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
您所在的位置:戏曲频道> 戏曲种类 > 正文
闽西汉剧
2015-06-10 来源:福建文化记忆网 责任编辑:郑思楠

(3)是山区向平原的过渡带:闽西的山地丘陵,占全市总面积的94.8%,区内山峦连绵起伏。但往东百余公里便是漳厦平原,往西南二百余公里为潮汕平原,交往频繁,故逐步形成以山区为主,兼具山区和平原特色的闽西文化。

(4)是客家地区向河洛地区的过渡带:闽西七县(市、区),五个县是客家地区,二个是杂有客家村落并有大量客家居民的河洛地区,而邻近的漳厦平原便是一片纯河洛地区了,故形成同具客家文化、河洛文化或二者交融的独特闽西文化。

(5)是老区、侨区、贫困地区的结合带:闽西是土地革命时期中央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著名革命老区。太平天国革命、辛亥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革命队伍大量进入闽西或闽西人民外出参加革命,带来大量革命文化;闽西又是侨区,海外文化不断有所流入;同时,它又是贫困地区,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水平平均相对滞后,不论人们观念上还是物质生活上,都使闽西文化具备简朴特性。

基于上述特色鲜明的闽西文化生态环境,给雍、乾年间流入闽西的皮、黄声腔的逐步流传、丰富、发展并形成闽西特色提供了各种主客观条件和社会基础,从而发展成今天地方特色浓郁的闽西汉剧。

历史渊源:

闽西汉剧是西皮、二黄声腔于清朝雍正、乾隆年间(1723-1795)流入闽西后不断吸收当地丰富的闽西方言和民间音乐,于嘉庆(1796-1820)前后逐步衍化而成的闽西本地的地方戏曲剧种。其形成之初称“乱弹”(龙岩万安一带的艺人和群众称之“小腔戏”),又于上世纪三十年代初(1933年)因粤东“外江戏”改称“汉剧”而随之改称,亦称“汉剧”。新中国成立后,为区别广东汉剧而称“闽西汉剧”。

它的衍化和发展可分四个时期:

(1)西皮、二黄声腔的流入和闽西汉剧的孕育、形成期(乱弹时期)。

它从清朝雍、乾年间皮、黄声腔流入闽西开始,经过与闽西方言和民间音乐不断结合的近70年的孕育期,于嘉庆(1796-1820)前后形成闽西汉剧(乱弹)。从此,步入它的孩提时代,称“乱弹”时期。

(2)从清朝末年改称“外江戏”到三十年代初改称“汉剧”为它的发展、成熟期。

这一时期艺术更加完整;戏班数量不断增加(那时,据不完全统计,仅龙岩7县就有30多个民间职业戏班。此外,还有更大量的群众业余“子弟班”;戏班规模也不断扩大(由原来二、三十人增至四、五十人);同时,涌现了一批名艺人和女演员。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