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
您所在的位置:戏曲频道> 戏曲种类 > 正文
泉州打城戏
2015-06-10 来源:福建文化记忆网 责任编辑:郑思楠

佛教初期戒律是严格禁止僧侣听歌观舞的,及至大乘教才有所松宽,到了密宗遂无形中取消了。在密宗的仪式中就有了歌舞乐伎的成份。唐代,寺庙几乎普遍成了优戏演唱的场所。宋钱易《南部新书》上记载:“长安戏场,多集慈恩,小者在青龙,其次荐福、永寿。”泉州开元寺创建于唐垂拱二年(公元687年)初名莲花寺,开元中始易现名, 自唐历经五代至宋天禧年间(公元1017一1021年朝例普渡,寺僧筑戒坛,打城超渡众生。 唐宋时期,泉州多种宗教并存,和睦共处,而释,道两教关系尤为密切。两教在经典哲理乃至神,谱、仪式等等方面经常互相渗透、吸收。因为佛教来自天竺,但它一踏入中国境内,即开始同先于它在中国本土上孕育产生的道教融汇在时代的文化氛围中,为当时特定的社会心理、社会习俗、文化取向所左右而构成或同或异的思想与行动模式。

元祐二年(1087年),泉州设立市舶司,海外贸易十分活跃,社会繁荣,文化发达。佛教寺院积聚了大量的财富,因此出现历史上空前的佛教僧人造桥、造塔盛事,泉州开元寺著名的镇国塔、仁寿塔,以及著名的洛阳桥、安平桥,就是宋代僧人发起建造的。宋代,伊斯兰教、景教(基督教)都在泉州流传,阿拉伯人、波斯人在泉州建造了清净寺。

元代,元廷对各门宗教采取兼收并蓄的态度,道教、佛教、伊斯兰教、景教和明教(摩尼教)可以自由传播,天主教和印度教也在元朝前期传入泉州,多种宗教在泉州共存并传播。

清末,日本教也传入泉州。

正因为如此,泉州民众祭祀等宗教活动十分频繁,尤其是道佛二教在泉州传播最早也最广。因此为泉州打城戏的产生、形成和发展提供了天然的沃土。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