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
您所在的位置:戏曲频道> 戏曲种类 > 正文
屏南杖头木偶戏
2015-08-19 来源:福建文化记忆网 责任编辑:郑思楠

屏南最早的杖头木偶班是“张林青杖头木偶班”。张林青,漈头村人,生于清同治初年,他是我县发现的最早杖头木偶戏艺人。张林青杖头木偶戏,因其子张荣斗不愿学,而传给棠口村的周郑宝。周郑宝生于清光绪二年(1876),因家境贫穷,童年时只上过两年私塾,从小爱雕塑,还会音乐、对锣鼓经、琴谱都很熟悉,经张林青的悉心点教,周郑宝脱颖而出,成为屏南杖头木偶戏的一代著名艺师,使屏南杖头戏艺术得以发扬光大。清光绪初年,杖头木偶戏在屏南很受欢迎,杖头戏班8到10人,开始时唱地道的平讲戏,后因出外演出语言不通改唱乱弹,民国初期,周郑宝的杖头木偶班已享誉闽东北和神州地区。张红孙,棠口乡安溪村人,他继承师业,并在周郑宝原有的精木偶基础上重新用梧桐木雕刻木偶,将木偶增大一倍,更新了戏衣和舞台幕景,此外还增加了狮、龙、猴、象等动物木偶,表演艺术与舞台布景都进行了改革创新。1947年,张红孙率木偶剧团远涉重洋到达新加坡和马来西亚演出,深受当地华人华侨的欢迎。之后,1955年秋,熙岭村张礼礼读、张德砚等艺人组建起“熙岭杖头木偶剧团”,同年冬率团参加南平地区农村业余剧团汇演,荣获一等奖。1973年8月 ,在棠口文化站的牵头下,创办“棠口杖头木偶剧团”。

几年来,屏南地方戏研究办公室研究人员走乡串户,走访了许多老艺人及相关村落,开展了戏曲史、班社、艺人、音乐、表演艺术等方面全方位的调研,取得丰硕成果。经调查全县历史上流传杖头木偶戏的有漈头、棠口、安溪、熙岭、忠洋等村。而且漈头、棠口、安溪的杖头木偶戏有着密切的师承关系。2001年,屏南县注重地方戏抢救与保护。经过多年的努力,重新组建了屏南安溪平讲杖头木偶戏业余剧团、熙岭杖头木偶戏业余剧团,杖头木偶戏艺术得到有效保护与传承。

基本内容:

屏南杖头木偶戏是福建省仅存的小杖头木偶艺术形态,是一种既有民间艺术传统性,又是多种艺术综合的艺术形态,它在流传过程中,也具有相应的木偶角色行当、偶身制作、剧目文本、声腔音乐、木偶戏台等配套的艺术形式,构成了具有不同于其它木偶艺术形式风格的杖头木偶戏表现特征。

(一)剧目文本  

屏南杖头木偶戏的常演剧目,可分为三类,一类是宗教仪式剧,与平讲、乱弹通于佛教道教法事的愿戏及彩戏,如《八仙庆贺》、《三星庆贺》、《目连救母》、《云头送子》、《刘锡得子》、《五子拜寿》、《东方塑偷桃》等小戏。第二类是从神话小说中改编出来的,如《夫人传》中的《陈大奶出山》、《陈大奶脱胎》、《狐狸精》、《金毛虎》、《蜘蛛精》、《斩白蛇》、《白塔寺》、《石夹精》等,《西游记》中编出的有《流沙河》、《猪八戒讨亲》、《老鼠精》、《白骨精》、《真假美猴王》、《盘丝洞》、《火孩儿》、《火焰山》等,《白蛇传》中的《青白蛇斗法》、《许汉文借伞》、《盗库银》、《盗仙草》、《水漫金山》、《梦蛟拜塔》等。第三类是来自屏南地方戏剧种“平讲戏”的剧目,如《醉花亭》、《周三打虎》、《刘海戏蛤蟆》、《武松打虎》、《张四姐下凡间》、《猪肚记》、《白蕉树》、《采桑》、《江姑伏虎记》、《卖花记》等30多本。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