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
您所在的位置:戏曲频道> 戏曲种类 > 正文
屏南杖头木偶戏
2015-08-19 来源:福建文化记忆网 责任编辑:郑思楠

分页区域:福建省屏南县 

所在区域及其地理环境:

屏南县位于福建省东北部,隶属宁德市.屏南地跨北纬26°44′~27°10′、东经118°41′~119°13′。东南与宁德蕉城区相连,东北与周宁县交界,北与政和县接壤,西北至西与建瓯县毗邻,西南至南与古田县相接。全境东西宽54公里,南北长50公里,总面积约1470.67平方公里。全县辖4镇7乡、154个行政村,居民38424户,总人口18.8万人。居民以汉族为主,还有约占总人口0.4%的畲、回、藏、蒙古、朝鲜、壮等10个少数民族,其中以畲族人口居多。旅居海外的华侨、华裔及旅居港澳台的同胞有5万余人。

屏南县山川秀丽,资源丰富。地处鹫峰山脉中段,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境内山峦叠嶂,群峰耸峙,山谷盆地纵横交错,大部分地区海拔800米以上,千米以上山峰达265座。岭下乡东峰尖海拔1627米,为境内最高峰。最低处为寿山乡园坪村,海拔仅250米。地势悬差较大,属中山、低山、丘陵、盆谷类型区。境内山多田少,山地占县境面积81%,耕地仅占9.1%,森林覆盖率为69.6%。屏南属中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量充沛,年降水量达1842.3毫米,年平均气温13~18℃。屏南境内白水洋·鸳鸯溪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是福建省重点旅游目的地之一。

历史渊源:

杖头木偶于宋元时期由北方传入福建,在明代古田屏南一线就是木偶艺人活动记载。据清郑祖庚篡、朱景星修《侯官县乡土志·政绩录》记载:刘日升、字扶生,庐陵人。万历庚辰进士,选福州司理,摘发如神。……尝观篆古田,道逢负傀儡者,遽命传之,曰:“而,盗魁也。”讯之果然。人问其故,曰:“故貌得之耳。”从这则记载文中载之傀儡特征为负,负的含义有身体上部承担之义,这种“负傀儡”应属杖头傀儡,只有杖头才具“负”的意思。可见明代古田屏南之有杖头傀儡当不容置疑。

屏南杖头木偶戏历史悠久,其发祥地为漈头村。漈头村,原称龙漈,该村由于地处丘陵地带,经济发展尚好,读书经商者多,是较早开发的村落之一。杖头木偶戏于明末时期流入屏南,清康熙初年,耿精忠在闽举行反清复明活动,在其未叛之前,其军队与戏子散布于各地。于此同时,漈头村人张良瑞,为响应耿精忠反清复明的号召,在当地龙岗寨配合耿军招募了六七百人马,大举练兵。耿军中有外来戏班,白天练兵,晚上演戏,由此耿军中的的杖头木偶戏传入屏南漈头等地。

屏南最早的杖头木偶班是“张林青杖头木偶班”。张林青,漈头村人,生于清同治初年,他是我县发现的最早杖头木偶戏艺人。张林青杖头木偶戏,因其子张荣斗不愿学,而传给棠口村的周郑宝。周郑宝生于清光绪二年(1876),因家境贫穷,童年时只上过两年私塾,从小爱雕塑,还会音乐、对锣鼓经、琴谱都很熟悉,经张林青的悉心点教,周郑宝脱颖而出,成为屏南杖头木偶戏的一代著名艺师,使屏南杖头戏艺术得以发扬光大。清光绪初年,杖头木偶戏在屏南很受欢迎,杖头戏班8到10人,开始时唱地道的平讲戏,后因出外演出语言不通改唱乱弹,民国初期,周郑宝的杖头木偶班已享誉闽东北和神州地区。张红孙,棠口乡安溪村人,他继承师业,并在周郑宝原有的精木偶基础上重新用梧桐木雕刻木偶,将木偶增大一倍,更新了戏衣和舞台幕景,此外还增加了狮、龙、猴、象等动物木偶,表演艺术与舞台布景都进行了改革创新。1947年,张红孙率木偶剧团远涉重洋到达新加坡和马来西亚演出,深受当地华人华侨的欢迎。之后,1955年秋,熙岭村张礼礼读、张德砚等艺人组建起“熙岭杖头木偶剧团”,同年冬率团参加南平地区农村业余剧团汇演,荣获一等奖。1973年8月 ,在棠口文化站的牵头下,创办“棠口杖头木偶剧团”。

几年来,屏南地方戏研究办公室研究人员走乡串户,走访了许多老艺人及相关村落,开展了戏曲史、班社、艺人、音乐、表演艺术等方面全方位的调研,取得丰硕成果。经调查全县历史上流传杖头木偶戏的有漈头、棠口、安溪、熙岭、忠洋等村。而且漈头、棠口、安溪的杖头木偶戏有着密切的师承关系。2001年,屏南县注重地方戏抢救与保护。经过多年的努力,重新组建了屏南安溪平讲杖头木偶戏业余剧团、熙岭杖头木偶戏业余剧团,杖头木偶戏艺术得到有效保护与传承。

基本内容:

屏南杖头木偶戏是福建省仅存的小杖头木偶艺术形态,是一种既有民间艺术传统性,又是多种艺术综合的艺术形态,它在流传过程中,也具有相应的木偶角色行当、偶身制作、剧目文本、声腔音乐、木偶戏台等配套的艺术形式,构成了具有不同于其它木偶艺术形式风格的杖头木偶戏表现特征。

(一)剧目文本  

屏南杖头木偶戏的常演剧目,可分为三类,一类是宗教仪式剧,与平讲、乱弹通于佛教道教法事的愿戏及彩戏,如《八仙庆贺》、《三星庆贺》、《目连救母》、《云头送子》、《刘锡得子》、《五子拜寿》、《东方塑偷桃》等小戏。第二类是从神话小说中改编出来的,如《夫人传》中的《陈大奶出山》、《陈大奶脱胎》、《狐狸精》、《金毛虎》、《蜘蛛精》、《斩白蛇》、《白塔寺》、《石夹精》等,《西游记》中编出的有《流沙河》、《猪八戒讨亲》、《老鼠精》、《白骨精》、《真假美猴王》、《盘丝洞》、《火孩儿》、《火焰山》等,《白蛇传》中的《青白蛇斗法》、《许汉文借伞》、《盗库银》、《盗仙草》、《水漫金山》、《梦蛟拜塔》等。第三类是来自屏南地方戏剧种“平讲戏”的剧目,如《醉花亭》、《周三打虎》、《刘海戏蛤蟆》、《武松打虎》、《张四姐下凡间》、《猪肚记》、《白蕉树》、《采桑》、《江姑伏虎记》、《卖花记》等30多本。

由于杖头木偶戏表演形式的特殊性,其剧目不可能与其他戏剧文字形式相一致,因此,木偶师必须根据其表演特色,重新编演剧目,由于周郑宝读过私塾,有一定的文化修养,加之对木偶艺术的熟练和独有的悟性,因而都能根据自己的特长来编演出的剧目,其剧目多都能博得观众的好评。其余杖头木偶班演出的剧目,也多是从周郑宝之改编本传下来的。

(二)声腔音乐

屏南杖头木偶戏的乐器与后台体制,基本上是按平讲和乱弹班的体制,音乐属于曲牌和板腔的结合,早期一个班的乐队为3—5人,后期增加到5—7人。传统乐器有堂鼓、大钹、大锣、小钹、小锣、京胡、二胡、指呐、笛子,后期增加三弦和提琴。木偶班每到一村,由群众“点戏”,并选择唱平讲戏或乱弹戏。

(三)表演艺术

屏南杖头木偶戏的早期表演艺术,目前还未发现有资料记载,但从清末以来各班的表演技巧,是十分精彩动人的,在民间留有深远的影响,形成屏南杖头戏的表演艺术特色。

据棠口村老艺人周荣盆(1907—1999年)于口述:周郑宝和张红孙在演《水漫金山》时用的是“木转水浪”,即用一根圆形梧桐木,画上顺转的水浪,按在台前的“轮口”上,只用一人摇转,这种方法既容易操作,又轻便省力,在当时被视为创新,提高了演出效果。周郑宝在演《白蛇传》中,添加了鱼、虾、蚌、蟹、龟、蛇、蜘蛛、老虎、鹰以及鹤等动物,使舞台出现奇特。如“鹬蚌相斗”一场中,鹬用嘴去啄蚌,蚌先是紧闭双壳,然后突然张开把鹬的头狠狠夹住,斗得难解难分,最后鹬用尽平生之力,才把头脱出来,双方才散去,使观众称奇赞绝。

周郑宝的木偶砍头动作,是用木偶“卜身法”(换身法),两个一样服装的偶身(特定木偶人物),一个有头,一个无头而脖子上染着红色(鲜血),有头木偶被砍一刀倒下去,副手速将无头偶身抬起,装作砍杀后的痛苦形状,然后再倒下去,表示死亡,称为“埋目法”。又如演《盘丝洞》时,准备一个有穿衣裤的猪八戒,一个赤身裸体的猪八戒,当穿衣的八戒看见“蜘蛛女”一群在水中沐浴,想参与其中,就口说:“待本帅脱去衣裤,下去与娘们玩玩。”装作脱衣动作蹲下去,然后站起来走下水去的是特定人物的裸体猪八戒。同时,周郑宝的木偶能抽烟吐雾,喝茶喷水等拟人动作,在木偶口腔内事先装有喷管,由操纵人员口中掌握进行。其表演动作具有奇特感,很受观众的欣赏,所以张红孙和张礼读都承袭他的表演技巧。

到了七十年代,由于社会科学的发展,电气化的应用,就构成多功能的木偶舞台,幕景以色灯变幻,木偶换身用“暗灯”或“喷雾”等方法进行,进一步提高了木偶的演出效果。

(四)戏台与排设

屏南早期木偶较小,偶高仅0.3米,属于精木偶类型,因此,木偶舞台离地高1.8米,宽1.5米,深0.8米,这种设计是承袭古

戏曲的舞美特征。台前左右两侧用红色布遮罩,台背部设有遮捂操纵者的帷幕,以及“出将”“入相”的木偶上下场门。台内左右两边设有竹管插座,供插站文武堂等偶角用,观众从正面欣赏。六十年代以后,由于观众增多,木偶改制高大,舞台也随之扩大到3×3米,加设幕位和场景。操纵者位于台内,给艺人持偶操作增加了戏剧台步表演的难度。舞台亦采用了扩音、光变、幕景等新设备,营造氛围,强调舞台布局的全方位效果,形成镜框式结构的多功能木偶舞台,突出了戏曲艺术的综合性。

(五)结构与制作

屏南杖头木偶由“头像”、“偶身”、“手”、“脚”、“活动管”、“命杆”、“手杆”等七个部分组成。“头像”早期有木刻和泥塑两种,后期纯用梧桐木雕刻而成。木偶头的脖子下方装有一根小竹竿,称“头杆”。偶身用竹筒、篾笼制成,后期有用旧棉絮扎成。偶身中间装一根小竹管,称“动头管”,边绑一根小木棒或小竹竿,称“命杆”。两个手和脚以木刻成,脚臂腕由两节小竹管或两段木木觉   以线连成,两手腕下各装一根竹竿或铁线,称为“手杆”(操作杆)。偶身早期高为1市尺,后期增高达1.5尺。头像由人工雕绘而成的各种戏剧角色,专靠脸谱化装来体现人物特色和个性。偶头和偶身的外形必须“曲直不差”、“长短合度”,十分讲究躯体、四肢,以及关节的尺寸比例规格,而且特技木偶的头部还镂空,“藏机关以中动”。头部外层先打底色,再涂漆料油彩,使木偶头部更富有表情和立体感。因此,当木偶艺人通过“命杆”和“手杆”,以及内部机关暗线操作时,偶人便能“手舞足蹈”、“左旋右抽”,达到“贯彼五行”、“超越百戏”的拟人化、形象化的艺术效果。

 

濒危状况:

随着农业社会结构的改变,以及受当代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传统文化普遍受到强大的冲击,杖头木偶戏也不能例外。其剧种的生存与传承产生严重的危机。其濒危状态表现于以下几点:

(一)受新兴艺术品种冲击而失去观众市场

由于“文化大革命”长时期文化禁锢,以及现代电影、电视及新兴剧种等艺术所具有的吸引力,传统的戏曲不可能完全适应观众市场的变化,同时由于观众群的严重断层,杖头木偶戏由此而失去观众市场,杖头木偶戏业余剧团除个别的宗族酬神演出外,已无法在农村巡回演出,其生态环境已受到破坏,艺人多改唱闽剧或离开班社、或外出打工,剧种及剧团都面临危机。

(二)古老剧种之民间剧团缺乏保护机制

以往屏南杖头木偶戏之生存大多依赖于宗族的扶持,建国以来宗族的影响受到削弱,杖头木偶戏班成为民间剧团。在既无宗族扶持,又无国家及社会资金援助下,艺人多改谋生路,或兼其他营生,无法专心致志地继承剧种专业技术,剧种的艺术质量下降,剧团处于自生自灭状态,此与缺乏社会保护机制有很大的关系。

(三)剧种传人缺乏保障影响传承

由于农村经济困难,老艺人身体多病得不到治疗,生活拮据,因而影响了他们的传授艺术的积极性,目前老艺人已剩下为数不多的几个,若不及时采取必要的保障措施,剧种将面临人亡艺绝的濒危状态。

(四)剧种的复兴缺乏经费支持

近年来,经县委宣传部及文化部门的重视和努力工作,屏南杖头木偶戏开始复排一些精典性传统剧目,并在附近农村演出,但因经费的严重不足,不仅无法添置设备,而且也无法正常排练剧目,古老剧种的保护在资金极度短缺情况下,举步维艰,无法进行,保护和抢救工作有随时停止的可能性。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