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
您所在的位置:戏曲频道> 戏曲种类 > 正文
竹马舞
2015-06-10 来源:福建文化记忆网 责任编辑:郑思楠

分页区域:

主要是本村林氏3个自然村(红寨、埔脚、新楼)人口700多人,也外延本村下径、弯弓两个自然村。

所在区域及其地理环境:

南靖县金山镇新村村,系南靖县西部的一个山区村。

新村村距南靖县政府所在地55公里。东临金山镇北坑村,西接奎洋镇,南邻船场镇,北连和溪镇。该地跨北纬24°26′—24°59′,东经117°01′—117°36′ 。全村辖21个生产小组,12个自然村,面积5万亩,人口2900人,全系汉族。

新村村四面环山,林地面积3.8万亩,耕地面积3885亩,年平均气温摄氏17度,年降水量1750毫米,无霜期300天左右,林地面积约占全村面积74%,主要产业:林业、农业、花卉、反季节蔬菜、茶叶等。

历史渊源:

金山竹马舞历史悠久,系由唐朝的马阵演化而来,盛行于宋代,至南宋中叶时被官方禁演,宋室灭亡后,竹马舞又在南靖山区传播,清朝时进入鼎盛时期。建国初至“文革前”,每年或隔年活动,“文革”期间是冷落、沉寂期,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又恢复活动。竹马舞曾参加漳州市建郡1300周年庆典活动,也被搬上舞台,参加省音舞节的比赛或参加各类文艺演出。

基本内容:

竹马舞又叫竹马戏、竹马灯,以竹制马为道具。竹马以竹篾扎形,外蒙红、黑、赤、青、花、白等多种颜色纸,糊制成马的形状。演出时,竹马的前节挂在演员前齐腹高处,后半部安置在背后齐腰椎处,看起来演员就像真的骑在马上,加之骑马的动作表演,就活灵活现、惟妙惟肖了。演出的阵容有9名演员,演出唱腔为闽南方言歌仔调,对白用俗语白话顺口溜。演出形式有极其浓厚的民俗文化风味。

新村村竹马舞取材于汉代《昭君出塞》的故事。每年的正月十三日,新村人都要举行竹马舞表演活动。活动时,糊制9只竹马,由9个小孩妆扮成昭君、番王、小生、婢女等人物。这9个人物在大鼓、大锣、小锣、大钹、小钹等打击乐器的伴奏下,进行着围场、南蛇游、交麒麟、铰剪鼓、四柱穿、篦篱仔、叠马、南蛇脱壳、八仙会阵、各归洞府、四块与钱鼓技艺表演,四块与尾番技艺表演等十二个队形的变化舞蹈。舞蹈自始至终都用简单的一板一眼的节奏。表演时,男角以诙谐逗趣的动作表情与女演员逗情,女演员则以含蓄、柔情的表演,使场面生动活泼。舞蹈完毕,站成一个圆圈,每人唱一段南音,曲调古朴,节拍行缓,旋律细腻缠绵,行腔委婉,有着浓厚的乡土风采。全部活动结束后,当夜举行焚烧竹马、送竹马归天庭仪式。

制品及作品等相关器具:

乐器类别:吹奏类、打击类、拉弹类三大类别。

⑴吹奏类,主要有唢呐。唢呐有两种规格:①高音唢呐,此种唢呐长32厘米;②中音唢呐,此唢呐长45厘米。其次是竹笛,有横笛和竖笛。

⑵打击类,主要是大、小鼓,其次是大锣、小锣、马锣,还有大钹、小钹。

⑶拉弹类,有二胡、壳仔弦、六角弦、大广弦,还有月琴、三弦。

竹马制作材料及流程

一、材料(竹篾):砍伐两年生毛竹,劈成一条条竖竹篾0.5×0.4厘米,长度4米,和0.3×1厘米,长度不限。

二、编制:

1、马头,由马脖子、马头连成一个整体。脖子由三个直径15厘米的竹圈、马头由五个直径7—10厘米不等的竹圈,然后由6条长短不一的篾条编制成形。马头长41厘米,马脖子长44厘米。

2、马身(前后两块):用4条长的竖竹篾篇成两个圆形圈,用4条长73厘米的竹篾绑扎圆圈(两圆圈距离17厘米)成n形马身状(两个)马前身加捆一竹筒,供活动马头用。

三、糊纸:

白马用白纸裱底,红马用红纸裱。然后用剪纸的喜、寿、蜻蜒、蝴蝶、双菱、马铃、马脚等裱饰。

代表曲目

代表曲目主要是汉代《昭君出塞》的故事。穿插《吕蒙正》、《孟姜女》唱词。为配合中心工作,也有宣传《婚姻法》、《计划生育》等唱词。

传承谱系:

(一)林如柏舞蹈谱系

林如柏,男、1926年生,金山镇新村村人。林如柏自幼酷爱文艺,经常参加学校的歌舞表演。解放后,新村村建立“新村芗剧团”,他担任副导演、导演,上演传统剧目有《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等,还配合工作中心,编导《好军属》、《组织起来力量大》、《婚姻法》等宣传节目。剧团不但在本村活动,还到周边地区农村演出、售票,将收入资金投入再生产购买服装、灯光设备。使剧团有模有样,演出效果好,曾参加省、市文艺调演,得到专家和观众的好评。

林如柏14岁就参加竹马舞表演,得到良师林香水、林庆亮指导,同时又学习锣鼓。几年后,两位师傅相继逝世,林如柏就挑起竹马舞导演重担,先后培养10多批次。使竹马舞得到传承,连年或隔年为山区农村农民表演服务。

金山镇新村村“竹马舞”被编入《漳州文化志》。

(二)林朝元编竹马谱系

林朝元,男,1941年出生,金山镇新村村人。林朝元家境困难,12岁辍学放牛,13岁就参加生产队劳动,并当上记工员。他生性聪慧,爱动手动脑,自小随父劈竹蔑编竹马,熟练掌握编竹马技艺。他可根据表演者身材大小,“量体裁衣”,制作与人比例匹配的竹马,并设计了活动马头,为满足夜间表演,他在马的体内设计安装了腊烛。

竹马以竹篾成形后,糊裱各种颜色的纸。林朝元又将本人剪纸的喜、寿、蜻蜒、蝴蝶、马铃等装饰在竹马身上,五彩缤纷,非常好看。他不但学会编竹马,又会编制竹篮、菜篮、花篮、火笼、及笼仔、畚箕、谷席等生活、生产用品。一些竹器非常精巧,深受农民喜爱。

 

濒危状况:

竹马舞是古老民间艺术,受到县、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扶持,作了许多发掘、抢救、继承和弘扬工作,活动开展基本良好。但仍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

(1)后继乏人。老艺人年事已高,只能言传,难于身教。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一些年青人外出打工赚钱,对竹马舞表演艺术传承困难。

(2)经费困难。新村村竹马舞活动经费,虽然政府给予一些补助,但主要的经费来源于本村一寺庙和农民谢款,收入很少,演员补贴及活动经费不足。

(3)民俗淡化。随着科学技术进步,人们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审美需求提高,对竹马舞表演兴趣愈来愈淡。竹马舞的传承、发展举步维艰,濒临状况让人担忧。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