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
您所在的位置:戏曲频道> 戏曲种类 > 正文
大腔金线傀儡
2015-06-10 来源:福建文化记忆网 责任编辑:郑思楠

分页区域:

南平市延平区塔前镇及周边地区

所在区域及其地理环境:

塔前镇位于南平市延平区南部,介于东经118015/--118016/,北纬26024/--26030/之间。东与夏道镇、炉下镇相连,南与尤溪县毗邻,西与沙县交界,北与西芹镇接壤,处于延平、沙县、尤溪三县(区)结合部。全境东西宽17千米,南北长20千米,总面积147.29平方千米。镇政府驻地塔前,距南平市区31千米,辖14个行政村,96个自然村,143个村民小组,总人口24748人。

塔前镇地处玳瑁山脉北坡,地势陡峭,峰重迭嶂,高山挺拔,丘陵蜿蜒。境内有七座千米以上高山,金凤山为延平区最高峰,主峰海拔1387.2米。塔前镇境内气候属温和湿润的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炎热,冬季严寒。春早秋迟,夏长冬短,四季明显,潮湿多雾。年平均温度19度,年均降雨量1663.8毫米,无霜期285天

左右。塔前镇山多地少,林地面积98392亩,毛竹面积62329亩,耕地面积20469亩。境内有丰富的矿产资源,主要有石灰石、硅灰石、钾长石、石英石等,尤以石灰石储量最为丰富。

由于地理环境的因素,塔前镇村落分布零散,多数村民居住在高山地带,不同程度上影响了村民的生产生活,制约了塔前镇的经济发展。改革开放以后,塔前镇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水、电、路、讯等基础设施较为完善,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步改善。如今,京福高速公路穿塔前境内而过,给塔前镇各项事业的发展带来了生机。

历史渊源:

傀儡戏这个名称,现在逐渐为木偶戏所代替。其实,称其为傀儡戏则更接近于它的原来面目。因为傀儡起源于古代一位驱鬼神祗—郁垒,同时也被称为禺垒或偶垒。这在古代著名的地理、神话著作《山海经》中有记载。郁垒的形象后来演化为门神(与神荼合并),神荼贴在左边,郁垒贴在右边)。或演化为傩祭中的“方相氏”面目。方相氏率十二神将打鬼驱鬼,是古代行傩的重要角色。此后,面具方相进而制作为活动木雕神像,继续它的驱鬼任务。在巫术演化为艺术的过程中,郁垒终于成为傀儡,变成了娱神又娱人的艺术工具。现在的木偶戏在大多数城市里,只是娱乐圈中的一个品种。但在一些偏僻山村,傀儡戏的作用,仍沿着古代的轨迹运作。南平市延平区某些山村的一种戏曲“活化石”—大腔金线傀儡,它保留了许多古代傀儡传统功能,其文化内涵是宗教习俗意义大于娱乐作用。

在延平区的塔前、西芹、大洋、峡阳、南山等乡镇的一些山村,都曾有过或现仍保存着这种提线傀儡戏,当地群众

称之为“抽傀儡”,这是对操纵提线木偶动作的形象描述。但是艺人们一般自称是“金线”傀儡,在他们一代传一代的手抄剧本中,用的都是这个名称。由于傀儡戏表演时所唱的声腔,是一种古代弋阳腔的变种“大腔”调,所以拟称“大腔金线傀儡”。

从艺人们的传承关系,以及流传路径来追寻,塔前镇的石壁坑(现属石伏村)曾是延平及周边地区傀儡戏的发展中心。按师承谱系推算,大约在明代此种傀儡戏已传入闽北,塔前石伏村已有金线傀儡戏艺人在活动。到了清代咸丰光绪期间,塔前虎山村一处就有傀儡戏达十几班之众。同时从石伏村(石壁坑)和虎山呈幅射状向外传播,它向南传向尤溪县的联合乡一带,向北传至西芹、大洋、峡阳一带。

塔前镇是原南平县历史上大腔傀儡戏最为兴盛的地方。据调查,现所知大腔傀儡戏分布的村落有石伏村、石城、棚下、虎山、塔前、大坪等地, 现将各村落大腔傀儡戏 班社情况介绍如下 :

1、虎山村傀儡班概况

虎山村,以往民众生活十分贫苦,傀儡戏在当时也属于谋生技艺的一种,因此,清咸、光间(1851—1908)在该社区就有十几班之众。

虎山村的大腔傀儡戏,约于清嘉庆、道光间(1796-1851)

由同县的大内里(原名大源内)的石伏坑传来。而传入虎山的傀儡传师亦有好几代,至今也有近二百年之历史。关于虎山村的傀儡坛班情况现摘要简述如下:

(1)广兴台

首先使大腔傀儡戏传进虎山村的村落为下洋自然村,这是虎山各村比较一致的说法。下洋村纪姓傀儡师和第一代传 师为广兴台的纪开利,约为嘉庆至道光间人,其子纪孔生(号法慧),约为咸丰至光绪间人,其长孙纪鸿汉(号汉昌,1879—1939)、第三孙纪鸿功(1887—1996)、曾孙纪运焕(1927--),其后代不传傀儡戏。

(2)福兴台

福兴台,是虎山村大洋村的一个傀儡班,创始人纪孔万(法号法馨,1896—1941),是虎山纪姓第三代传师。现有其长子纪鸿炳(法号道官,1915--2003)的新福兴台和和次子纪鸿炀(法号法临,1930--)的乐兴台存世,并有少量演出活动。

(3)翠云台

翠云台,是虎山村后垅自然村的傀儡班,其首传人谢宗坚(法号法凌,1900—1961),事师于下洋村纪鸿功。谢宗坚学傀儡戏时年岁已大,据他抄于科仪本的自述文字称:[谢宗坚字法凌,年三十七岁投拜本乡下洋坊纪鸿功师父传受傀

儡线戏,决术学清,中华民国戊寅二十七年冬月出师,开业演唱。其弟谢宗惠(1925--),其子谢元伟(1944--)均学过傀儡戏。谢宗坚自幼聪慧过人,不但傀儡技艺超群,而善雕刻、绘画,至今尚有一些遗迹传世。

(4)其他坛班

虎山村最古老的傀儡班,还有先洋村刘姓的傀儡班,因其失传近百年,已无人知其概况。而大洋村落还有纪开余(生卒及坛班不详)、纪孔凯(1913—1932,坛班不详)、纪鸿坤(法号法灵,1926--)之旺兴台等坛班及艺人,从中可见该社区大腔傀儡戏流传之兴盛概况。

2、石伏村傀儡班情况

石伏村旧称石伏坑或石步坑,是与尤溪接壤最近的村庄,也是被南平、尤溪、顺昌等地公认为大腔傀儡戏之重要发祥地。从现有调查资料中也可以看到清中叶以来该村大腔傀儡戏传播各地的一些影响。在虎山村各傀儡班的《请神科书》上,作为傀儡戏的祖本宗师而受后世艺术崇拜的傀儡师中,有相当一部分为石伏村(及其社区各村落)的艺人。

3、潼关旺村林姓傀儡班

潼关旺,亦称童关旺,是石伏村的一个自然村。相传该村林姓祖上传习大腔傀儡戏,族人知名的傀儡师为林道灵(生卒年及俗名不详),为林姓[启]字辈,其下行字有[上、

盛、智]等辈。据其曾孙辈林智龙(农民、1953年生)所述:与林道灵同时,该村有傀儡好几班,都是林的堂兄弟,林道灵因无后代,又无贴身徒弟,他去世后,将傀儡担留给林智龙的祖父。而林智龙之祖父、父亲均未学傀儡艺,所以傀儡担一直闲置在家。至1950年,虎山村纪鸿坤来将傀儡担借去,结果于文化大革命中被红卫兵烧毁。潼关村大腔傀儡戏兴盛期约在清嘉、道间,现该村已无人再操此艺。

4、淡竹村蔡姓福灵台

淡竹村为石伏自然村,蔡姓以往的傀儡班情况不详。近代以来传习此艺为蔡世联、蔡世木所创[福灵台]。蔡世联(1906—1992),法名法传。十余岁时师徒潼关旺林道灵学习金线傀儡,两年后自立坛班[福灵台],与其弟世木(法名法盛,生卒年不祥)开始从傀儡艺,并兼做木匠及道师。傀儡班除了在本地区演出外,多往邻县尤溪十二都献艺。1949年后从其弟木迁居石城村。蔡世联之子蔡上针生于1935年,12岁随父学打傀儡鼓,15岁学抽线戏,取法名通兴。1966年文化大革命时,该班傀儡担被毁,傀儡戏演出遂止。近年来,蔡上针由于民间信众还愿需要,常到棚下村魏姓傀儡班借傀儡担为人提傀儡还愿,由于闲置多年,其艺已荒疏,远不及其父之技艺。

5、甲坪村林姓傀儡班

甲坪村,又称甲傍村,是塔前镇塔前村的一个自然村,

相传该村林姓祖上有一著名傀儡师,人称林阿胡。甲坪村林姓为邻村潼关旺迁来已十余代,早年傀儡戏在该村有几班,

相传傀儡师林法师、林法科、林法生具出该村,因族谱无徵,不得其祥。但据各地艺人传说,邻村多有傀儡师出于林阿胡门下。

6、垄坪村袁姓傀儡班

垄坪村为塔前镇大坪村的一个自然村,该村近代有一著名傀儡师名袁道林(生卒年、俗名不详)。袁氏之傀儡艺传自甲坪村之林阿胡。据说袁道林不仅提傀儡戏技艺超群,为群众所青睐,而且他还擅长于雕刻傀儡头,神佛雕像,其手抄傀儡坛科仪本,今在民间尚有遗存。

袁传良,法名法明(1893—1978),为袁道林堂弟,曾事师袁道林学提傀儡戏。后将其艺传授其义子魏光隆。1966年因文化大革命而停止演出。

7、棚下村魏姓盛兴台

棚下村为塔前镇行政村之一,其傀儡戏姓传人为魏光隆。魏光隆(1931--)13岁起随义父袁法明学抽傀儡,取法名道传。因其时傀儡戏盛行,演出的机会很多,魏学得很快,一年之后就能粗悉其艺,自立门户为[盛兴台]。于1966年文革傀儡担毁,曾一度停演。80年代后,魏从外地购得一套傀儡带头,复重操旧业。但因农村商品经济之发展,看戏的人少了,而后有电影、电视之冲突,观众已不多,仅在一些信众的还愿活动中占一席之地。

基本内容:

大腔金线傀儡班社。一般以家庭为纽带,如父子、兄弟、叔侄组成一个班。每个班社按惯例都有一个名称,如“福兴台”、“翠云台”等,以台为单位。全部服服装、道具、锣鼓及傀儡,只用两箩筐便装完,合成一担,故有称傀儡担。每一傀儡担一般只有两名艺人,如上所述都是有亲缘关系的人。年长者(也是技艺较精者)抽傀儡线表演和演唱;年少者在后台手脚并用打锣鼓并帮腔。旧时,艺人们表演傀儡戏兼做巫道并以此为业。解放后大多转为务农,闲时做傀儡戏。

一、表演场所

按当地习俗,傀儡演出都择无人居住的庙完宇、祠堂及其它宽敞的旧房。因村民们相信傀儡既能驱鬼又会招来野狐孤魂,可能会骚搅人们的平静生活,有人住的房子不让演傀儡戏,具体在哪个地方搭台,一般由还“傀儡愿”的东家来办。择好场所后便用竹、木材料搭一简易舞台,约一米高、三至四米宽,有一定的深度便可。饰以若干幕布,表演区在台前一米处。表演区正中靠“天幕”处设一微型长方桌,两边有微型椅子,桌围上绣有傀儡担的台名。抽傀儡者站在“天幕”后操纵表演,打锣鼓帮腔者则在后台设锣鼓架。一般在一个村落只设一个点搭台,可供许多还愿者还愿,附近村落的人也可能就近来此了却心愿。所以,有时可搭一个台演数月。

二、傀儡戏主要艺术形式

1、傀儡制作:旧时,本地艺人用樟木自刻傀儡头,然后用篾扎身躯、四肢。服饰冠帽为家庭妇女刺绣缝制。现今傀儡头多去泉州购买,戏袍冠带有自制的也有购买的。

傀儡制作主要按六个行当来区分,傀儡台“请神词”中有“拜请梨园台上一生、二旦、三丑、四净、五夫、六未”等词语。也就是说,傀儡头是按这六个行当的样式来刻制的。再按剧情的不同配上相应的冠带和服饰,就可扮演各种不同角色了。

早期一台傀儡担只有傀儡二、三十个,如遇剧情需要不够用时,另准备有不同扔微型面具,临时替换角色。

现在有的傀儡担的傀儡数已增加许多。如《新福兴台》已有六十几个。

傀儡线少则五根、多为九根,一般七根,仍处于比较原始状态。

2、唱腔:艺人们自称其唱腔是“大腔”,与文献中对“高腔”的描述相符。即“声调高亢、后场帮腔、翻高调、只有打击乐,不用管弦”与赣剧高腔曲牌《驻云飞》比较,大腔曲牌《一柱茗香》与其有近似之处。一是曲调旋律大致一样,

并在句子后三字翻高用假声并帮腔。二是二者都是前后两部分有调性对比,从原调处下四度犯调(以宫为徵)。但是,与本省其它地方的大腔戏、四平戏比较,则没有这些共同点,原因还待研究。不过有一个问题值得注意,延平大腔除《一炷茗香》外,其它唱腔曲调多似本地三间列三歌,可能半农半艺的艺人们把山歌掺入唱腔,原来的曲调却慢慢淡出了。

3、金线傀儡的剧目存在三种类型:一是保存了部分元明南戏传奇剧目,如《李云娘挨磨》、《白兔记》、《倭袍记》等;二是大量的说史(讲小说)剧目;三相当一部分的明清通俗神话传说剧,如《华光传》、《陈靖姑捉妖》等。第一种情况已保存得不完整,或只剩下个剧名,很少演出或不能演出。第二种情况是主要的演出剧目,艺人们根据某个小说或连环画内容自编剧情,分配角色行当,用祖辈留传下来的通据(剧)本》中各种角色通和台词、唱词来表演,类似民间剧团演“幕表戏”。值得注意是,艺人们往往在表演中以第三人称形式说白和演唱,如电影中的“画外音”。表演者讲述故事情节,傀儡表演图解讲述内容。这种表现方式,可能有久远的历史传统。这类剧目有《东周十二国全卷》、薛仁贵征东》、《薛丁山征西》、《飞龙记》、《万花楼》、《粉妆楼》等共十余种。第三种情况是专为“还傀儡愿”者所指定要演的或开台的神仙故事剧目,如“遮台”(开台)仪式中的《太白金星下凡》以及驱邪祛妖的《华光传》、《夫人传》等。

 

制品及作品等相关器具:

1、傀儡:大腔傀儡戏的傀儡偶身形制。傀儡偶身由偶头、偶身两部分组成。偶头为木雕,男偶头高长18公分,面长10公分,头发部3公分,头以下颈部共8公分呈锥状,头围23公分,偶头顶部均平,比额关缩一小圈,以便戴头盔冠帽;女偶比男偶略小一些,其头高长约17公分,面长9公分,头顶3公分,颈部为8公分,头围22公分,多雕发?状。大腔傀儡戏之偶身内部以竹编成篾龙状,以为上身支架;下身内用绳子连接木脚。偶身根据男女偶身及行当角色的需要而配服装。男偶身连头一般高为二尺六寸(64公分),女偶身连头一般总高为二尺四寸(60公分)。傀儡戏偶的戏服有相当一部分是还愿捐献的。

2、乐器:傀儡鼓所司的乐器有扁鼓、单皮彭、小锣(并排吊装于固定演秦者前方的架上)、大锣(挂于左手方向)、大钹(上片固定于座椅下伸向前方木杆之竹片处,下片安置于以稻草圈固定之位置)等五种乐器。其演秦方式是以右手拇指与食指夹持小鼓棒(主要敲声单皮鼓与扁鼓),在食指与中指间夹另一枝小木棒,在打鼓的同时敲声小锣;左手持锣槌以打锣;右脚踩座椅下横长杆以击钹。

3、剧本:

有《白兔记》、《倭袍记》、《华光传》、《陈靖姑捉妖》、《东周十二国全卷》、《薛仁贵征东》、《飞龙记》、《万花楼》、《粉妆楼》、《太白金星下凡》《夫人传》等数十种剧本。

传承谱系:

傀儡班多以宗族、家庭延续性存在,一般家庭之父子、兄弟多同用一个坛班名,如下洋[广兴台],其长子用[新福兴台],其次子用[乐兴台]。此班名之变更与财产沿袭有关,前者之[广兴台]是父辈傀儡担、科书全部传给了子孙辈,故沿袭旧名;后者是父辈傀儡担、科书全部被毁于文化大革命及一次火灾,未传后人。兄弟之傀儡担为后来各自添置,故班名可自取,以有别于财产祖传,避免族中晚辈产生纠葛。传承谱系详见“历史渊源”。

濒危状况:

塔前大腔金线傀儡戏这种古老的传统文化艺术能传衍至今,充分说明其在民间中有旺盛的生命力,具有宝贵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由于在文革期间遭受毁坏,深受创伤,曾一度停演。改革开放后,有的艺人重置道具,再操旧业,但因被现代传媒及娱乐业所冲击,观众甚少,仅在一些信众的还原活动中占一席之地,这种古老的娱乐形式渐渐被人们所淡忘。目前只剩下为数不多的老艺人在支撑着残局,但这些老艺人们年事

已高,大者80多岁,小者也已60多岁,有的已相继去世。再着演出的傀儡、锣鼓、剧本等道具因年代久远,有的陈旧腐变,有的破烂不堪,有的甚至已遗失。且现在年轻人怕辛苦,不愿从事这行当,极有可能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失传。

近年来塔前镇政府及上级文化部门对这门传统文化艺术引起了高度重视,在各宣传媒体加以宣传报道,塔前镇政府在春节期间组织艺人们到集镇演出,组织参加市、区民间曲艺调演等,通过各种渠道加以扶持,但效果不佳,如今老艺人们只在春节期间表演一些带有宗教色彩的节目,主要目的是为了人们祈求平安、许愿还愿等,所得报酬甚微。长此下去,大腔金线傀儡将无法得到传承,这一古老的民间文化艺术瑰宝将永远失传。

正文:

大腔金线傀儡班社。一般以家庭为纽带,如父子、兄弟、叔侄组成一个班。每个班社按惯例都有一个名称,如“福兴台”、“翠云台”等,以台为单位。全部服服装、道具、锣鼓及傀儡,只用两箩筐便装完,合成一担,故有称傀儡担。每一傀儡担一般只有两名艺人,如上所述都是有亲缘关系的人。年长者(也是技艺较精者)抽傀儡线表演和演唱;年少者在后台手脚并用打锣鼓并帮腔。旧时,艺人们表演傀儡戏兼做巫道并以此为业。解放后大多转为务农,闲时做傀儡戏。

一、表演场所

按当地习俗,傀儡演出都择无人居住的庙完宇、祠堂及其它宽敞的旧房。因村民们相信傀儡既能驱鬼又会招来野狐孤魂,可能会骚搅人们的平静生活,有人住的房子不让演傀儡戏,具体在哪个地方搭台,一般由还“傀儡愿”的东家来办。择好场所后便用竹、木材料搭一简易舞台,约一米高、三至四米宽,有一定的深度便可。饰以若干幕布,表演区在台前一米处。表演区正中靠“天幕”处设一微型长方桌,两边有微型椅子,桌围上绣有傀儡担的台名。抽傀儡者站在“天幕”后操纵表演,打锣鼓帮腔者则在后台设锣鼓架。一般在一个村落只设一个点搭台,可供许多还愿者还愿,附近村落的人也可能就近来此了却心愿。所以,有时可搭一个台演数月。

二、傀儡戏主要艺术形式

1、傀儡制作:旧时,本地艺人用樟木自刻傀儡头,然后用篾扎身躯、四肢。服饰冠帽为家庭妇女刺绣缝制。现今傀儡头多去泉州购买,戏袍冠带有自制的也有购买的。

傀儡制作主要按六个行当来区分,傀儡台“请神词”中有“拜请梨园台上一生、二旦、三丑、四净、五夫、六未”等词语。也就是说,傀儡头是按这六个行当的样式来刻制的。再按剧情的不同配上相应的冠带和服饰,就可扮演各种不同角色了。

早期一台傀儡担只有傀儡二、三十个,如遇剧情需要不够用时,另准备有不同扔微型面具,临时替换角色。

现在有的傀儡担的傀儡数已增加许多。如《新福兴台》已有六十几个。

傀儡线少则五根、多为九根,一般七根,仍处于比较原始状态。

2、唱腔:艺人们自称其唱腔是“大腔”,与文献中对“高腔”的描述相符。即“声调高亢、后场帮腔、翻高调、只有打击乐,不用管弦”与赣剧高腔曲牌《驻云飞》比较,大腔曲牌《一柱茗香》与其有近似之处。一是曲调旋律大致一样,

并在句子后三字翻高用假声并帮腔。二是二者都是前后两部分有调性对比,从原调处下四度犯调(以宫为徵)。但是,与本省其它地方的大腔戏、四平戏比较,则没有这些共同点,原因还待研究。不过有一个问题值得注意,延平大腔除《一炷茗香》外,其它唱腔曲调多似本地三间列三歌,可能半农半艺的艺人们把山歌掺入唱腔,原来的曲调却慢慢淡出了。

3、金线傀儡的剧目存在三种类型:一是保存了部分元明南戏传奇剧目,如《李云娘挨磨》、《白兔记》、《倭袍记》等;二是大量的说史(讲小说)剧目;三相当一部分的明清通俗神话传说剧,如《华光传》、《陈靖姑捉妖》等。第一种情况已保存得不完整,或只剩下个剧名,很少演出或不能演出。第二种情况是主要的演出剧目,艺人们根据某个小说或连环画内容自编剧情,分配角色行当,用祖辈留传下来的通据(剧)本》中各种角色通和台词、唱词来表演,类似民间剧团演“幕表戏”。值得注意是,艺人们往往在表演中以第三人称形式说白和演唱,如电影中的“画外音”。表演者讲述故事情节,傀儡表演图解讲述内容。这种表现方式,可能有久远的历史传统。这类剧目有《东周十二国全卷》、薛仁贵征东》、《薛丁山征西》、《飞龙记》、《万花楼》、《粉妆楼》等共十余种。第三种情况是专为“还傀儡愿”者所指定要演的或开台的神仙故事剧目,如“遮台”(开台)仪式中的《太白金星下凡》以及驱邪祛妖的《华光传》、《夫人传》等。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