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
您所在的位置:戏曲频道> 戏曲种类 > 正文
南派布袋戏
2015-06-10 来源:福建文化记忆网 责任编辑:郑思楠

分页区域:

福建省晋江市及周边地区的泉州、石狮、南安、安溪、德化、永春、惠安及厦门的同安,漳州的漳浦等。

所在区域及其地理环境:

晋江市地处福建省东南沿海,晋江下游南岸。位于东经118°24′56″~118°41′10″,北纬24°30′44″~24°54′21″。东濒台湾海峡,南与金门隔海相望,西和南安市接壤,北同鲤城区、丰泽区毗邻,东北紧连石狮市。三面临海,全市陆地面积649.3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32.79万亩;海域面积6345平方公里,海岸线长110公里,有深泸、围头、东石、安平四个港区。全市总人口101.92万人,汉族占97%以上,少数民族有回族、畲族、满族等12个。晋江历来在经济、军事、文化方面占有重要位置,是全国著名侨乡和台湾同胞主要祖居地,80年代以后就是闽南金三角对外开放重点县市和福建省的综合改革试验区。

晋江历史悠久,新石器时代是古闽人聚居地。春秋战国时越人迁入,融合成为闽越族。西晋永嘉年间,中原战乱大批晋民南迁避乱,在这里沿江而居,故此流域称晋江。至唐开元六年(718),析出南安县东南部置晋江县,因地处晋江下游而得名,历来是泉州府首邑。宋太平兴国六年(981)析东乡十六里置惠安县。宋乾道七年(1171)至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曾兼辖过澎湖列岛。建国后晋江行政区域几经析变,1951年划出县城及部分近郊建立泉州市,县治南迁青阳镇。1958年和1971年分别划出泉州近郊部分归泉州市管辖。1988年划出石狮等乡镇设立石狮市。1992年3月6日,经国务院批准,晋江撤县设市。全市现辖19个镇(街道办事处)。

晋江地理条件优越,沿海港湾多,水陆交通便利。唐代,晋江口的泉州港就是我国对外贸易的四大港口之一,宋元时期更加鼎盛,被意大利著名航海家马可·波罗称为“东方第一大港”,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海外交通贸易达东西大洋彼岸。从此晋江人的足迹遍布世界50多个国家和地区,至20世纪末祖籍晋江的华侨、华人和港澳同胞110多万人,以东南亚为最。晋江与台湾一衣带水,与金门相隔仅5.6海里。而历代迁居台湾者为数不少,世代相传,绵延不断。地理相近,语言相通,习俗相同,血缘相亲,至20世纪末祖籍晋江的台湾同胞达100万多人。故有“海内外300万晋江人”之称。

晋江市地质构造单元属“闽东滨海加里东隆起带”的一部分,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地貌类型以台地平原为主,丘陵多为低丘,呈条带状或弧丘状分布。海岸曲折,沙岸、泥岸、岩岸兼有,多港湾。全市属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热量丰富,日照充足,夏长不酷热,冬短无严寒。春夏多雨,秋冬少雨,年降水量大致在911.7毫米~1231毫米。市境溪河除晋江、九十九溪、九溪外,其余的溪流均独流入海。龙湖是福建省最大的淡水湖。市域土壤类型多样,砖红壤性红壤是全市分布面积最大的土壤,水稻土是最主要的农业土壤。全市地带性植被类为南亚热带季雨林,人工植被占优势。

晋江是一座融闽南文化、文物古迹及海滨风光于一体的美丽城市。境内有150多处市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最著名的有国家级文物安平桥,是我国乃至世界上现存最长的古代梁式石桥;建于唐代,全国唯一的保存比较完好的摩尼教遗址,此处在1991年2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鉴定为世界仅有;保存完好、世界罕见的深沪湾海底古森林遗址;始建于隋朝的千年古刹龙山寺;明代郑成功指挥作战的遗址东石寨等。

历史渊源:

南派布袋戏, 指泉州地区掌中木偶戏,它以泉腔(即南曲)演唱戏文,以区别于唱北调的漳州北派布袋戏,闽南俗称之为“掌中傀儡”、“手套式木偶”,其班社称“掌中班”。1951年7月,晋江专员公署将闽南布袋戏定名为掌中木偶戏。如今,晋江布袋戏已成为南派布袋戏的突出代表,其主要承载体为晋江市掌中木偶戏剧团。

掌中木偶戏称为“布袋戏”的缘由主要有二点:一是掌中偶人的形象构造必有个布内套(俗称“人仔腹”),以布内套连缀头部及四肢,外加套戏服;演员的手掌即活动在布内套中,巧妙地在布内套为偶人做各种身段动作,故称布袋戏。二是掌中戏班的全部行头用一口袋子就能装下,不用戏箱,便于流动演出,故被称为“布袋戏”。

我国南方布袋戏历史悠久,晋王嘉《拾遗记》载:“南陲之南,有扶娄之国,其人善机巧变化……或于掌中备百戏之乐,宛转屈曲于指间。”文中说的是一种指掌技艺,与后世“指头傀儡”相似。闽南布袋戏(掌中傀儡)究竟始于何时尚无文献可征,但至迟在五代时泉州已有傀儡演出,五代晋江人谭峭《化书》“海鱼”载:“观傀儡之假而不自疑”,是泉州傀儡源流的最早的文献记载。至南宋,原与泉州同郡的兴化已有布袋傀儡,当时莆人刘克庄(1187—1269)《巳末元日》云:久向优场脱戏衫,亦无布袋杖头担。即提供了宋代泉郡辖区曾有布袋戏的信息,其中“布袋”指的是“布袋傀儡”。

明中叶至清末,是闽南布袋戏演出的兴盛时期,清《台湾通志》记有布袋戏传说:此戏发明于泉,约三百年前(明嘉靖年间),有梁炳麟者,屡试不第,一日偕友至九鲤仙公庙卜梦,仙公执其手,题曰:功名在掌上。梦醒,以为是科必中,欣然而归,偶见邻人操纵傀儡,略有所感,自雕木偶,以手代丝弄之,更见灵活,乃藉稗史野乘,编造戏文,演于里中。据闽南民间口碑资料:梁为明嘉靖间人,赴试落第,愤然而归,流落街头说书,然碍于面子,不愿抛头露面,便以“隔帘表古”形式说书,在布袋小舞台上挂帘遮挡,并隐身其后说书。街头听者于帘外闻之,感其语言生动,劝之手托偶人,兼说并做表演故事,形象而传神,遂成有表演的说书,此番令其声名大振,被誉为“戏状元”。《台湾通志》“风俗志”载:“掌中班,削木为人,以手演之,事多稗史,与说书同。”这一史料印证了布袋戏源于说书的痕迹。相传明万历间宰相晋江人李廷机(1541—1616),赠给当地傀儡班一幅戏联:顷刻驰驱千里外,古今事业一宵中。新编版《永春县志》“文化志”亦载:明天启年间,永春太平村李顺父子创办一台布袋木偶。上述文献与口碑资料足以反映出明代泉州及周边地区流行布袋戏演出盛况的信息。

清乾隆间《晋江县志》卷七十二“风俗志”载:“木头戏,俗名傀儡,近复有掌中弄巧,俗名布袋戏。” 这是晋江地方文献对布袋戏的最早史料记载,说明当时晋江流行布袋戏演出。又如《永春文史资料》载:清乾隆年间,掌中班兴盛,南安艺人炉内潘煨,埔头黄献谋,东蔗黄剑亦来永春定居。永春演艺以占奇最著名。《中国木偶艺术》“台湾省木偶艺术”章中也记载了“清代乾隆中叶,台湾布袋戏由福建泉州传入”的史实。这几则资料证明了清乾隆年间泉属诸县的布袋戏演出已经相当的盛行,并跨海传至台湾,至清中末叶,晋江、南安、安溪、永春、惠安、同安等地的布袋戏演出非常的活跃,并出现了许多著名艺人,如李克茶(破涧茶)、同安梭、黄琴、黄华等,其中李克茶于道光末年创办了“金永成”布袋戏班,他与同安梭等5位艺人还被观众誉为“六才子”。

清末民初,泉属各县出现了许多著名的布袋戏班社,如清同治、光绪年间的闽南“五虎班”。民国之后,安溪县布袋戏班也先后建立,几乎遍及全县。《安溪县志》载:全县两个剧种(提线木偶和掌中布袋戏)一共63台,从艺人员达360多人。惠安的布袋戏以涂寨为中心,遍及全县,计有60多台,但至建国前夕,由于经济衰退,惠安的布袋戏仅剩20多台,已走向衰落,其他泉属诸县的布袋戏班社也都处境维艰,艺人生活难以为继。

新中国建立后,布袋戏艺人获得了新生,生活有了保障,社会地位也相应提高了,泉州地区的晋江、惠安、南安、永春等县,陆续组建了新的布袋戏(掌中木偶)剧团。2 0世纪50年代,晋江等县的文化部门组织力量挖掘了200多个(据《福建戏曲传统剧目清单》)布袋戏传统剧目,以及记录了大量的音乐唱腔曲牌等,使布袋戏传统文化遗产得到了必要的保护,新时期以来,南派布袋戏艺术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目前,泉州市所属晋江、惠安等地有专业布袋戏(掌中木偶戏)各一个,以及民间部分业余布袋戏剧团。

1953年,晋江县成立了晋江潘径布袋戏剧团;1978年,改名为晋江县掌中木偶剧团,即现在的晋江市掌中木偶戏剧团。其前身为创建于清嘉庆三年(1798)的金永成班,即肇基于晋江东石镇潘径村的李家班,迄今传衍六代,其中以李荣宗、李伯芬父子最为著名。李伯芬是福建著名的布袋戏表演艺术家,他表演的《大名府》等剧曾轰动国内外偶坛。该团建立50多年来,多次参加省市级的戏剧赛事,还多次晋京演出和参加国际木偶节,访问了许多国家,足迹遍及海内外;多次获得省级、国家级的奖誉,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先后有20多个剧(节)目被拍成电影、电视剧(片),在国内外发行放映。近年来,参演的剧目《白龙公主》、《五里长红》先后获得国家文化部嘉奖和第九届文华新剧目奖.

基本内容:

一、 布袋戏的形象构造

(一)布内套(尪仔腹)制作

布内套的形制,主要根据每位演员手掌大小,手指长短而定,因布袋戏演员套用的偶人,多为“专用”,“通用”的较少,须服从演员的操纵需要。布内套(尪仔腹)分文套、武套两种,文套较大,长5寸,宽(至袖口)8寸,胸、腰宽为4寸,袖长2寸,袖口宽1寸8分;武套较小,为适应武打动作利捷之需,长5寸,宽(至袖口)6寸至7寸,袖长1寸5分,袖口宽1寸5分,胸、腰宽为4寸,腰身与袖子裁剪成斜形,套起来紧身。

(二)开领、安装木偶头

领的直径大小,依木偶头颈部下口的直径而定。头部位置先定正,对准鼻尖,取好中轴线,再对两耳,是否对称;又对双手,是否平衡。缝上木偶头,规定线孔为8孔。头部位置定正后,8个线孔的位置就定下来。

(三)袖口缝上双手

偶人的手(木制)有两种;一为文手,一般是大拇指翘出,余四指并拢,可开合,便于取物放物;二为武手,为握拳式,掌心空,供执武器之用。

(四)布内套下袴前沿逢上两条腿

腿部以绸布包棉花扎成,脚趾部位缝上木雕靴子,脚趾排成八字,为适应古装戏迈开腿,走八字方步之需。

经这四道制作和安装程序,外着戏服,一尊木偶人的舞台形象就树起来。整个造型,头、身、手、脚的比例,与人体相仿,即所谓“对像于人形也。”

演员的手掌套入布内套,作为偶人的躯干。食指套入偶人的头部(故有串头戏之称),大拇指撑着偶人的左臂。余三指并拢撑着偶人右臂(因允许三指并拢套入,故套内袖宽为2寸)。布袋戏演员利用布内套的拉扯、张弛,以及手指头在套内的收、展、开、合、伸、曲、高、低,使得没有骨头的木偶人,能演出骨骼感来,做出多种生活动作,以及舞蹈性较强的戏曲程式表演,既形似又神似,富有艺术表现力。布袋戏演员有“起死回生”的独特本领,能给无知觉者以知觉,给无生命者以生命,把无情物有情化。

二、剧 目

南派布袋戏剧目可分为传统剧目与新编剧目两大类,传统剧目又分为七种:

(一)生旦戏:这类剧目的来源,是早期“讲古”戏文之遗存,在表演上充分反映出深受梨园戏的影响。布袋戏在剧目上的特点是表演性强于、优于、先于其文学性,欣赏偶戏剧目不能单看案头剧本,而重在欣赏舞台表演,方能品尝其艺术韵味。如《孙翠娥替嫁》、《钱芳兰》、《欧阳珠枝》、《杏元和番》、《良玉私钗》、《失金印》、《十不全》、《金环记》、《苏友白》、《辨真假》、《宝塔记》、《金瓜巷》、《欧文忠》、《绣鞋记》、《春秋报》、《女娲镜》、《高奎假王球》、《女中魁》、《苏若兰晋京》、《弓鞋记》、《凤钗记》、《细春代嫁》、《水源海》、《阴阳会》。

(二)宫廷戏:来源于早期“讲古”戏文,具有重说不重唱的特点。它在表演上深受傀儡戏的影响。如《司马再兴复国》、《云常熊救驾》、《史受辉篡位》、《双招驸马》、《文英救驾》、《游东京城》、《败南阳关》、《大反定州》、《章子明劫法场》、《正德游大堂》、《害五学士》、《献美人计》、《刘德寿》、《毁隆仁祠》、《再兴逃难》、《道光斩子》。

(三)审场戏:来源于早期的“讲古”戏文,向来有“千斤道白,四两曲”的戏谚。这类剧目属于“嘴白戏”范畴,如《七尸八命》、《杀六命》、《包公案》、《李东假巡案》、《首级告状》、《李巧云替死》、《逢林含冤》、《金魁星》、《春生投水》、《审江魁》、《柏文联审亲生女》、《刁南楼》、《狄青闹洞房》、《玉杯记》、《富泉经商》、《海瑞审三如》、《双李雄》、《珠宝记》、《进长安》、《大闹越州》、《审问张差》。

(四)武打戏:布袋戏由“讲古”的曲艺形式发展成为戏剧形式后,发现木头人戏在“短兵相接”的场合里,具有快捷,勇猛的表演特点。一是木头人是虚构躯体,不知疲倦,经得了三番五次翻滚;二是真刀真枪,直来直去,拳打脚踢,不会出现舞台工伤事故(连斩数刀也不会致命),武打动作火爆。通过长期的舞台实践,不断锤炼,成为保留剧目。如《困白虎关》、《攻凤凰岭》、《攻剑峰山》、《杨文广征西》、《鸳鸯扇》、《高文玉》、《偷金牌》、《盗玉马》、《闹淮州》、《藏珍楼》、《潞安州》、《救秦琼》、《大白山》、《毛如虎》、《花芙蓉》、《天马山》、《瓦岗寨》、《岳雷扫北》、《五阴阵》、《三才阵》、《三盗透龙剑》、《活捉蔡天化》、《大闹天宫》、《罗通扫北》。

(五)拳打戏:《史忠卖拳》、《惠乾打擂》、《徐龙打擂》、《捉白菊花》、《闹三仙馆》、《徐明皋》、《游满春园》、《岭南逸史》。

(六)连台本戏与折子戏:连台本戏有《粉妆楼》、《说岳》、《三国演义》、《小五义》、《大五义》、《包公案》、《济公传》、《七子十三生》、《天雨花》。折子戏有《收九尾狐》、《收拐子》(系《天雨花》中)、《攻冀州城》、《凤仪亭》(系《三国演义》中)、《破陷空岛》(系《小五义》中)、《三探无底洞》、《三打白骨精》(系《西游记》中)、《收九茶女》(系《包公案》中)、《马成龙兴兵》(系《粉妆楼》中)。

(七)小(单)出戏;《士久弄》、《番婆弄》、《小闷》(系《陈三五娘》中第十八出)、

《裁衣》(《朱弁冷山记》中)、《玉真行》(《高文举》中第三出)、《迫父归家》(《刘知远》中的第五出)、《春香弄》、《许仙说谢》、《武松打虎》、《武松杀嫂》、《审尿壶》、《收火母》、《捉吊死》、《打活佛》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创作产生了不少新编剧目,可分为四种:

(一)童话剧:《小花鹿历险记》、《森林中的故事》、《献宝》、《龟兔赛跑》、《小公鸡》、《革新道路》、《狐狸的葡萄》、《聪明的笨人》、《狼来了》、《兔子、公鸡斗狐狸》、《虎趣》、《沉香救母》、《阿凡提》、《皇帝的新装》、《乌鸦和狐狸》等。

(二)神话剧:《白龙公主》、《龙宫借宝》、《五里长虹》、《清源仙女》。

(三)现代剧:《怒海归舟》、《拦花轿》、《三丑会》、《金沙江畔》、《智取威虎山》、《孤岛烟雾》、《小管家》、《梅林春晓》、《奇袭白虎团》、《双枪》。

(四)成语故事剧:《此地无银三百两》、《城池失火、殃及池鱼》、《画龙点睛》、《画蛇添足》、《击缸救危》、《杯水车薪》、《磨锥成针》、《掩耳盗铃》、《自相矛盾》、《放风筝》。

三、音乐声腔

南派布袋戏的传统音乐唱腔,是以泉州方言为标准音演唱的泉腔系统,属于泉州弦管(南曲)音乐体系。以布袋戏的剧种历史观之,它是由“讲古”曲艺形式发展起来的戏曲型的木偶剧种。历史上,它接受过傀儡戏艺人的艺术指导,音乐唱腔包含傀儡调的成份最多。后来还接受过梨园戏艺人的艺术指导,移植了一些梨园戏剧目(特别是生旦戏),将梨园戏的音乐引进布袋戏的唱腔中,乐队是以“南鼓”为后台总指挥。弦管从曲体结构看,可以溯源到唐大曲、宋细乐,是我国一个古老的乐种。弦管、梨园戏音乐、傀儡调三者在艺术血脉上是相通的。它们在“管门系属、旋律特性、节奏特点、曲牌名等方面都是相同的。”(《论泉腔》)南派布袋戏音乐属于曲牌体,其唱腔词格,居多为长短句形式。曲调演唱时“行腔”,很讲究“起、落、煞”的节奏关系,与傀儡戏、梨园戏的演唱风格同出一辙。迄今为止,梨园戏音乐、傀儡戏音乐(傀儡调)已有历史定论,二者比较完好地保留了宋元南戏音乐的基本特征,可证晋江南派布袋戏音乐与宋元南戏音乐关系密切。

四、曲调曲牌

(一)南派布袋戏由“讲古说书”的曲艺形式发展起来,其音乐唱腔必然带有说唱音乐的成份,其主要曲调是:[烧酒醉]、[风险才]、[两休休]、[牧牛歌]、[水车歌]、[孝顺歌]、[四季歌]、[走马歌]、[好姐姐]、[带花回]、[蚵蟹]、[火孩儿]等。

(二)从傀儡调移植过来的曲牌有:[西地锦]、[地锦裆]、[福马郎]、[死地狱]、[生地狱]、[抱盛]、[浆水令]、[四边静]、[一江风]、[锁南枝]、[扑灯蛾]、[大山慢]、[出队子]、[剔银灯]、[胜葫芦]、[玉交枝]、[金钱花]、[驻云飞]、[凤入松]、[步步娇]、[马猿悲]、[银柳丝]、[皂罗袍]等。

(三)吸收梨园戏的曲牌有:[相思引]、[昭君闷]、[双闺]、[单闺]、[倍思]、[长寡]、[中滚]、[锦板]等。

(四)吸收弦管的乐曲,其曲牌有:[听门楼]、[为伊割吊]、[阮又听见]、[阮亲事]、[听见杜鹃]、[情人去值处]、[冬天寒]、[愁人怨]、[形影相随]、[你听喳]、[因赶兔]、

[听爹说]、[孤栖闷]、[双菱花]、[玉萧声]、[告大人]、[举起金杯]、[春今卜返]、[因为欢喜]、[春光明媚]等。

(五)宗教音乐成份有:[佛歌]、[仙歌]、[南海赞]、[弟子坛]、[抱盛]、[普庵咒]等。

(六)吸收本地的“俚巷歌谣”和外来的民歌小调,是为了充实它的说唱音乐风味,其曲调有:[打花鼓调]、[四季调]、[卖杂货]、[病囝歌]、[跪妻歌]、[十月怀胎歌]、[十八送哥]、[灯红歌]、[担水歌]、[乞食歌]、[五更歌]、[长工歌]等。

(七)吸收民间的十音、十番、笼吹,作为场景音乐(伴奏音乐)。其器乐曲牌可分为两类:

1、丝弦曲牌有:[昭君闷]、[粉红莲]、[北上小楼]、[北元宵]、[玉兰操]、[傀儡点]、[翠裙腰]等。

不同的场景和不同角色行当出入场,各有专用曲牌。生行常用[小开门];旦角常用[北元宵];净角(北)常用[哭皇天];丑角常用[傀儡点];皇帝常用[过仙草]、[二锦百家春];沉思时常用[昭君闷];游赏时常用[梳妆楼];惊慌时常用[粉红莲];书文时常用[北上小楼]伴奏。

2、吹打曲牌:用唢呐吹奏(称大吹),并配以马锣或北锣鼓,多用于袍甲戏中的贺寿庆礼、迎送宾客和审场戏中的升堂站班。官场人物出入常用[太子游]、[得胜令]、[伴将台]、[将军令]、[开延寿]等曲牌。

五、乐队建制

南派布袋戏,在旧式班社时期,其后台乐队由三人组成,一为司鼓,二为嗳仔,三为下手(管钲锣、锣仔、拍板),乐队处于“锣鼓吹”阶段。后来,以管弦(丝竹)再增加一人。如果以文武场来分,文场是弦管吹,武场是钲锣鼓。至本世纪50年代,进行艺术改革,创演现代剧与儿童剧,后台乐队配器,增加了大提琴、小提琴、黑管、长笛、小号等新乐器。旧时乐队的坐位排列通常是:下手、副吹、正吹、演头、师手、演二、师手鼓师,组成“四人制”乐队,其分工为:1、鼓师,兼弹三弦及帮腔唱;2、正吹,吹奏高音唢呐及中吹,还要拉二弦;3、副吹,吹奏大唢呐、洞箫、笛子还兼打钲锣;4、下手打锣仔拍、大钹及双音、响盏。

六、戏棚(舞台)结构

(一 )传统戏台

布袋戏早期所用的戏台,是牌楼式的彩楼。以优质木材架设、雕制而成。它的形制是,宽三尺五寸,高四尺、深一尺五寸。整个构造由三个部件组成:一为上盖(或称顶篷),一为底座(或称下篷),一为四支柱子及后屏。最前头有一对龙柱,上雕攀柱龙,精雕细刻、油漆安金,与泉州庙宇建筑中庙前的大龙柱相似。前柱稍后有堂柱一对,支撑上盖。中门两侧为“交关屏”(或称加官屏),形成三个开间,“加官屏”的东、西侧设有左右门,门楣书有“出将”、“入相”字样。中门匾额书戏班的班名。顶篷还有楼座,设有左、中、右三门,与堂座的三门相对称。楼座的三门不是现实世界里的门户,而是拟作“天界”的神仙活动空间、或山岭之颠,供偶人“飞套”时跃入,上盖之顶还加设金瓦飞檐的“凌霄檐”作为装饰性的部件。这种传统戏台结构严谨,层次分明,比例适当,很有空间感。因它是朱漆镶金,装饰工艺水平甚高,色彩绚丽,故称为彩楼。它的三个部件可分解,便于搬运及组装。其组装方式为:先用12根竹竿搭设一个“四角棚”的台架,台架高约四尺,使舞台面(走马板)适为坐式演员的坐高。然后对准中心位置,把整座牌楼依序固定搭设在台架上。

(二)立式戏台:

1954年,改用立式表演,即演员站立,便于走动表演,木偶人的舞台活动空间扩大了。舞台形制也改为立式,演员举手表演,仍然是“四角棚”,台宽加大到1.2丈至1.6丈,台高1.6米,台深为6尺。舞台的纵深感增强了,舞台前区为表演区,后区可置布景、道具,投影灯在天幕上映出云彩,颇具自然美。舞台立体感增强了,侧幕用单色、素色的景片垂挂,剧中人有侧幕出入,服饰多样的色彩可凸显出来。改用立式表演后,舞美设计趋向现代化,特别是灯光的艺术手段融入表演区,色与光的结合,使艺术气氛得到美化,木头人表演的创意性也大为增强。

七、演出形式

南派布袋戏的操演形式为“下弄上”,与其他木偶种类的操纵方式不同。

传统布袋戏班的建制是8人,其中演员2人,乐队4人,挑笼1人,挑牌楼1人。

布袋戏坐式舞台的演出形式是,上棚演员2人,右为头手(又称正手或顶手),左为

二手(又称助手或下手)。就整体上说,因主次功用不同,作如上分工。具体而言,布袋戏演员必须练就双手都能表演。经常是演员两手同时操纵两个偶人,也就是说,若以演出形式论,在“出将”、“入相”两门里,可同时有四个人物上场。尤其是布袋戏演员可以同时“生活”在两个角色中,而且可同时操纵两个不同身份、性格互异、思想感情悬殊的人物,甚至是一人一兽。这是布袋戏演出形式上的特殊性,即布袋戏舞台表演的“同时性”问题。演员左手操纵的那个角色,把脚踢出,演员右手操纵的那个角色,身子马上后退,配合非常默契,因两者都是演员一个神经中枢指挥的。另一种“同时性”就是演员套着偶人上场时,他既是演员又是观众,“带戏上场”的观念特别强,技巧特别纯熟。每当武夫在“走马板”上走台步的时候,演员同时用脚蹬地板,发出嘭嘭嘣嘣的声响,制造气氛与声势。演员几乎是悉心投入角色。

南派布袋戏的演出形式属于戏曲型,上世纪80年代后,南派布袋戏在海外演出,为了让外国人看懂戏,演员不说不唱,加强了表演的动作性,曾采用过哑剧的演出形式。其演出风格存在着写实倾向和写意倾向,“戏字半边虚”,演出的随意性与虚拟性强,一些人戏舞台上难以做到的动作,布袋木偶能运用自如,如飞天、遁地、潜水、隐身、变形、身体碎裂;龙腾虎跃,上下升降,大小由之,奇幻异想,想象力非常丰富,人们称布袋戏的演出,是寓言世界的演出,是一种想入非非的演出。

1954年改用立式舞台演出后,由于灯光效果的参与,布袋木偶表演的写意倾向,又往前推进了一步。新时期以来,艺术思想观念不断得到更新,布袋戏演出形式也随着变化发展。譬如偶身加长了,袖子也相应地加长,演员的手指舞弄就显得刚劲不足,有的人物形象改用杖头木偶的操纵方式,收到良好的效果。杖头木偶与布袋木偶的操纵方法,同样是“下弄上”,血型相同,可以把杖头木偶的血液输入布袋木偶的肌肤中。另外,布袋木偶先天的缺陷是脚的动作呆板、贫乏,不灵活。有的形象(特别是旦角),就得改用“天地配”的演出形式。所谓“天地配”,就是两个演员合作操纵一个偶人(改用立式的表演之后才有可能)。也就是偶人的脚由另一演员的双手直接操纵(演员是退后走),在“走马板”上做起“行不动裙”的莲步来。体态婀娜,形神兼备,这种“天地配”及杖头木偶参与演出,被称为是综合型的演出形式。

八、表演艺术

布袋戏的行当角色仿照傀儡戏(提线木偶戏)的体制,分为生、旦、北(净)、杂四个角色,即布袋戏舞台表演上的四大支柱。“北”即戏曲行当中的净角。在布袋戏音乐体制中,有来自傀儡调的曲子,其中一类属“北”的曲调,它属于净角的唱腔。行当体制与音乐体制有其一致性的方面。布袋戏在角色行当上,存在着“南北合套”的情况。布袋戏的“北”,分有黑红北,多数是“竖眉戏”、“审场戏”的角色。“杂”的行当表现为相当杂,包括丑、末、仙道、神怪及动物形象等,但主要是丑。布袋戏的丑,有大头、臭头、浮肿、缺嘴等“四大柱”。

布袋戏传统剧目有一部分来源于梨园戏。这类剧目的角色行当,主要依梨园戏的体制划分,即按“七子班”的行当分为生、旦、净、末、丑、贴、外。

布袋戏是以“讲古说书”的曲艺形式发展而来,在表演艺术上受傀儡戏、梨园戏的影响,它依附于当地的戏曲声腔剧种,其行当角色体制属于傀儡戏、梨园戏的混合体。

制品及作品等相关器具:

一、 木偶头像雕刻

木偶头像是偶人造型的主要构件。一出布袋戏的筹演,第一道工序,就是依剧目文本的人物规定,为舞台形象设计与制作木偶头像。布袋戏传统的木偶头像,可分为6类,230多种,各种行当的偶头像品种丰富,名称各异。

(一)生头类

生仔、吊眉生仔、金面生、金面文生、三目生、和尚生、金髻生仔、金髻武生、笑面生、武生、圆目武生、石柱、须文、吊眉文、武须文、圆目须文、尖嘴武生黪文、黪文。

(二) 旦头类

老却(媒婆)、柴髻老却、老妇、柴髻老妇、放尾髻老妇、金面旦、花面旦、观音髻旦、八结髻旦、中髻旦、面干髻旦、圆面旦、开面旦、笑面旦、粗脚髻旦、三仙姑、肥奸旦、齐眉旦、大头旦、怯视旦、毒旦、髻尾旦、黪旦、笑齿时装旦、双髻时装旦、齐眉双髻旦、双髻旦、中蝶旦、双蝶旦、女扮。

(三) 花面类(即“北”、净角)

红大花、红花仔、黑大花、黑花仔、青大花、青花仔、文目黑大花、文目黑花仔、文目红大花、文目红花仔、王不昭、李克用、黑短须、红短须、青短须、郑恩、郑恩仔、典韦、老关、红花关、花关仔、黪须包、包公、包仔、薛刚、呼延德、黑花白须、黑花笑、花面雷、黑面雷、雷公、黪须阔、黑阔、红阔、关公、桃关仔、红大北、红北仔、黑大北、黑北仔、青大北、青北仔、桃大北、桃北仔、白大北、白北仔、白须红大北、白须黑大北、程咬金、红咬金、黪须咬金、白须咬金、出牙红大北、出牙红北仔、出牙黑大北、出牙黑北仔、出牙青大北、出牙青北仔、出牙桃大北、出牙桃北仔、出牙白大北、出牙白北仔、文目红大北、文目红北仔、文目黑大北、文目黑北仔、文目青大北、文目青北仔、文目桃大北、文目桃北仔、鲁智深。

(四)杂角类(以丑角为主)

肥和尚、老和尚、和尚仔、奸和尚、小沙弥、老监、老人像、笑齿大头、大头、白番仔、桃番仔、笑齿黑、浮肿、红贼仔、缺嘴、臭头、白奸、奸仔、短须奸、黪奸、白须奸、文奸仔、文目奸、文目黪奸、文目白黪奸、大笑、小笑、文小笑、徐良、胡为、白阔、杀首、吐目意、肥慈头、凹目人像、活舌人像、三花仔、小却、斜目、黑散。

(五)神道类

田都元帅、如来佛、戴帽龙王、东海龙王、西海龙王、南海龙王、北海龙王、活舌龙王、大头仙、金髻孙悟空、金箍孙悟空、猪八戒、杨戬、财神、花面童、花童、圆目黑花

童、圆目红花童、圆目桃花童、杨任、罗宣、龙须虎、陈奇、高友乾、羽翼仙、郑伦、金吒、木吒、哪吒、姚少司、花平、花面无常、戴帽无常、灵官头、仙头、金髻须文、济颠、闻太师、金髻村须公、村须公、海潮老人、黑阔仙、老外仙、黪文仙、金髻花童、怪头仙、野仙、国老、土地。

(六)精怪类

牛头、马面、猴头、狮精、虎精、狼精、熊精、狐狸精、熊公、熊母、四头八臂、三头六臂吕岳、三头殷蛟、三月殷洪、活眼白骨精、黑金刚、红金刚、青金刚、桃金刚、黑魁、红魁、青魁、桃魁、黄魁、黑怪头、红怪头、青怪头、桃怪头、黑蛇怪、青蛇怪、蜈蚣精、田螺姑娘。

泉州地区著名的布袋戏班社采用的木偶头,多数选取闽南著名木偶雕刻家江加走的作品。江加走的作品在造型艺术上有四大特色:

1、木偶头像是“发髻”的,即髻子以毛发编结,更富有真实感,与其他地方将髻子直接刻在木头上不同。他所编结的发式将近20种,包括银锭髻、椎髻、螺髻、观音髻、面干髻、夫人髻、家婆髻、坠马髻、双蝶髻、粗脚髻、羊角髻、八结髻、齐鼎髻、放尾髻、长辫、双辫等。

2、木偶头像的须式(京剧脸部化装上称为髻口)。依颜色分有白、黑、灰、红四种;依式样分有长须、短须、五绺须、八字须四种。

3、注重鼻形唇态的塑形。木偶头像的鼻形可分为:悬胆鼻、狮子鼻、蒜头鼻、英哥鼻、烟筒鼻、朝天鼻、隐龟鼻、扁鼻等;唇态可分为:樱桃唇、杏仁唇、红菱唇、鲤鱼唇等。

4、注意眉目传神。木偶头像的眉式分为文眉、武眉、旦眉三种。文眉又细分为远山眉、刀眉、扫帚眉、蝌蚪眉;旦眉又可细分为卧蚕眉、柳叶眉、蛾眉、燕尾眉;武眉又细分为直眉、散眉、卷眉、吊眉;目式可分为凤眼、杏核眼、蚱蜢眼、铜铃眼、兔眼、羊眼、鼠眼等等。

二、 服 饰

布袋戏的服饰包括戏服与头盔,合称为行头。戏服,主要用来交代剧中人的身份,如体现人物的贵贱等;暗示人物性格特征;传递角色的情绪信息。旧时戏班有一条规矩:“宁穿破,不穿错”,因此,布袋戏演员必须熟知这些服饰名目。

戏服所采用的服制绝大部分为明装,明代服装尚宽袖,最适宜于掌中戏手指舞动的操作。布袋戏的戏服与人戏的戏服,在材料、形质、色泽、装饰与加工工艺等方面,均无太大差别,只是大小不同而已。从剪裁设计上看,为了适应手掌运作之需,必须采用宽度与长度几乎相等的体式,其形制接近正方形。从制作工艺流程上看,一件戏服是由前片、后片、上身、下身、双袖五个部件构成的。常见的布袋戏戏服,大体上分为文、武两大类。

文服分为:

(一)生服

1、蟒袍,又称为“通”,指帝王大臣的礼服。“通”常以服色来定职品的高低,皇帝黄袍、大臣红袍、皇亲赭袍、忠臣蓝袍、耿直之臣黑袍。全金全银纹饰。五种颜色合称为“五通”。

2、官服,其特征是前、后片有“补”(即绣补)。按官品的高低不同,所绣的动物图案也不同。大体上分为仙鹤、锦鸡、孔雀、云鹰、白鹭等级别。绣作工艺分手绣与机绣两种。

3、员外服,穿素头架(即生褶),加贴背。

4、生仔服,即衫衮,王孙公子色尚红。

5、道袍(八卦衣)、袈裟衣,道士和尚服之。

6、英勇衣,此服前、后片正中镶上“勇”字,士卒服之。

7、罪衣,带裙,犯人服之。

8、旗牌服,衙役服之。

(二)旦服

1、宫衣,公主服之。

2、夫人帔 ,官家夫人服之。

3、小姐帔,未出阁之千金小姐服之。

4、女间 衣、袄裤、短褂。

5、老旦、青衣,袄裙,服色偏深颜色。

6、女丑服,居多用清装。常穿大裾杉(镶边)、大红袄,配上黑裤或黑裙。

7、女战衣。

武服,布袋戏称为“甲”(京剧称为“靠”)。因其式样模仿古代铠甲而得名。武服的特点是,前片正中绣有狮、虎、豹、熊、龙几种动物图案。文服中皇帝服所绣的龙是五爪的,武服中蟒甲上所绣的龙是四爪的,以示等级分别。服色有黄、红、青、黑、白之分,合称为“五甲”,适合“大靠戏”穿用。一般武士所穿的是袍子(又叫箭衣),没有绣兽,只绣花纹,不那么华贵,居多用素色的缎料。

头盔俗称为头戴,即帽冠。其形式可分为软、硬两种:

(一)软式的帽冠,称为巾,或叫“帙头”,可分为素色与绣图案两类。如文生戴文生巾,书生戴解元巾、老生戴汉文巾、员外戴蝴蝶巾、武生戴武生巾、三龙巾,皇帝居室的便帽戴软帝巾,英雄戴斧头巾、三角巾、斜边巾,道人戴七星巾(北斗巾)、太极巾、文丑戴笑生巾。

(二)硬式的帽冠,称之为盔。皇帝戴帝盔,列国帝王戴平天冠(或称锦盔),太子戴太子冠,元帅戴帅盔,老臣戴谷老朝(黑色的),诸侯戴侯盔。文官的头盔是有相貂、金貂、红四角翅、蓝四角翅、尖翅、圆翅诸式。武官的头盔是,大将军戴的九龙盔、南战盔、北战盔、普通武将的头盔有:狮头盔、虎呐盔、刀盔、尾盔。中军戴中军盔,番帅戴番帅盔,番将戴八面雷番盔。旦角的帽冠是,王妃戴太凤冠(七凤),贵夫人戴小凤冠(五凤),珠冠。杂角的帽冠有:关羽带关公盔,二郎神戴二郎盔,太监戴监帽,丑角戴歪边帽、时迁帽。

三、 道 具(砌末)

布袋戏舞台上所用的道具,大体上可分为五类:

(一)生活用具——桌、椅、床、帐、车、船、脸盆、水桶、扫帚、包袱、茶瓶、茶杯、酒壶、酒杯、伞、扇、眼镜、旱烟杆(袋)、手杖、烛台、拂尘、马鞭、算盘、船桨、车轮等等。

布袋戏舞台上所用的桌与椅,不仅是实用性的实物,而且是一种虚拟性、象征性的道具。比如桌,可以表示高出平地的山丘、桥梁、楼台;椅可以表示门、墙、机关,甚至表示能走动的车、船。舞台上的桌要穿桌裙,椅要穿椅帔。

(二)供神用的道具——香炉,捋板、禅仗、签筒、令箭、相公爷、孩儿仔、小木鱼、八卦、龟壳、铜钱。

(三)书写用具——笔、墨、砚、笔架、印台、琴、棋、书、画、圣旨、公文袋。

(四)武器与刑具——武器有刀、枪、剑、戟、靶、矛、盾、斧、锤、锏、杵、镖、环、扒、鞭、凿、弓箭等;刑具有:拶指、夹、手铐、脚镣、罪架、脚板、棍、竹板、竹杯等。

(五)旗类——令旗、斩旗、龙虎旗。旗巾中还有一种五彩布,设有黄、红、绿、白、

黑五种颜色。它是一种虚拟性、象征性的道具,舞动黄色布代表金光,为神仙所用;舞动红色布代表火焰;舞动绿色和白色布代表水;舞动黑色布代表有秽物或危险信号。若五种色布一起舞动代表出现云霞、彩虹。

四、 布 景

布袋戏舞台置景物主要是为了交代剧情发生的地点、人物所处的外在环境。早期只是在背景上做文章,材质上分为软景与硬景(包括主体布景)两种,置景方式上,一种是拉景片,一种是滚筒布景,如水战的海洋布景。从景物的内容及制作上看,又有两种风格,一种是绘画式的写实布景,一种是装饰性风格的软景。这种景物造型,必须处理好情与景之间的关系。采用大型舞台后,大量电气器材进入偶戏的表演。照明条件的改善,提高了观众观看演出的清晰度。“光”加入景物造型的中,出现了景片投影灯,流动性的云彩灯、雨色片、网状网点景片,利用灯光布景制造各种幻觉,写意倾向得到增强,与布袋戏虚拟性的表演风格一致,景片的特征性与暗示性得到充分发挥。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