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
您所在的位置:戏曲频道> 戏曲种类 > 正文
高甲戏
2015-06-10 来源:福建文化记忆网 责任编辑:郑思楠

分页区域:福建省闽南、台湾省和东南亚闽南华侨华裔聚居地。

所在区域及其地理环境:高甲戏流行于福建闽南、台湾、金门、东南亚闽南华侨华裔聚居地。厦门市位于东经118°04'04″、北纬24°26′46″,地处我国东南沿海——福建省东南部的九龙江入海处,北部与泉州市接壤,西与西南部与漳州市接壤,东南隔厦门东海域即金门岛,东与台湾、澎湖列岛隔海峡相望。厦门市包括思明、湖里、同安、翔安、集美和海沧六个行政区。(1)自然地理环境:由大陆和海岛组成。地势由西北、北部向南、东南部倾斜,作平原、台地、丘陵和山地的梯状分布,将厦门岛形成众星拱月之势。目前有三座大桥将厦门与大陆连接起来。厦门岛东与东南部多山丘,北部多丘陵台地,西南部地势平坦,是厦门港口所在的老城区。厦门地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暖热湿润。(2)人文环境:早年称嘉禾屿,别称鹭岛,隶属泉州府同安县。明初在岛上建有守御千户所城——厦门城。1650年郑成功驻兵。于此,1655年改称思明州。1912年称思明县,1933年改设市。新中国成立后,为福建省省辖市,至1980年设立厦门经济特区,1994年被定为副省级市。宋元时期泉州为著名的东方商港。明中期以后九龙江下游的月港(以今龙海市的海澄为主,包括厦门海沧等外的“厦门湾”(区)和厦门邻近的安海(古称安平)港,都是当时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口。近代鸦片战争后,厦门被辟为五口通商的口岸之一,逐步成为我国东南沿海重要的港口城市,闽南经济、文化的中心和华侨出入国的港口。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曾与漳州的石码(龙海)、泉州的安海着两个卫星港口形成闽南对外贸易的金三角。

历史渊源:

高甲戏流传于泉州、厦门、漳州和台湾省等闽南方言区。以及港、澳地区和东南亚华侨聚居地。明末清初,泉南各地农村,每遇迎神赛会或喜庆节日,村民扮梁山泊英雄好汉。随队伍游行于村里,间或就地作简短表演。以宋江故事为主,又以武打为盛,配以南锣鼓和民间的"红甲吹"、"十音"之数曲调。只有道白少有唱腔,有时还排下"蝴蝶阵"、"田螺阵"等。这种形式的出现,很受村民喜爱,逐渐发展为由儿童组成的业余戏班,演出节目仍为梁山泊故事,群众称之为"宋江仔"。后来又有由成年人扮演的专业戏班出现,称为"宋江戏"。

宋江戏由于专演宋江故事,剧目内容单调,发展缓慢,逐渐走向衰落。至清中叶(约1820-1840间),在南安县岑兜村,宋江戏艺人与漳州来的竹马戏艺人及一归侨合办一戏班,叫"合兴班",也称"三合兴” "合兴戏”破了专演宋江故事的局限,多演半文半武的剧目,如《困河东》、《斩黄袍》等等,此外还吸收一部分弋阳腔、昆山腔和徽戏的剧目,如《狸猫换太子》等。小戏则多来自"竹马戏",如《管甫送》、《番婆弄》、《搭渡弄》、《妗婆打》、《唐二别》等,随后还演出不少男女情

爱题材的"绣房戏",如《杏元思钗》、《秦雪梅思君》等。音乐曲牌大量吸收"南音",部分吸收"锦歌"。表演吸收不少梨园戏的身段科步,如"七步颠"、"舢板行”、 "相公摸”等,但却较为活泼夸张,具有自己的特色。后来剧目又向"公案戏"发展,出现了《包公审黄菜叶》、《高奎假王球》等。清末始称"高甲戏",传说高甲戏因"搭高台” "穿盔甲”得名。

清代末叶,高甲戏已非常兴盛,仅晋江、南安两县就有上百个戏班。光绪二十八年(1902)前后,京戏传入闽南后,高甲戏深受影响,武打套路、锣鼓经不少是吸收京戏的,但有所改造,使之溶化在自己的风格中,仍具有高甲戏特色。这一时期,剧目发展很快,一部分是吸收京剧的,如《屯土山》、《古城会》等三国戏。而大量是取材于章回小说和民间传说而加以改编。其中不少是连台本戏,演出剧目约有900多本,但大多属幕表戏。

高甲戏自清末以后,发展非常迅速,一是善于吸收外来剧种的艺术养份以充实自己;二是戏班经常出国到南东亚诸国及地区演出,与外地戏班进行艺术交流。直至30年代,高甲戏出国演出,已达到高潮。许多艺人饮誉国外,高甲戏艺术也获得较大的发展提高。

基本内容:

一、剧本文学

高甲戏脱胎于“宋江戏”,又根据观众的审美需求,突破了剧目限制,丰富了演出剧目。剧目有来自木偶戏、京戏,还大量从古典小说、章回小说、民间传说中改编,如:《说岳》、《隋唐》、《施公案》、《彭公案》、《包公案》、《楚汉》、《粉妆楼》、《七侠五义》等等,十分丰富。高甲戏的剧目分为“大气戏”(宫廷戏和武戏)、“绣房戏”和“丑旦戏”三大类,以武戏、丑旦戏和公案戏居多。传统剧目有九百多本(幕表戏),已整理记录二百多本。随着剧种的发展,剧目题材不断拓宽。建国以后,高甲戏又创作了许多优秀剧目。

剧目表:

传统剧目:

“宋江戏”时期:

《李逵大闹忠义府》、《宋江杀惜》、《武松杀嫂》、《抢卢俊义》、《扈三娘替嫁》等。

“高甲戏”时期:

《困河东》、《斩黄袍》、《郭子仪拜寿》《狸猫换太子》、《薛蛟充军》、《管甫送》、《番婆弄》、《妗婆打》、《桃花搭渡》、《扫秦》、《杏元思钗》、《杨国显失金印》、《孟姜女哭长城》、《秦雪梅思君》《包公审黄菜叶》、《水淹七军》、《三战吕布》、《凤仪亭》、《麒麟山》、《北汉帝吊柳树》、《陈三五娘》、《王昭君》、《许仙谢医》、《笋江波》、《昭君出塞》、等。

新编历史剧、传奇剧:

《连升三级》、《屈原》、《满江红》、《凤冠梦》、《玉珠串》、《金刀会》、

《上官婉儿》、《金魁星》、《大汉魂》、《郑成功》、《黄道周》、《胆剑篇》、《审陈三》、《武则天篡唐》、《真假王岫》等。

现代戏:

《海螺》、《赤道战鼓》、《一块石》、《惠女新传》、《唐山情》、《风雨清源山》、《侨乡之歌》、《南海明珠》、《凤凰树下》等。

二、音乐声腔

(一) 音乐

高甲戏音乐源于闽南的民间音乐、南音、傀儡调,同时也受到了

梨园戏及外省剧种音乐的影响。它由唱腔曲牌、吹奏曲牌和锣鼓经三大部分组成,唱腔用泉州话演唱,属泉腔。调门沿袭南音,分别以洞管、品管的管孔命名,调门不同,情趣亦异。旋律以五声音阶为基础,调式以商调式为最多,宫、羽次之,徵、角较少。

唱腔曲牌有三大类:大气戏类,多为武生、净脚所用的唱腔,常用的曲牌有“将水”、“玉交”。“将水”适用于塑造英雄人物形象,曲调豪迈、激昂;“玉交”适用于生行、旦行,曲调优美,抒情活泼。生旦戏类,多为生旦脚色所用的唱腔,表现方法比较细腻。曲牌有“福马郎”、“北调”、“短中滚”旋律柔和优美。歌谣类:多为一些小戏、丑旦戏采用,曲调优美、风趣、活泼。曲牌有“长工歌”、“灯红歌”等等。

吹奏曲牌有大吹乐与小吹乐之分。大吹乐用大吹演奏,配合大锣鼓介,具有本剧种的特色。主要表现在“引搭腔”(装饰音)的运用及升堂、拜寿、饮酒、比武及剧终……曲牌有“三通”、“开太平”、“昭

君闷”等等。小吹乐用南嗳或品箫主奏。曲牌有:“北上小楼”、“梅花操”、“三迭尾”等等,表现抒情、活泼、风趣,以及沉闷、悲愤等多种场景情绪。

高甲戏的锣鼓经在艺术表演中起着重要作用。它吸收了京剧小鼓(北古)的演奏法,以及梨园戏、木偶戏的南鼓演奏法,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锣鼓经。有突出剧种艺术表演程式的通用鼓介、也有突出行当表演的锣鼓介、有配合唱腔曲牌的锣鼓介称“曲介”,有配合吹奏曲牌的锣鼓介称“牌介”,有配合念白的锣鼓介称“白介”。

(一) 乐器配置

高甲戏音乐打击乐的乐器有:通鼓、大锣、大钹、小锣、响盏、小钹。

文乐有:琵琶(南)、南嗳、品箫、三弦、二弦、洞箫、二胡、中胡、高胡、板胡、琵琶(北)、扬琴、还采用小提琴、大提琴、长笛、小号、单簧等。

(三) 主要乐器简介

琵琶:亦称南琶。形体沿唐制:半梨形,曲项。四弦,四相九品。音域D—d4。横抱弹奏。是剧场演出的主奏乐器。

南嗳:即唢呐。长48.5厘米。形体同一般唢呐。音域g—e2。奏法特殊:吹气不断,用鼻孔换气。音响刚柔相济,时而明亮高亢,时而阴沉柔和,既可渲染热烈气氛,又能抒发优柔之情。是草台(广场)演出的主奏乐器。

响盏:锣形。面直径5.2厘米。置篾筐上,用小单锤(竹片装酸枣核)敲击。音响高、亮、清脆。用于小吹或大吹曲牌,有特殊的艺术效果。

三、表演艺术

高甲戏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其剧目到音乐唱腔、表演艺术都能博采众长,兼收并蓄,并且化彼为已,融会贯通,形成自己独树一帜的风格。

高甲戏的脚色行当形成,应分为“宋江戏”和“高甲戏”两个阶段。

高甲戏前身为宋江戏,多演武戏,脚色初有行当之分,却不甚严格,有的以脸谱划分,有“黑脸”、“白脸”、“红脸”、“花脸”、“竖眉”等,但也有生旦、丑各行,这种分行,多受提线木偶和掌中木偶的影响。

高甲戏兴起时,行当体制逐步完善,有生、旦、北、杂四大行,后期又称生、旦、北、杂、丑,“丑”行从“杂”行中分出来。

高甲戏的丑角艺术,独树一帜。它活泼风趣,幽默滑稽,舞蹈性强,门类繁多,有“公子丑”、“破衫丑”、“短衫丑”、“官袍丑”、“傀儡丑”、“拐杖丑”、“武丑”、“夫人丑”、“媒婆丑”等等。其中最具特色的要数厦门市金莲升高甲剧团的名老艺人陈宗熟、林赐福他们分别所创立的“提线木偶丑”和“掌中木偶丑”。

“提线木偶丑”在闽台称为“嘉礼丑”。它以夸张、变形的动作展现人物形态。举手投足,皆模仿提线木偶,表演特点机械而富有节奏

感。双臂关节屈曲成“巾”字形,肩如悬挂,头摆左右,掌出两指,提足僵直,行踏节奏,落脚有声。其形式多为官服丑、老丑所采用。 “掌中木偶丑”又称为“布袋丑”。它的表演幅度较提线木偶小,但很细腻灵活。形态是:肩紧缩,臂僵直,腰微弯,掌张开,步如点鼓,头若摆钟。唱念既仿掌中戏腔调,又重在体现人物个性,其表演形式多为破衫丑所采用。

高甲戏的丑角表演已形成一套较为完整的表演艺术,并由此涌现出一批以柯贤溪、陈宗熟、林赐福、许仰川等为首的高甲戏丑角表演艺术家。

四、舞台美术

高甲戏的舞台美术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早期被称为“宋江戏的时候,大多是在庙会、广场、街市上进行简单的表演,表演内容逐渐丰富后,舞台陈设也较为简单,通常布置一桌二椅,还有一些配合演员演出用的道具。随着舞台表演程式自身完善的开始,高甲戏便很好的融合和借鉴其他艺术种类的舞台表现艺术。高甲戏的服饰和头盔,大都是由晋江、泉州几家刺绣作坊承制的,有着浓厚的民间工艺色彩。而在化装上,早期的化妆比较简单,除丑角、和净角外,一般都不打底色,但随着高甲戏表演艺术的发展,化妆也有发展和提高,建国后,剧团入戏院演出,化妆比较讲究,改用油彩。而在高甲戏特有的行当中,又独创出与众不同的化妆方式,如:髯口的表现上,丑角用八字短须,夹在鼻中隔,使之表演灵活风趣,独具特色;而在服饰的特色表现上,则是女丑常穿大红袄配黑色裤或黑彩裙,脚穿红色公鸡鞋。同时,通过重点剧目对舞台进行实验和改革。如厦门市金莲升高甲戏剧团1999年排演的《金刀会》和2002年排演的《上官婉儿》,两剧的舞美设计均获过多项省级国家级大奖。

五、演出团体情况

清末民初,高甲戏崛起之后发展很快,一时戏班如雨后春笋。仅晋江、南安两县就有上百个戏班。

高甲戏不仅在闽南很盛行,而且在海外也有较大影响。清道光十四至二十四年(1834-1844),高甲戏“福金兴班”首次赴泰国、安南(越南)、新加坡、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演出。之后,有16个戏班

扬帆出海到东南亚各国演出,足迹遍及台湾省、港澳及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尼、泰国、新加坡等地。菲律宾、新加坡的华侨及台湾、金门也成立了高甲戏班演出。

建国后,由于党的关怀和重视,高甲戏得到进一步繁荣和发展。一些戏班进行优化重组,先后成立了泉州市高甲戏剧团、晋江县高甲戏剧团、南安县高甲剧团。与此同时,“金莲升班”带一批优秀艺人到厦门、石码巡回演出,并在厦门市成立厦门市金莲升高甲剧团。紧接着惠安、永春、德化、安溪、大田等县也先后成立高甲戏剧团。

“文化大革命” 中,高甲戏剧团全部解散,艺人被迫转业或回乡务农。粉碎“四人帮”后,各地高甲戏剧团相继恢复。然而,随着社会变革,高甲戏观众锐减,闽南地区原有的高甲戏专业剧团,现在只剩下厦门市金莲升高甲剧团、泉州高甲剧团、晋江高甲剧团、安溪高甲剧团、惠安高甲剧团、永春高甲剧团6个。虽有业余剧团百余个,却是举步艰难。台湾、金门等海外高甲戏班也都解体。

厦门市金莲升高甲剧团的前身是高甲戏班“天福兴”。1931由金门和同安莲河的艺人组建而成,取名“金莲升戏班”。 30-40年代高甲戏的发展出现鼎盛时期,各班社自由竞争,以艺取胜。先后涌现十大虎班,称前五虎和后五虎。“金莲陛”则称“龙班”,故有“一龙破五虎”之说。1953年戏改成立厦门市金莲升高甲剧团。该团是闽南地区的名牌剧团、老牌剧团。70多年来,剧团名伶辈出,其中被誉为闽南“四大名丑”该团就占有两席之地,创立的“布袋丑”表演和“提线傀儡丑”表演,成为高甲戏剧种独特的表演艺术。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发掘、创作了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优秀剧目《审陈三》、《金刀会》、《上官婉儿》等,受到艺术界的瞩目,在国家级、省级戏剧会演中分获多项奖。《金刀会》曾被文化部选调晋京参加建国五十周年优秀剧目展演。近年来,该团培养造就了许多艺术人才,在全国及福建省艺术比赛中荣获许多奖项。且培育出厦门自己的第一朵“梅花”,拥有高甲戏剧种唯一的“梅花奖”获得者。剧团许多优秀演员、优秀剧目在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中央电视台元宵晚会以及中央电视台戏曲频道:“走遍中国”、“名段欣赏”等栏目上亮相。曾应邀赴菲律宾、香港等地演出,引起了轰动。厦门市金莲升高甲剧团为两岸的文化交流做出了积极的贡献。1994年以戏为纽带,叩开了关闭45年的金门。 这是福建省第一个赴台湾演出的艺术表演团体,也是大陆演艺团体第一个到金门演出的剧团,被台湾称作“厦门叩开了关闭45年的金门”。在台湾、金门等地巡回演出两个月,演出45场,场场爆满,是大陆演艺团体在台演出场次最多的剧团之一。由于在对台文化交流中表现突出,被文化部通报表扬、受到国台办的嘉奖。

制品及作品等相关器具:

高甲戏大体上和其它戏曲一样都是由演员化上戏曲妆,扮成各式各样的人物形象,配合乐器与锣鼓,再加上舞美灯光。表演的程序也和其它戏曲大致一样。但仍然存在着许多不同之处:

如丑角的化妆鼻梁上经常打上“豆干块”,这是根据人物的性格、人品、身份而定的。女丑则于额际扎黑纱巾或黑色昭君眉,用假发代替真发,尾端打个结或挂个“羊角髻”,插上鲜花或用红色自制的扎花,面敷浓粉,两颊各涂胭脂一团,嘴巴的周围还点个黑痣。

高甲戏的脸谱色彩对比比较强烈,用色也丰富,有黑、白、红、黄、绿、青、金等色。脸谱大都表现不同人物性格和面貌特征。扮演跳加官、土地神、鬼怪等使用面具。若扮演鬼魅都在鬓角处挂金纸剪成的长串纸条。扮演鬼怪者,要咬“猪哥牙”,表演时用嘴咬牢猪牙根,让牙尖从嘴里露出。猪牙还可以全部含在嘴里,不影响唱念,有耍特技者,能时而伸展,时而隐没,变化自如。

髯口有大胡、开口、三杯、四喜、五柳、短胡、角须及一些小型的改良须,最有特色的是自制的丑角小巧八字短须,用时夹在鼻中隔,表演灵活风趣。

服装有五通五甲之称,有黑白红黄青五色。“通”,绣有全金或全银的凸龙;“甲”,用铜片制的护心镜或绣有狮头等图案。生角和旦角的服饰多为用正色和和偏明色绣有花卉、翎毛和其他动物。员外穿素头架加贴背,贴背绣的花纹与夫人帔相同,有团鹤团寿团花等。旦服有袄裤、袄裙、短褂、小姐帔、青衣、夫人帔。老生和老旦穿的是正色的偏暗色。女丑常穿大红袄,配上黑裤或黑裙,脚穿红色公鸡鞋,

有时还加上木制高跟。还有短衫丑穿大头衣;官家花花公子穿红头架;英雄豪杰穿白头架。

盔头有帅盔、“墨斗”、帝帽、金雕、侯帽、战巾、小监帽、中军盔等。旦角的冠饰则根据身份而异,有五凤、七凤、凤冠、珠冠、平天冠等。靴鞋有帝靴、黑靴、虎仔靴、男女踢仔靴、武打鞋、云鞋、黑鼻鞋、绣鞋等。

高甲戏常用的道具有文房四宝、銮仪器仗、刀枪旗帜、公堂刑具、神佛祭品、天幕景片以及水旗、车旗等,此外还根据剧目朝代的特殊要求,制作了一些新道具,如铁制的刀、剑、关刀、叉等,经过艺术加工,追求地方色彩和形象的逼真。

传承谱系:

高甲戏原称戈甲戏,是由“宋江戏”发展起来。高甲戏的渊源已久,然而,因缺乏文献记载,臆测推断,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清中叶,闽南地区的高甲戏已非常兴盛,班社林立:仅晋江、南安两县,就有近百班,因此传承谱系的起始也由此渐为清晰。但尽管如此,这些传承谱系因年代久远,因而所编所撰也仅是一家之言。

较有名气的有:“福良兴”(1902年)、“福荣兴”(1902年)、“金成兴”(1910年)、“新福和”(1913年)、“福庆兴”(1915年)、“福美兴”(1915年)、“福泉升”(1915年)、“吕宋班”(1922年)、“福金升”(1922年)、“福庆成”(1924年)、“金福兴”(1924年)等。

闽南地区(晋、南、惠、同、永、德)约有从艺高甲戏人员2500人以上,而且名伶辈出,享有盛名。自民初以来,大概的传承谱系如下:

第一代:洪扁找、洪三天

第二代:李水强、郑文语、陈坪

第三代:洪玻璃、董义芳、洪金乞、柯贤溪、陈清和、洪加走。

第四代:谢明亮、陈宗熟、张在我、许仰川、姚金练、蔡春枝、吴远送。

第五代:林赐福、柳素治、施纯送、林秀来、付乌闷、周兴怀。第六代:颜秀珍、丁辉煌、蔡友辉、林英梨、高树盘。

第七代:洪东溪、纪亚福、黄国长、李珍蕊、欧阳燕清。

第八代:吴晶晶、林丽雅、陈炳聪、张丽娜、庄伟文。

第九代:李莉、刘丹云、林良禹第十代:吴伯祥、孙叶芳、黄宗锰

濒危状况:

一、观众危机

由于社会的变革,新生艺术形式琳琅满目,戏曲已经不是艺术生活的主流。观众对于戏曲艺术情感日渐淡化,高甲戏遭受到极大的冲击,年轻人疏远高甲戏,剧场高甲戏萧条,观众锐减。

二、人才危机

人才危机是戏曲危机的一个重要方面。目前,剧团工资待遇很低,不少优秀演员迫于经济收入,或提前退休,或改行,艺术人才逐渐流失。 艺校高甲戏专业招生困难,出现生源少且素质偏低。高甲戏艺术传承青黄不接,后继乏人。

三、队伍萧条

目前,高甲戏剧团的生存状态十分困难。资金不足,团部破烂不堪。仅存的专业团体已不多,且经济窘迫,难以维持日常演出,更无法排演新剧目。一些高甲戏表演团体纷纷解散。

一个剧种或剧团的生存、发展,需要一定的经费支持。保护和传承高甲戏是弘扬闽南文化的需要,也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需要。如听之任之,让其“自生自灭”,一个承载了百年文化历史精华的特色剧种,拥有扎实群众基础的民间艺术,脍炙人口的高甲戏传统特色也将不复存在。

正文:

一、剧本文学

高甲戏脱胎于“宋江戏”,又根据观众的审美需求,突破了剧目限制,丰富了演出剧目。剧目有来自木偶戏、京戏,还大量从古典小说、章回小说、民间传说中改编,如:《说岳》、《隋唐》、《施公案》、《彭公案》、《包公案》、《楚汉》、《粉妆楼》、《七侠五义》等等,十分丰富。高甲戏的剧目分为“大气戏”(宫廷戏和武戏)、“绣房戏”和“丑旦戏”三大类,以武戏、丑旦戏和公案戏居多。传统剧目有九百多本(幕表戏),已整理记录二百多本。随着剧种的发展,剧目题材不断拓宽。建国以后,高甲戏又创作了许多优秀剧目。

剧目表:

传统剧目:

“宋江戏”时期:

《李逵大闹忠义府》、《宋江杀惜》、《武松杀嫂》、《抢卢俊义》、《扈三娘替嫁》等。

“高甲戏”时期:

《困河东》、《斩黄袍》、《郭子仪拜寿》《狸猫换太子》、《薛蛟充军》、《管甫送》、《番婆弄》、《妗婆打》、《桃花搭渡》、《扫秦》、《杏元思钗》、《杨国显失金印》、《孟姜女哭长城》、《秦雪梅思君》《包公审黄菜叶》、《水淹七军》、《三战吕布》、《凤仪亭》、《麒麟山》、《北汉帝吊柳树》、《陈三五娘》、《王昭君》、《许仙谢医》、《笋江波》、《昭君出塞》、等。

新编历史剧、传奇剧:

《连升三级》、《屈原》、《满江红》、《凤冠梦》、《玉珠串》、《金刀会》、

《上官婉儿》、《金魁星》、《大汉魂》、《郑成功》、《黄道周》、《胆剑篇》、《审陈三》、《武则天篡唐》、《真假王岫》等。

现代戏:

《海螺》、《赤道战鼓》、《一块石》、《惠女新传》、《唐山情》、《风雨清源山》、《侨乡之歌》、《南海明珠》、《凤凰树下》等。

二、音乐声腔

(一) 音乐

高甲戏音乐源于闽南的民间音乐、南音、傀儡调,同时也受到了

梨园戏及外省剧种音乐的影响。它由唱腔曲牌、吹奏曲牌和锣鼓经三大部分组成,唱腔用泉州话演唱,属泉腔。调门沿袭南音,分别以洞管、品管的管孔命名,调门不同,情趣亦异。旋律以五声音阶为基础,调式以商调式为最多,宫、羽次之,徵、角较少。

唱腔曲牌有三大类:大气戏类,多为武生、净脚所用的唱腔,常用的曲牌有“将水”、“玉交”。“将水”适用于塑造英雄人物形象,曲调豪迈、激昂;“玉交”适用于生行、旦行,曲调优美,抒情活泼。生旦戏类,多为生旦脚色所用的唱腔,表现方法比较细腻。曲牌有“福马郎”、“北调”、“短中滚”旋律柔和优美。歌谣类:多为一些小戏、丑旦戏采用,曲调优美、风趣、活泼。曲牌有“长工歌”、“灯红歌”等等。

吹奏曲牌有大吹乐与小吹乐之分。大吹乐用大吹演奏,配合大锣鼓介,具有本剧种的特色。主要表现在“引搭腔”(装饰音)的运用及升堂、拜寿、饮酒、比武及剧终……曲牌有“三通”、“开太平”、“昭

君闷”等等。小吹乐用南嗳或品箫主奏。曲牌有:“北上小楼”、“梅花操”、“三迭尾”等等,表现抒情、活泼、风趣,以及沉闷、悲愤等多种场景情绪。

高甲戏的锣鼓经在艺术表演中起着重要作用。它吸收了京剧小鼓(北古)的演奏法,以及梨园戏、木偶戏的南鼓演奏法,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锣鼓经。有突出剧种艺术表演程式的通用鼓介、也有突出行当表演的锣鼓介、有配合唱腔曲牌的锣鼓介称“曲介”,有配合吹奏曲牌的锣鼓介称“牌介”,有配合念白的锣鼓介称“白介”。

(一) 乐器配置

高甲戏音乐打击乐的乐器有:通鼓、大锣、大钹、小锣、响盏、小钹。

文乐有:琵琶(南)、南嗳、品箫、三弦、二弦、洞箫、二胡、中胡、高胡、板胡、琵琶(北)、扬琴、还采用小提琴、大提琴、长笛、小号、单簧等。

(三) 主要乐器简介

琵琶:亦称南琶。形体沿唐制:半梨形,曲项。四弦,四相九品。音域D—d4。横抱弹奏。是剧场演出的主奏乐器。

南嗳:即唢呐。长48.5厘米。形体同一般唢呐。音域g—e2。奏法特殊:吹气不断,用鼻孔换气。音响刚柔相济,时而明亮高亢,时而阴沉柔和,既可渲染热烈气氛,又能抒发优柔之情。是草台(广场)演出的主奏乐器。

响盏:锣形。面直径5.2厘米。置篾筐上,用小单锤(竹片装酸枣核)敲击。音响高、亮、清脆。用于小吹或大吹曲牌,有特殊的艺术效果。

三、表演艺术

高甲戏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其剧目到音乐唱腔、表演艺术都能博采众长,兼收并蓄,并且化彼为已,融会贯通,形成自己独树一帜的风格。

高甲戏的脚色行当形成,应分为“宋江戏”和“高甲戏”两个阶段。

高甲戏前身为宋江戏,多演武戏,脚色初有行当之分,却不甚严格,有的以脸谱划分,有“黑脸”、“白脸”、“红脸”、“花脸”、“竖眉”等,但也有生旦、丑各行,这种分行,多受提线木偶和掌中木偶的影响。

高甲戏兴起时,行当体制逐步完善,有生、旦、北、杂四大行,后期又称生、旦、北、杂、丑,“丑”行从“杂”行中分出来。

高甲戏的丑角艺术,独树一帜。它活泼风趣,幽默滑稽,舞蹈性强,门类繁多,有“公子丑”、“破衫丑”、“短衫丑”、“官袍丑”、“傀儡丑”、“拐杖丑”、“武丑”、“夫人丑”、“媒婆丑”等等。其中最具特色的要数厦门市金莲升高甲剧团的名老艺人陈宗熟、林赐福他们分别所创立的“提线木偶丑”和“掌中木偶丑”。

“提线木偶丑”在闽台称为“嘉礼丑”。它以夸张、变形的动作展现人物形态。举手投足,皆模仿提线木偶,表演特点机械而富有节奏

感。双臂关节屈曲成“巾”字形,肩如悬挂,头摆左右,掌出两指,提足僵直,行踏节奏,落脚有声。其形式多为官服丑、老丑所采用。 “掌中木偶丑”又称为“布袋丑”。它的表演幅度较提线木偶小,但很细腻灵活。形态是:肩紧缩,臂僵直,腰微弯,掌张开,步如点鼓,头若摆钟。唱念既仿掌中戏腔调,又重在体现人物个性,其表演形式多为破衫丑所采用。

高甲戏的丑角表演已形成一套较为完整的表演艺术,并由此涌现出一批以柯贤溪、陈宗熟、林赐福、许仰川等为首的高甲戏丑角表演艺术家。

四、舞台美术

高甲戏的舞台美术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早期被称为“宋江戏的时候,大多是在庙会、广场、街市上进行简单的表演,表演内容逐渐丰富后,舞台陈设也较为简单,通常布置一桌二椅,还有一些配合演员演出用的道具。随着舞台表演程式自身完善的开始,高甲戏便很好的融合和借鉴其他艺术种类的舞台表现艺术。高甲戏的服饰和头盔,大都是由晋江、泉州几家刺绣作坊承制的,有着浓厚的民间工艺色彩。而在化装上,早期的化妆比较简单,除丑角、和净角外,一般都不打底色,但随着高甲戏表演艺术的发展,化妆也有发展和提高,建国后,剧团入戏院演出,化妆比较讲究,改用油彩。而在高甲戏特有的行当中,又独创出与众不同的化妆方式,如:髯口的表现上,丑角用八字短须,夹在鼻中隔,使之表演灵活风趣,独具特色;而在服饰的特色表现上,则是女丑常穿大红袄配黑色裤或黑彩裙,脚穿红色公鸡鞋。同时,通过重点剧目对舞台进行实验和改革。如厦门市金莲升高甲戏剧团1999年排演的《金刀会》和2002年排演的《上官婉儿》,两剧的舞美设计均获过多项省级国家级大奖。

五、演出团体情况

清末民初,高甲戏崛起之后发展很快,一时戏班如雨后春笋。仅晋江、南安两县就有上百个戏班。

高甲戏不仅在闽南很盛行,而且在海外也有较大影响。清道光十四至二十四年(1834-1844),高甲戏“福金兴班”首次赴泰国、安南(越南)、新加坡、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演出。之后,有16个戏班

扬帆出海到东南亚各国演出,足迹遍及台湾省、港澳及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尼、泰国、新加坡等地。菲律宾、新加坡的华侨及台湾、金门也成立了高甲戏班演出。

建国后,由于党的关怀和重视,高甲戏得到进一步繁荣和发展。一些戏班进行优化重组,先后成立了泉州市高甲戏剧团、晋江县高甲戏剧团、南安县高甲剧团。与此同时,“金莲升班”带一批优秀艺人到厦门、石码巡回演出,并在厦门市成立厦门市金莲升高甲剧团。紧接着惠安、永春、德化、安溪、大田等县也先后成立高甲戏剧团。

“文化大革命” 中,高甲戏剧团全部解散,艺人被迫转业或回乡务农。粉碎“四人帮”后,各地高甲戏剧团相继恢复。然而,随着社会变革,高甲戏观众锐减,闽南地区原有的高甲戏专业剧团,现在只剩下厦门市金莲升高甲剧团、泉州高甲剧团、晋江高甲剧团、安溪高甲剧团、惠安高甲剧团、永春高甲剧团6个。虽有业余剧团百余个,却是举步艰难。台湾、金门等海外高甲戏班也都解体。

厦门市金莲升高甲剧团的前身是高甲戏班“天福兴”。1931由金门和同安莲河的艺人组建而成,取名“金莲升戏班”。 30-40年代高甲戏的发展出现鼎盛时期,各班社自由竞争,以艺取胜。先后涌现十大虎班,称前五虎和后五虎。“金莲陛”则称“龙班”,故有“一龙破五虎”之说。1953年戏改成立厦门市金莲升高甲剧团。该团是闽南地区的名牌剧团、老牌剧团。70多年来,剧团名伶辈出,其中被誉为闽南“四大名丑”该团就占有两席之地,创立的“布袋丑”表演和“提线傀儡丑”表演,成为高甲戏剧种独特的表演艺术。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发掘、创作了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优秀剧目《审陈三》、《金刀会》、《上官婉儿》等,受到艺术界的瞩目,在国家级、省级戏剧会演中分获多项奖。《金刀会》曾被文化部选调晋京参加建国五十周年优秀剧目展演。近年来,该团培养造就了许多艺术人才,在全国及福建省艺术比赛中荣获许多奖项。且培育出厦门自己的第一朵“梅花”,拥有高甲戏剧种唯一的“梅花奖”获得者。剧团许多优秀演员、优秀剧目在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中央电视台元宵晚会以及中央电视台戏曲频道:“走遍中国”、“名段欣赏”等栏目上亮相。曾应邀赴菲律宾、香港等地演出,引起了轰动。厦门市金莲升高甲剧团为两岸的文化交流做出了积极的贡献。1994年以戏为纽带,叩开了关闭45年的金门。 这是福建省第一个赴台湾演出的艺术表演团体,也是大陆演艺团体第一个到金门演出的剧团,被台湾称作“厦门叩开了关闭45年的金门”。在台湾、金门等地巡回演出两个月,演出45场,场场爆满,是大陆演艺团体在台演出场次最多的剧团之一。由于在对台文化交流中表现突出,被文化部通报表扬、受到国台办的嘉奖。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