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
您所在的位置:戏曲频道> 戏曲种类 > 正文
闽西汉剧
2015-06-10 来源:福建文化记忆网 责任编辑:郑思楠

(二)表演方面:

(1) 角色行当:

闽西汉剧角色行当分“生、旦、丑、公、婆、净”六个行头。其中,“生为“小生”,“旦”含“青衣、乌衣、花旦”,“丑”(又称“三花”、“小花脸”),“公”为“老生”,“婆”为“老旦”,“净”分“红净、黑净”,所以,又称九个行当。

其实,随着剧种艺术的发展和戏班规模的扩大,角色行当分工比这更细:小生分文小生(如《蔡伯喈认妻》中蔡伯喈);武小生(如《征方腊》中武松);文武小生(如《三气周瑜》中周瑜);娃娃生(如《穆桂英挂帅》中杨文广)。旦除青衣、乌衣、花旦之外,还有武旦。青衣多演名门闺秀,乌衣多扮贫寒女性(如赵五娘、秦香莲一类)。老旦又称“老妈”,分贵婆、贫婆、丑婆(如《兰继子》中许氏)、彩旦(如《拾玉镯》中刘媒婆)。老生分白须老生、乌须老生、参须老生、武老生。丑分方巾丑、官袍丑、短衣丑(如《十五贯》中娄阿鼠)、童子丑(如《兰继子》中兰继子)。黑净分大花、二花(次要角色,如《龙凤阁》中馬芳)。

(2) 特色表演:

闽西汉剧各行当基本功和表演程式十分丰富,而且各具特色。如“拉山膀”,又叫“开山”、“拉山”,是跳台的起始动作,而且各行当都有“右单山膀”、“左单山膀”、“开山膀”三个阶段。其与别的剧种不同的特色是,动作细腻,刚中带柔,手心朝外,手指向上,两手与头部成“山”字形,故而得名。它讲究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动静中求圆的规律,近似气功态中手捧阴阳(太极球)颠倒颠,呼吸相随,神(眼)随手移动,两掌随手翻转,相替交叉,收展开合,静似湖面微波泛起,引人入胜,动如翻江倒海,气势磅礴,这是本剧种各行当大体相同的特征。但是,各行当又有各自不同的要求。如各行当手位高低有如行话所说:“大花过头台,老生齐双眉,小生在颏下,阿旦齐胸怀,丑角随意来。”此外,各行当在指法、手法、动作上亦有不同的要求和差别。如黑净用龙虎爪,十指张开,撑而有力,左、右单山膀和开山膀幅度最大;老生幅度次之;旦行和丑行较小,两手呈圆形(丑用食指)。又如跳台,有单人跳台、双人跳台、四人跳台、男跳台、女跳台。各行当跳台的指法、手式都不一样。再则,各行当基本功和表演程式亦不相同,如老生以八字步为主,讲究须功,有捋须、抖须、咬须、吹须、捧须、抛须、左右推须、左右散须等;小生以正步为主,步法方正稍带柔软;旦行以幼步、慢步为主,其步法有30余种,指法和手式50余种,各种扇功30余种,水袖功20余种;丑行表演比较夸张,以蹲步为主,有蹲步、盘腿步、坐膝步等,指法以单指手为主,表演时手式、指法、步法与眼、口、舌密切配合,显得风趣而又滑稽;老旦多用“八”字步,其特点是脚跟着地,步距较小,移步较慢,弯腰、弓背、双膝微曲。净行(红净、黑净)以“八”字步、蹉步为主,指法和手式多用龙虎爪,胸膀较开,迈步较宽,落步较重,行话有“举手投足千斤重,开膀过头显英雄;步履稳健使暗劲,亚赛金刚搬不动”之说。

此外,艺人们的特色表演也给本剧种增添不少特色。如文武小生蔡迈三在《蔡伯喈》中表现蔡伯喈在前、后妻面前显得尴尬的“三变脸”(又叫“三激脸”);在《三气周瑜》中表现周瑜吐血、丢盔;《珍珠衫》中表现蒋兴哥踢鞋打妻;陈坤福在《小落山》表现小和尚甩珠等,都很有特色。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