谓"对像于人形也"。演员的手掌套入布内套,作为偶人的躯干。食指套入偶人的头部,大拇指撑着偶人的左臂,余三指并拢撑着偶人的右臂。演员利用布内套为拉扯、张驰,以及手指在套内的收、展、开、合、伸、曲、高、低,使得没有骨头的木偶人能演出骨骼感来,做出各种生活动作,以及舞蹈性较强的戏曲程度表演,既形似又神似,富有艺术表现力。因此,布袋戏演员有"起死回生"的独特本领,能给无知者以知觉,给无生命者以生命,把无情物有情化,正所谓是"掌中见灵魂"。

二、剧 目

南派布袋戏剧目可分为传统剧目与新编剧目两大类,传统剧目又分为六种:

(一)生旦戏:这类剧目的来源是早期“讲古”戏文之遗存,在表演上充分反映出深受梨园戏的影响。布袋戏在剧目上的特点是表演性强于、优于、先于其文学性,欣赏布袋戏不能草看案头剧本,而重在欣赏舞台表演,方能品尝其艺术韵味。如《弓鞋记》《锦裙记》《凤钗记》《金廷玉》《陈杏元》《苏友白》《后榜状元》《金魁星》《玉连环》《陈天赐巡按》《苏清风》《鸾鸯扇》。

(二)宫廷戏:来源于早期“讲古”戏文,具有重说不重唱的特点。在表演上深受傀儡戏的影响。如《哭人彘》《杨广篡位》《陈若霖斩皇子》《仁宗认母》《三审御妹》《太白和番》《三抄李府》。

(三)公案戏:来源于早期的“讲古”戏文,向来有“千斤道白四两曲”的戏谚。这类剧目源于“嘴白戏”范畴。如《审三如》《林文生告御状》《包公案》《施公案》《彭公案》《审蟾蜍》《双包公》《双驸马》。

(四)武打戏:布袋戏由“讲古”为曲艺形式发展成戏剧形式后,发现木偶人在“短兵相见”的场合等,具有快捷、勇猛的表演特点。一是木偶人是虚构躯体,不知疲倦,经得了三番五次翻滚;二是真刀真枪、真来真去、拳打脚踢、不会出现舞台工伤事故。武打动作火爆。如《闹花灯》《闹淮安》《郭子仪打擂招亲》《徐鸣皋打擂》《三探金山寺》《三劫卢俊义》《汉中府》《女娲镜》《金漆柜》《平安南》《郭英投军》《满春园》《胡奎卖人头》《祁巧云替死》《孙翠娥替嫁》《狄青取旗》《活捉白菊花》《罗通扫北》。

(五)连台本戏:连台本戏有《三国演义》《七侠五义》《小五义》《隋唐演义》《薛仁贵征东》《薛仁贵征西》《曰唐》《说岳》《大红袍》《小红袍》《封神榜》《粉妆楼》《万花楼》《梁山泊》(水浒)。

(六)小出戏:《田贵春》《许仙说谢》《分家》《三十九人》《扫秦》《武松打虎》《公子游》《打官家》《桃花搭渡》《界树争尸》《管甫送》《妗婆打》《大名府》《探牢》《留伞》《送书》

解放后,组建布袋戏剧团,创作产生了不少新编剧目,可分为四种:

(一)童话剧:《三个和尚》《狐狸建筑师》《中山狼》《龟兔赛跑》《狼来了》《拔萝卜》《两个猎人》《皇帝的新装》《卖火柴的小女孩》《卖炭翁》。

(二)现代剧:《智取威虎山》《奶头山》《东山战斗》《海上渔歌》《惠女新传》《夜闯珊瑚潭》《耕山姑娘》《张高谦》《焦裕禄》《欧阳海》《审椅子》《送肥记》

(三)神话剧:《大闹天宫》《洛阳桥》《白蛇传》《田螺姑娘》

(四)历史剧:《邱二娘》《银链礁》《燕青救主》

三、音乐声腔

南派布袋戏为传统音乐唱腔,是以泉州方言为标准音演唱的泉腔系统,属于泉州弦管(南曲)音乐体系。以布袋戏的剧种历史观之,它是由“讲古”曲艺形式发展起来的戏曲型的木偶剧种。历史上,它接受过傀儡戏艺人的艺术指导,音乐唱腔包含傀儡调子的成分最多,还接受梨园戏艺人的艺术指导,移植了一些梨园戏剧目(特别是生旦戏),将梨园戏的音乐引进布袋戏为唱腔中,乐队是以“南鼓”(即压脚鼓)为后台总指挥。弦管从曲体结构看,可以溯源到唐大曲,宋细乐,是我国一个古老的乐种。弦管,梨园戏音乐、傀儡调三者在艺术血脉上是相通的。它们在“管门系属,旋律特性、节奏特点、曲牌名称等方面都是相同的”。(《论泉腔》),南派布袋戏音乐属于曲牌体,其唱腔词格,居多为长短句形式。曲调演唱时“行腔”,很讲究“起、落、煞”的节奏关系,与傀儡戏、梨园戏的演唱风格同出一辙。迄今为止,梨园音乐、傀儡调,已有历史定论,二者比较完整地保留了宋元南戏音乐之基本特征,可印证惠安南派布袋戏与宋元南戏音乐关系密切。

四、曲调曲牌

(一)南派布袋戏曲“讲古读书”的曲艺形式发展起来,其音乐唱腔必然带有说唱音乐的成份。其主要曲调有:[烧酒醉][牧牛歌][水车歌][孝顺歌][四季歌][走马歌][火孩儿]。

(二)从傀儡戏移植过来的曲解有:[地锦当][福马郎][生地狱][死地狱][抱圣][四边静][一江风][扑灯蛾][出队子][剔银灯][圣葫芦][一封书][金钱花][驻云飞][风入松][步步娇][银柳丝][皂角袍][上下叹][无字由][四句慢]。

(三)吸收梨园戏的曲牌有:[相思引][双闺][倍思][长寡][中滚][锦板]。

(四)吸收弦管的乐曲有:[听门楼][为伊刈吊][听见杜鹃][冬天寒][愁人怨][孤栖闷][玉箫声][告大人][春今卜返][春光明媚][山岭路]。

(五)吸收宗教音乐成份有:[佛歌][仙歌][南海赞][抱圣][观音咒]。

(六)吸收本地的“俚巷歌谣”和外来的民歌小调,是为了充实说唱音乐的风味,其曲牌有:[花鼓调][四季花][卖杂货][病囝歌][怀胎歌][十八送][灯红歌][乞食歌][长工歌][行船歌]。

(七)吸收民间的十音笼吹,作为场景音乐其器乐曲牌可分为两类:

1、丝弦曲牌有:[昭君闷][粉红莲][北元宵][杨柳丝][玉兰操][北上小楼][傀儡点][水底鱼][北雷征][万年欢][乱潭引][尝春天][茶花情]等。不同物景和不同行当出入场,各有专用曲牌。生行常用[小玉门];旦角常用[北元宵];净角常有[哭皇天],丑角常用[傀儡点],皇帝常用[过仙草][二锦百家春],沉思时常用[昭君闷],游尝时常用[梳妆楼],惊慌时常用[粉红莲],书文时常用[北上小楼]伴奏。

2、吹打曲牌:用唢呐吹奏(称大吹)并配以锣鼓点,多用于袍甲戏中的贺寿庆礼、迎送宾客和审场戏中的升堂站班。官场人物出入常用[太子游][状元游][得胜令][伴将台][归军令][开筵寿]等曲牌。

五、乐队建制

南派布袋戏在旧式班社时期,其后的乐队由三人组成,一为司鼓,二为嗳仔,三为下手(管钲锣、锣仔、拍板)乐队处于“锣鼓吹”阶段,后来管弦增加一人。如果以文武场来分,文场是弦管吹,武场是钲锣鼓。乐队的坐位排列通常是下手、副吹、正吹、主演、师手、副演、师手、鼓师组成“四人制”乐队,其分工:1、主鼓师兼弹三弦及帮腔唱;2、正吹、吹奏高音唢呐及中吹,拉二弦;3、副吹、吹奏大唢呐、洞箫、笛子兼打钲锣;4、下手打锣仔拍,大钹及双铃、响盏。上世纪50年代、进行艺术革新,创作现代剧和儿童剧,乐队配器,增加了大提琴、小提琴、黑管、长笛、小号等新乐器。

六、戏棚(舞台)结构

(一)传统戏台(或称坐式台)

布袋戏早期所用的戏台,是牌楼式的新楼。以优质木材架设、雕制而成。它的形制是宽三尺五寸、高四尺、深一尺五寸。整个构造由三个部件组成:一为上盖,二为底座,三为四支柱子及后屏。最前面有一对龙柱、上雕攀柱龙、粗雕细刻、油漆安金、与泉州庙宇前的大龙柱相似。前柱稍后有堂柱一双,支撑上盖。中门两侧为“交关屏”(或称加官屏)形成三个开间,“交关屏”侧设左右门、门楣书写“出将”、“入相”字样,中门匾额书上戏班的班名。顶篷还有楼座,设有左、中、右三门,与堂座的三门相对称。楼座的三门不是现实世界的门户,而是拟作“天界”的神仙上天,或山岭之巅,供偶人“飞套”时跃入,上盖之顶还加设金瓦飞檐的“凌霄檐”作为装饰性的部件。这种传统戏台结构严谨、层次分明、比例适当,很有空间感,因它是朱漆镶金、装饰工艺水平甚高、色彩绚丽、故称为彩楼。它的三个部件可分解,便于搬运及组装。其组装方式为:先用12根竹竿搭设一个“四角棚”的台架,台架高约四尺,使舞台面(走马板)适为坐式演员为的坐高。然后对准中心位置,把整座彩楼依序固定搭设在台架上。

(二)改革戏台(或立式台)

1953年改用立式表演,即演员站立,便于走动表演,扩大了木偶人的舞台活动空间。舞台形制也改为立式,演员举手表演,仍然是“四角栅”,台宽加大到1.2丈至1.6丈,台高1.6米,台深为6尺,增强了舞台的纵深感。2003年对舞台又进行改革,以拼板式代替“走马板”,舞台前区2尺也纳入表演区范围,后区可置布景、道具,投影灯在天幕上映出云彩,颇具自然美,增强了舞台的立体感。侧幕、素色的景片垂挂,剧中人从侧幕出入、服饰多样的色彩可凸显出来。改用立式表演后,舞台设计趋向现代化,特别是灯光的艺术手段融入表演区的结合,使艺术气氛得到美化,木头人表演的创意性也大为增强。

七、演出形式

南派布袋戏的操演形式为“下弄上”。

传统布袋戏班的建制是8人,即演员(正副手)2人,乐员(文武乐)4人,挑笼1人,挑牌楼(戏棚)1人。

布袋戏坐式舞台为演出形式是上棚演员2人,右为头手(又称正手或顶手),左为二手(又称助手或下手)。因主次功用不同,作如上分工。具体而言,布袋戏演员必须练就双手都能演。经常是演员两手同时操纵两个偶人,也就是说,若以演出形式论。在“出将”“入相”两门里可同时有四个人物上场,尤其是布袋戏演员可以同时“生活”在两个角色中,而且可同时操纵两个不同身份、性格各异、思想感情悬殊的人物,甚至是一人一兽。这是布袋戏演出形式上的特殊性,即布袋戏舞台表演的“同时性”问题。演员左手操纵的那个角色,把脚踢出,演员右手操纵的那个角色,身子马上后退,配合非常默契,因两者都是演员一个神经中枢指挥的。另一种“同时性”就是演员套偶人上场时,他既是演员又是观众,“带戏上场”的观念特别强,技巧特别纯熟。每当武夫在“走马板”上走台步的时候,演员同时用脚蹬地板,发出嘭嘭嘣嘣的声响,制造气氛与声势,演员几乎是悉心投入角色。

南派布袋的演出形式属于戏曲型。不但有着人戏戏曲表演程式:唱、念、做、打,甚至包容着哑剧、杂技等表演形式,其演出风格是写实与写意相结合,随意与虚拟相结合。一些人戏舞台能做到的动作,布袋木偶也能做到。一些人戏舞台难以做到的动作,布袋木偶都能运用自如,如飞天、遁地、潜水、隐身、变形、身躯碎裂、龙腾虎跃、骏马奔驰、奇幻异彩、想象力非常丰富。人们称布袋戏的演出是寓言世界的演出,是一种变幻无穷的演出。

八、表演艺术

布袋戏的行当角色仿照傀儡戏(提线木偶戏)的体制,分为生、旦、北(净)、杂四个角色,即布袋戏舞台表演上的四大柱。“北”即戏曲行当中为净角。在布袋戏音乐体制中,有来自傀儡调的曲子。其中一类属“北”的曲调,属于净角的唱腔。行当体制与音乐体制有其一致性的方面。布袋戏在角色行当上,存在着“南北合套”的情况。布袋戏的“北”,分黑红北、多数是“竖眉戏”“审场戏”的角色。“杂”的行当表现为相当杂,包括丑、末、仙道、神怪及动物形象等,但主要是丑,布袋戏的丑,有大头、臭头、浮肿、缺嘴等“四大柱”。

布袋戏传统剧目有一部分来源于梨园戏。这类剧目的角色行当,主要依梨园戏的体制划分,即按“七子班”的行当分为生、旦、净、末、丑、贴、外。

布袋戏是以“说书讲古”为曲艺形式发展而来,在表演艺术上受傀儡戏、梨园戏的影响。它依附于当地的戏曲声腔剧种。其行当角色体制属于傀儡戏、梨园戏的混合体。

制品及作品等相关器具:

一、木偶头像雕刻

木偶头像是偶人造型为主要物件。一出布袋戏的筹演,第一道工序就是依据剧目文本的人物规定,为舞台形象设计与制作木偶头像布袋戏的木偶头像,可分为6类,各种行当的偶头品种丰富、名称各异。

(一)生头类

1、文生:文生、官生、苦生、和尚生、监生、吊眉文

2、武生:圆目武生、桃关、三目生、武生

3、须文:文须文、武须文、武黪文、黪文、圆目黪文

(二)旦头类

1、文旦:闰门旦、圆肩旦、观音旦、花面旦、齐眉旦、双鬓旦、双蝶旦、尾髻旦

2、女间旦:蝶旦、童旦、笑旦

3、老旦:老妇、老却、老旦、黪旦、仙姑、肥旦、笑齿、粗髻、花婆

4、武旦:扎髻旦、女扮、武眉旦

(三)花面类

1、大花:黑大花、红大花、青大花、黑大北、红大北、青大北、黑须黑大北、红须红大北、文目黑大花、文目红大花、白须黑大花、白须红大花

2、出牙:出牙红大北、出牙黑大北、出牙红北仔、出牙黑北仔、出牙青大北、出牙青北仔

3、花子:黑北仔、红北仔、青北仔、桃北仔、黑花仔、红花仔、青花仔、桃花仔

4、特定头:包公、薛刚、呼延德、郑恩、关公、程咬金、鲁智深、徐良

(四)杂角类

1、奸面:白奸、奸仔、短须奸、黪奸、白须奸、文目奸、文目黪奸、白番、奸和尚

2、丑面:大头、臭头、吐目、斜目、人像缺嘴、浮肿、黑黪、小却、小沙弥、肥和尚、老和尚、笑生、小笑、笑齿、吐舌

(五)神道类

如来佛、四海龙王、活舌龙王、孙悟空、猪八戒、杨戬、金吒、木吒、哪吒、无常、济颠、闻仲、殷蛟、殷洪、雷震子、阔仙、怪仙、仙头、田都元帅、龟相、花童、鹿童

(六)精怪类

牛头、马面、猴头、狮精、虎精、狼精、狐狸精、白骨精、蜈蚣精、黑金刚、红金刚、青金刚、桃金刚、黑魁、红魁、青魁、桃魁、黄魁、黑怪、红怪、青怪、桃怪、黑蛇怪、青蛇怪

泉州地区著名的布袋戏班采用的木偶头,多数选取著名木偶雕刻家江加走的作品。江加走的偶头作品在造型艺术上有三大特色:

1、注重木偶头像的发髻。即髻子以毛发编结,富有真实,造型完整优美典雅。

2、注重木偶头像的须式(京剧脸谱称为须口),依颜色分有白、黑、灰、红四种;依式样分有长须、短须、五绺须、八字须四种。

3、注重鼻、眼、唇、嘴的塑形。以严谨细致地刻雕鼻眼唇嘴一的形态,归纳头像特征,突出性格,怡心传神。

二、服 饰

布袋戏的服饰包括戏服与头盔、合称行头。戏服主要用来交代剧中人的身份,体现人物的贵贱;暗示人物性格特征:传递人物的情绪信息。旧时戏班有一条规矩:“宁穿破,不穿错”。因此布袋戏演员必须熟知这些服饰名目。

戏服所采用的服饰大部分为明朝戏装,服装宽袖,最适宜于掌中戏手指舞动的操作。布袋戏的戏服与人戏的戏服,在材料、形质、色泽、装饰与加工工艺等方面,均无太大差别,只是大小不同而已。从剪裁设计上看,为了适应手掌运作之需,必须采用宽度与长度几乎相等的体式,其形接近正方形。从制作工艺流程上看,一件戏服是由前片、后片、上身、下身、双袖五个部件构成的。常见的布袋戏戏服,大体上分为文、武两大类。

文服分为:

(一)生服

1、蟒袍:又称为“通”,指帝王大臣的官礼服。“通”常以服色来定职品的高低。皇帝黄袍、大臣红袍、皇亲赭袍、忠臣蓝袍、耿直之臣黑袍。全金全银纹饰。五种颜色合称为“五通”。

2、官服:其特征是前、后有“补”(即绣补)。按官品的高低不同,所绣的动物图案也不同。大体上分为仙鹤、锦鸡、孔雀、云鹰、白鹭等级别。绣作工艺分手绣和机绣两种。

3、员外服:戴素头架(即生褶)加贴背。

4、生仔服:即衫衮 ,王孙公子色当红,文墨书生为白、浅红、浅绿,落难漂泊书生为灰、黑。

5、道袍(八卦衣)架裟、道土和尚服之。

6、英勇衣,此服前、后片正中镶上“勇”字,士卒服之。

7、罪衣,带裙、犯人服之。

8、旗牌服、衙役之。

9、素衣,杂角如家丁、店主、院公、闲人等服之

(二)旦服

1、宫衣,皇家公主服之

2、夫人帔,官家夫人服之

3、小姐帔,未出阁之千金小姐服之

4、女间衣、袄裤、短挂、女间婢、丫环服之

5、老旦、青衣(苦旦)袄裙、服色偏深

6、女丑服,居多用清装,常穿大裙衫(镶边)、大红袄,配上黑裤或黑裙。

7、女战衣,女兵服之武服布袋戏称为“甲”。因其式样模仿古代铠甲而得名。其特点是,前片正中绣有虎、狮、豹、熊、龙几种动物图案。文服中皇帝服所绣的龙是五爪、武服中蟒甲上所绣的龙是四爪的,以示等级分别。服色有黄、红、青、黑、白之分,合称为“五甲”。一般武士所穿的是袍子(又叫箭衣)没有绣兽、只有绣花纹,不那么华贵,多用素色的缎料。

头盔俗称为头戴,即帽冠。其形式可分为软、硬两种:

(一)软式帽冠:称为巾,可分为素色与绣图两类。如文生戴文生巾,书生戴解元巾、老生戴汉文巾、员外戴蝴蝶巾、武生戴武生巾、三龙巾,皇帝居室的便帽戴软帝巾,英雄戴斧头巾、三角巾、斜边巾、道人戴七星巾、太极巾,文丑戴笑生巾。

(二)硬式帽冠:称为盔。皇帝戴帝盔,列国帝王戴平天冠(或称锦盔)、太子戴子冠、元帅戴帅盔、诸侯戴侯盔。文官头盔有相貂、金貂、红四角翅、尖翅、圆翅等式。武官头盔有九龙盔、南战盔、北战盔、武将有狮头盔、豹子盔、虎呐盔、中军戴军盔、番帅戴番帅盔、番将戴雷番盔。旦角帽冠、王妃戴凤冠、夫人戴小凤、珠冠。关羽戴帝爷盔,太监戴监帽、丑角戴歪边帽、时迁帽。

三、道 具

布袋戏舞台上所用的道具,大体上可分为五类:

(一)生活用具——桌、椅、床、帐、车、船、脸盆、水桶、扫帚、包袱、茶瓶、茶杯、酒壶、伞、扇、眼镜、旱烟杆(袋)、手杖、烛台、拂尘、马鞭、算盘、船桨、车轮、搭连袋。

布袋戏舞台上所用的桌与椅,不仅是实用性的实物,而且是一种虚拟性、象征性的道具。比如桌,可以表示高出平地的山丘、桥梁、楼台;椅可以表示门、墙、机关,甚至表示能走动的车、船。舞台上的桌要穿桌裙,椅要穿椅帔。

(二)供神用的道具——香炉,捋板、禅仗、签筒、令箭、相公爷、孩儿仔、小木鱼、八卦、龟壳、铜钱。

(三)书写用具——笔、墨、砚、笔架、印台、琴、棋、书、画、圣旨、公文袋。

(四)武器与刑具——武器有刀、枪、剑、戟、靶、矛、盾、斧、锤、锏、杵、镖、环、扒、鞭、凿、弓箭等;刑具有:拶、夹、手铐、脚镣、罪架、脚板、棍、竹板、竹杯等。

(五)旗类——令旗、斩旗、龙虎旗。旗巾中还有一种五彩布,设有黄、红、绿、白、黑五种颜色。它是一种虚拟性、象征性的道具,舞动黄色布代表金光,为神仙所用;舞动红色布代表火焰;舞动绿色和白色布代表水;舞动黑色布代表有秽物或危险信号。若五种色布一起舞动代表出现云霞、彩虹。

四、布 景

布袋戏舞台置景物主要是为了交代剧情发生的地点、人物所处的外在环境。早期只是在背景上做文章,材质上分为软景与硬景(包括主体布景)两种,置景方式上,一种是拉景片,一种是滚筒布景,如水战的海洋布景。从景物的内容及制作上看,又有两种风格,一种是绘画式的写实布景,一种是装饰性风格的软景。这种景物造型,必须处理好情与景之间的关系。采用大型舞台后,大量电气器材进入偶戏的表演。照明条件的改善,提高了观众观看演出的清晰度。“光”加入景物造型中,出现了景片投影灯,流动性的云彩灯、雨色片、网状网点景片,利用灯光布景制造各种幻觉,写意倾向得到增强,与布袋戏虚拟性的表演风格一致,景片的特征性与暗示性得到充分发挥。

传承谱系:

惠安南派布袋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涌现出一大批名师艺人。

骆 智   绰号运头智,生于清乾隆三十?(178?年)东园运头村人(现秀土村)。嘉庆年间(180?年)曾到厦门与当地名班“金泉安布袋戏”对棚(对台戏),引起轰动。

吴焕成 涂寨印石人,宣统二年(1910年)出生,九岁随父学艺,天资聪敏,勤学苦练,十八岁当上主演,熟练地掌握各种行当的传统科介,练就了二十八种体现各种角色的话语声调。善于表演丑行角色,手法多变,滑稽幽默,风趣逼真。57年赴西欧巡回演出,轰动西欧木偶剧坛。

邱启宗 净峰山后村人,生于民国七年(1919年),7岁随父学艺,聪明好学,苦练钻研,技艺扎实全面,名噪惠邑。擅长演武戏,勇猛非常,铿铮有力,声势并行,如临其境,为塑造形象,自制木偶道具,盔帽、军械,精心传教子女木偶技艺。

邱启明 启宗之弟,生于1926年, 16岁辍学习艺,跟随兄长联手组建新玉兴布袋戏班。勇于创新,大胆引进京剧锣鼓融于南派布袋戏的武打中,使武打场面更加生动激情。为人耿直、性格豪爽,对艺术精益求精,热心木偶艺术,演出认真严谨,一丝不苟。57年出国往西欧七国巡回演出。

邱荣川 启宗之子,出生于1945年。65年随父学艺,认真刻苦、虚心请教、善于探索,敢于创新,既继承其父、叔父传统技艺,又吸取不同风格的师傅的独特表演,丰富自身,既演文戏,又演武戏。演、唱、拉、弹样样皆能。

叶炎生,涂寨宣妙村人,生于清同治三年(1864年),从小随父学艺,精心钻研,掌中技艺造诣颇高深,首创县官坐堂、磨墨展纸、举笔书写、提印盖章、批点斩条等一系列堂审高难动作,旦角的走伞犹如梨园科步动作,姿态逼真、典雅优美。

叶妈宝,炎生之次子,生于清光绪二十年(1896年)。8岁随父学艺,以灵活的双掌,精湛的技艺,演出形形色色的剧中人物,维妙维肖,栩栩如生。他擅演武戏,动作惊险、扣人心弦。抗日时期,编演抗日剧目,激发民众同仇敌忾的爱国义愤。

杨丽琼 女,惠安城关人,1957年生,78年考入剧团,拜名家邱启明、邱启宗、吴焕成为师,主攻文武生,刻苦练功,表演落落大方,神态咄咄逼真。

陈玲玲 女,惠安城关人,1961年生,78年考入剧团,拜名家吴焕成、叶清泉、邱启宗为师学艺,主攻闺门旦,表演细致逼真,声音婉转悠扬。

连建忠 山腰坝头人,1947年生,63年进剧团,拜陈土春、吴焕成为师,基本功扎实、戏路宽、行当熟,演小人物幽默滑稽,饰大官虎凶狠奸雄,武打套路有招有式,铿锵有力,唱做神情并施。

邱荣祥 净峰山后人,1969年生,邱启明之子,1981年考入剧团,继承其父木偶传统技艺,又吸取其伯父邱启宗的武打精华,聪明好学,既当演员,又当乐员,是个多面手的青年艺人。

庄少强 山腰锦山人,生于1966年,81年入团学艺,拜吴焕成、邱启宗为师,天资聪明、勤学苦练、精心钻研、集名师精华技巧于一身,较全面地继承南派木偶传统技艺,善于探索,敢于创新。通过舞台实践、总结经验,撰写具有参考借鉴价值的文章。

还有辋川居仁陈焕,涂寨塔上曾榜、曾胜、曾好铜、曾水来、余金定、余在,螺阳古塘温四海、温妈求、温宗宝,社坝荣师、石柑秤师、和砻好成师、暂师、加成师、洛阳青师、金来师、白沙跳师、驿坂陈妈居、邱后陈延生、张坂张智勇、潘厝张狗二、东岭土师、试师、山后陈清、五陈田墘陈旁法、陈文生、董埔陈金芽等。在技艺的传承上,虽有秘不轻传的习气,但演出是开放式面对观众,只要从师者用心、好学肯问肯钻研,大多均有所成。可惜大多数只口碑,流传其姓名,而对其事迹记载甚少。因此,对他们的传承谱系的研究整理,难尽其详。

惠安南派布袋戏的班社众多,遍及全县,相对而言,以“焕新成”“新玉兴”和“玉春楼”为代表,它是个家族型戏班,其技艺属于家族代代传承,其发展经历三个时期:

一、班社阶段

涂寨印石“焕新成”吴家班创始人吴肃(1851-1917)拜辋川肖厝秤师为师,传教侄儿吴嘉生(1886-1943),吴嘉生传子吴焕成(1910-1989),吴焕成传子吴为祥(1918)、吴为评(1945)及孙女吴琼环(1966),孙儿吴国清(1969)、吴国欣(1970)。

净峰山后“新玉兴”邱家班创始人邱国(1856-1905)拜陈青为师学艺,传子邱吉义(1881-1959)拜小乍南赛郑刺为师,传子邱启宗(1919-1991)、次子邱启明(1926-1981),启宗传子邱荣川(1945),传侄邱荣祥(1969),荣川传女邱春梅(1970)、子邱培清(1975)。

涂寨宣妙“玉春楼”叶家班创始人叶铜(1838-1887)传子叶炎生(1864-1908),炎生传子叶天宝(1889-1946)、次子叶妈宝(1896-1943)、三子叶妈赞(1897-1963),妈宝传子叶清泉(1917-1980)、次子叶秀泉(1919-1980),妈赞传子叶玉泉、清泉传徒蔡桂英(1931)。

二、“惠新”“惠艺”布袋戏剧团阶段

1951年,惠安县文教科组织戏改,委任文化馆遴选艺人,组建惠安县“惠新”布袋戏剧团。演职员有吴焕成、邱启明、温宗宝、吴为祥、张秋元、朱尚书、曾菜尚等人。54年又增办“惠艺”布袋戏剧团,演职员有邱启宗、叶清泉、陈焕、陈土春、叶秀泉、叶妈赞、辛林等人。58年两团合并,为惠安县布袋戏剧团,招收青年演员连建忠、陈子元、吴为评、黄丽云、苏碰金、张阿桂。期间多演传统布袋戏。文革期间大演革命现代戏。

三、掌中木偶戏剧团阶段

1978年3月定名为惠安县掌中木偶戏剧团。老艺人吴焕成、邱启宗、邱启明、叶清泉、温宗金、朱尚书、吴为祥、连建忠回团,招收邱荣川、杨丽琼、陈玲玲、郑雪琼、陈丽玲、刘国兴、郑碧芳青年演员进团学艺。81年又招收庄少强、庄玉顺、何继忠、吴琼环、吴国清、陈明珍、邱荣祥、朱淑娥。2000年由省艺术学校泉州分校代招木偶表演班(4年中专)定向演员进团,颜福安、陈纾、刘美琴、林江艺、汤丽凡、许小奇、许玲霞、庄雪燕、林丹雅、潘建秀。

濒危状况:

目前,惠安掌中木偶戏剧团作为南派布袋戏最主要的团体,承担着保护本剧种的重要任务,如今所面临的主要问题还是比较突出的。

一是人才流失及断层现象严重由于剧团体制存在着不尽人意之处,以及受到差额拨款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因此,近年来先后有10多位演职员辞职经商。目前剧团缺少编剧、导演、作曲、舞美、制作、灯光、音响、乐队等多种岗位的必需人才,再加上招生十分困难,已经出现了人才流失和断层的严重危机;在艺术人才结构上也不尽合理。

二是传统艺术面临失传。南派布袋戏仅口头传承,能熟悉这些剧目演出的老艺人廖廖无几,年龄已达70多岁,如果不尽快挖掘抢救,整理拍成录像保存,将面临失传的危机。近年来,剧团已组织整理了10几个剧本,但由于经费紧缺原因,其他剧目还有待挖掘整理。

三是演出市场正在萎缩。由于受到当前商品经济的影响,诸如影视、网络等新的媒体形式的不断冲击,使布袋戏的演出市场受到很大限制,观众流失非常严重。

四是经费不足。剧种生存艰难剧团属于集体性质的文化事业单位,人员工资实行财政差额拨补,人员的工资福利无法保障,保护剧种的积极性受到限制。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