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
您所在的位置:戏曲频道> 戏曲种类 > 正文
高甲戏柯派丑行表演艺术
2015-08-19 来源:福建文化记忆网 责任编辑:郑思楠

分页区域: 福建省晋江市和周边的泉州、厦门、漳州等地,以及香港、澳门、菲律宾等地区和国家。

所在区域及其地理环境:

晋江市地处福建省东南沿海,晋江下游南岸。位于东经118°24′56″~118°41′10″,北纬24°30′44″~24°54′21″。东濒台湾海峡,南与金门隔海相望,西和南安市接壤,北同鲤城区、丰泽区毗邻,东北紧连石狮市,三面临海,全市陆地面积649.3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32.79万亩;海域面积6345平方公里,海岸线长110公里,有深沪、围头、东石、安平四个港区。全市总人口101.92万人,汉族占97%以上,少数民族有回族、畲族、满族等12个。晋江历来在我国经济、军事、文化方面占有重要位置,是全国著名侨乡和台湾同胞主要祖居地,80年代以后成为闽南金三角对外开放重点县市和福建省的综合改革试验区。

晋江历史悠久,新石器时代是古闽人聚居地。春秋战国时越人迁入,融合成为闽越族。西晋永嘉年间,中原战乱大批晋民南迁避乱,在这里沿江而居,故此流域称晋江。至唐开元六年(718),析出南安县东南部置晋江县,因地处晋江下游而得名,历来是泉州府首邑。宋太平兴国六年(981)析东乡十六里置惠安县。宋乾道七年(1171)至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曾兼辖过澎湖列岛。建国后晋江行政区域几经析变,1951年划出县城及部分近郊建立泉州市,县治南迁青阳镇。1958年和1971年分别划出泉州近郊部分归泉州市管辖。1988年划出石狮等乡镇设立石狮市。1992年3月6日,经国务院批准,晋江撤县设市。全市现辖19个镇(街道办事处)。

晋江地理条件优越,沿海港湾多,水陆交通便利。唐代,晋江口的泉州港就是我国对外贸易的四大港口之一,宋元时期更加鼎盛,被意大利著名航海家马可·波罗称为“东方第一大港”,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海外交通贸易达东西大洋彼岸。从此晋江人的足迹遍布世界50多个国家和地区,至20世纪末祖籍晋江的华侨、华人和港澳同胞110多万人,以东南亚为最。晋江与台湾一衣带水,与金门相隔仅5.6海里。而历代迁居台湾者为数不少,世代相传,绵延不断。地理相近,语言相通,习俗相同,血缘相亲,至20世纪末祖籍晋江的台湾同胞达100万多人。故有“海内外300万晋江人”之称。

晋江是一座融闽南文化、文物古迹及海滨风光于一体的美丽城市。境内有150多处市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最著名的有:国家级文物安平桥,是我国乃至世界上现存最长的古代梁式石桥;建于唐代,全国唯一的保存比较完好的摩尼教遗址,在1991年2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鉴定为世界仅有;保存完好、世界罕见的深沪湾海底古森林遗址;始建于隋朝的千年古刹龙山寺;明代郑成功指挥作战的遗址东石寨等。

晋江素有“戏窝子”之称, 是文化部正式命名的“中国民间戏剧之乡”,现有高甲戏专业剧团1个、民间职业剧团22个,从艺人员900余人。全市649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现有露天戏台近2000座,小地方,大舞台,晋江这块土地,不但养活了晋江的所有专业、职业剧团,也成为泉州、厦门、漳州等地闽南语系剧种的多数专业、职业剧团演出的主要基地。每天至少有15个剧团在这里演出。

历史渊源:

柯派高甲戏丑行表演艺术,又称柯贤溪表演艺术,俗称肖罗溪表演艺术,发祥于福建泉州晋江。

高甲戏是闽南地方戏曲剧种之一,又名弋甲戏、九角戏、大班、土班,流行于福建省闽南方言地区和台湾,以及东南亚各国华侨、华人聚居地。高甲戏孕育于明末清初,早期只是在民间乐曲伴奏下作即兴的化装表演,后来发展成专业戏班,主要演宋江故事,被称为宋江戏。清代中叶,宋江戏吸收了其他艺术门类的表演形式,发展成有文有武的合兴戏;清末又吸收徽剧、昆腔、弋阳腔和京剧的艺术因素,形成具有独特风格的闽南地方戏曲剧种高甲戏。“宋江戏”是由闽南化装游行、装扮故事而形成的。明末清初,泉南各地农村,每遇迎神赛或喜庆节日,村民扮梁山泊英雄好汉,随队伍游行于村里,间或就地作简短表演。以宋江故事这主,又以武打为盛,配以南锣鼓和民间的“红甲吹”、“ 十音”之类曲调,只有道白,少有唱腔。有时还排下“蝴蝶阵”、“田螺阵”等。这种形式的出现,很受村民喜爱。以后逐渐发展为由儿童组成的业余戏,演出节目仍为梁山泊故事。群众称之为“宋江仔”。后来,又有由成年人扮演的专业戏班出现,称为“宋江戏”,艺术上有了发展提高,唱、做、念、打俱全。节目内容也较丰富,常规剧目中有《李逵大闹忠义堂》、《扈三娘替嫁》等。由于“宋江戏”只限于演梁山泊故事,加上外来剧种的冲击,难以满足群众的要求,所以在清代后期,南安岭兜村出现了一个“合兴班”,它突破了只演宋江故事的框框,而演出半文半武戏,如《困河东》、《斩黄袍》,以后又发展演出绣房戏如《孟姜女》、《杏元思钗》等,逐渐改变了以武戏为主的剧目结构,老生、青衣又成为主要的行当。“合兴戏”的兴起和发展,受到昆腔、四平腔、徽剧、京剧的影响,深受群众喜爱。以后,“宋江戏”和“合兴戏”互相吸收融化,统一为今日的高甲戏。高甲戏的传统小戏,来自竹马戏、梨园戏的居多,如《管甫送》、《番婆弄》、《妗婆打》、《唐二别》等,形成另一种以丑、旦为主的轻松、活泼的风格。

高甲丑行的表演最具吸引力,影响面最广,是我国戏曲中独具特色的表演行当。当高甲戏其他行当由于种种原因,大部分名师都过早退出舞台,后继乏人之时,唯有一代名丑柯贤溪,以其独具一格的丑行表演艺术活跃在舞台上近一个世纪,征服了好几代观众,开创了高甲戏艺术的新纪元。

柯派高甲戏丑行表演艺术的创始人是柯贤溪。柯贤溪出生于1908年6月25日,晋江县沪厝垵村人,1919年十一岁时进金井埕边“福全新” 科班,从闽南高甲戏五大名师中的天师、春师学艺;1922年十四岁出科;1923年,到南安一戏班继续学艺,并随戏班到金门演出一年;1924至1929年,先后加入“象山”班、“新溪”班、“福祥”班、“溪东”班;1930年二十二岁受聘于“福庆成”班,以丑角挑大梁,从此名声大振,是为柯派丑行表演艺术的形成阶段;1935年,柯贤溪应菲律宾桑林社邀请赴菲律宾演出,场场爆满,被誉为“闽南第一丑”、“丑大王”,柯派丑行艺术名扬海外;1952年,柯贤溪与名老艺人洪金乞组建晋江民间高甲戏剧团,柯派丑行走向成熟,声名远播;1960年,柯贤溪作为戏曲界代表,赴北京出席全国文学艺术界第三次代表大会,同年参加厦门“高甲戏丑角会演”,被公推为“丑王”,创办晋江演员训练班,柯贤溪自任班主任,收赖宗卯、刘基德等为弟子;1961年,柯贤溪随福建省高甲戏代表队晋京演出,饰演《扫秦》中疯僧,受到周恩来总理、陈毅副总理的接见和赞扬。此后柯派高甲戏丑行表演艺术日臻完美,代有传人。1978年,曾文杰、施丽华、王金鼎、施存义入晋江高甲戏剧团拜师学艺,专攻柯派丑行;1986年及1999年,又有卢文雄、庄伟国先后考入晋江高甲戏剧团,专攻柯派丑行。

柯派高甲戏丑行表演艺术在柯贤溪的嫡传弟子赖宗卯的继承发展下,得到了极大的弘扬。他主演的高甲戏《金魁星》荣获文化部第八屇文华新剧目奖,文华表演奖。其他第三、第四代传人也已在省、市舞台上崭露头角,摘金夺银。

基本内容:

柯派丑行有男丑、女丑之分,男丑又分文、武丑。文丑有长衫丑和短衫丑,武丑有师爷丑和捆身丑。女丑则有夫人丑、媒人丑、老婆丑、婢丑等。柯派丑行表演艺术丰富多姿,除了高甲丑行特有的公子丑、破衫丑、傀儡丑等表演类型,柯贤溪还从生活中提取素材,创造了独特的女丑表演艺术。柯派女丑表演火爆、热烈、夸张、幽默,富有浓郁的山野休息气息,素来以不登大雅之堂的通俗面貌风行于闽南民众之中。道白,抑扬顿挫、吞吐有致、清晰分明、韵味十足;表演,做功细腻、诙谐风趣,充满了生活气息,形象生动、妙趣横生。柯派表演身段,能精细地分出从十八岁的少女到二十、三十、直到七、八十岁的妇女的不同特点,形成各个年龄段妇女的风韵姿态的不同表演程式,还编有“女丑十八法”,记叙一整套表演技艺,形成柯派表演艺术的主要教材。

高甲戏的剧目分为大气戏、绣房戏和丑旦戏三大类,以武戏、丑旦戏和公案戏居多。它有六百多种传统剧目,包括《大闹花府》、《困河东》、《斩黄袍》、《林文生告御状》、《管甫送》、《杏元思钗》、《孟姜女》、《番婆弄》及连台本戏《三国》、《岳传》等。柯派除了搬演高甲戏的传统剧目之外,还有自己的代表剧目:《唐二别妻》、《妗婆打》、《管甫送》、《骑驴探亲》、《大团圆》、《铁开花》、、《换包记》、《疯僧扫秦》、《金魁星》,也有现代戏《于无声处》、《我是个理发员》、《唐山情》等。

柯派音乐曲牌属南音系统,大都来自南音和木偶戏,但节奏、旋律有所变化。演员演唱时用本嗓,行腔雄浑高昂,也不乏清婉细腻的音韵。使用的乐器分文乐和武乐两种,文乐以唢呐为主,辅以品箫、洞箫、二弦、三弦、琵琶等;武乐包括百鼓、大小鼓、大小锣、大小钹、响盏、小叫等,显示出浓厚的地方特色。音乐唱腔兼用"南曲"、"傀儡调"和民间小调,而以南曲为主。高甲戏使用的乐器,分为文、武乐二种。伴奏乐器以管乐、唢呐为主(解放后改用琵琶为主),此外还配有横笛、二弦、三弦等。打击乐器及其打击方法与京剧相同,如〔冲头〕、〔长锤〕、〔急急风〕等,但"三通"和"出将"时则与京戏不同。丑旦戏或轻松场面加用双铃、响盏等。

制品及作品等相关器具:

柯派丑行的服饰包括戏服与头盔,合称为行头。戏服,主要用来交代剧中人的身份,如体现人物的贵贱等;暗示人物性格特征;传递角色的情绪信息。旧时戏班有一条规矩:“宁穿破,不穿错”,因此,演员必须熟知这些服饰名目。《番婆弄》的男丑着白燕尾服;《管甫送》的男丑着长衫马褂;公子丑着大红袍;家丁丑着短黑道袍;布袋戏丑着短素箭衣;女丑着大红袄、大红裤。

头盔俗称为头戴,即帽冠。其形式可分为软、硬两种:(一)软式的帽冠,称为巾,或叫“帙头”,柯派文丑戴笑生巾;(二)硬式的帽冠,称之为盔,柯派丑角戴歪边帽、时迁帽、礼帽等。

柯派丑行常用的道具有:八字须、手杖、金笺扇、手帕、烟斗、拂尘、马鞭、扫帚等。

传承谱系:

就当前来说,所有高甲戏的丑行表演艺术都后继乏人,唯有柯派丑行表演艺术代代相承,源远流长。其传承谱系:

创始人:柯贤溪,男,晋江英林人,生于1908年6月,卒于2002年10月;

第一代:赖宗卯,男,晋江罗溪人,生于1947年,一级演员,原晋江高甲戏剧团副团长;刘基德,男,晋江东石人,原泉州高甲戏剧团二级演员,生于1947年,卒于1993年;

第二代:曾文杰,男,晋江人,生于1955年,晋江高甲戏剧团团长;施丽华,女,晋江安海人,生于1962年,现在晋江总商会工作;王金鼎,男,生于1963年,现为晋江高甲戏剧团演员;施存义,男,生于1963年,现移居美国;

第三代:卢文雄,男,晋江人,生于1974年,晋江高甲戏剧团演员;庄伟国,男,晋江青阳人,生于1978年,晋江高甲戏剧团演员。

 濒危状况:

柯派高甲戏丑行表演艺术的主要承载体只有晋江市高甲戏剧团一个,她承担着保护高甲戏柯派丑行表演艺术的重要任务,如今所面临的四个主要问题还是比较突出的:

一 是人才流失及断层现象严重。由于剧团体制改革存在着不尽人意之处,以及受到差额拨款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因此,近年来先后有多位演职员辞职经商或者转业。目前剧团缺少编剧、导演、作曲、舞美、制作、灯光、音响、乐队等多种岗位的必需人才,再加上招生困难,已经出现了人才流失和断层的严重危机;在艺术人才结构上也不尽合理。

二是硬件落后,剧团发展受阻。剧团驻地、排练场所简陋,住房、办公、档案室用房紧张,使剧团的发展受到很大制约。

三是传统艺术面临失传。柯派高甲戏丑行表演艺术仅口头传承可供表演的传统剧目就有几十个,还有一些柯老自己创作的戏曲口白也极具艺术价值。可是,目前能熟悉这些剧目及口白的老艺人只有赖宗卯一人,如果不尽快挖掘抢救,整理拍成录像保存,将面临失传的危机。近年来,剧团也正组织整理抢救,但由于经费紧缺原因,进度较慢。

四是演出市场正在萎缩。由于受到当前商品经济的影响,诸如影视、网络等新的媒体形式的不断冲击,使高甲戏的演出市场受到很大限制,观众流失非常严重。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