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
您所在的位置:戏曲频道> 戏曲种类 > 正文
闽剧
2015-06-08 来源:福建文化记忆网 责任编辑:郑思楠

(二)剧目

闽剧的剧目丰富多彩。既有源于儒林班的《紫玉钗》、《女运骸》,江湖班的《开封府》、《珍珠塔》,平讲班的《土番 间记》、《招姐做新妇》等。还有承继大批的徽班剧目。此外,前辈闽剧作家还创作了大量剧本,其中相当部分是乡土题材,如《红裙记》、《伍老与周良显》、《龙凤金耳扒》、《陈若霖斩皇子》、《林公案》、《马达加》、《古田案》、《贻顺哥烛蒂》、《甘国宝》、《橄榄记》、《荔枝换绛桃》、《六离门》等等。据1961年不完全统计,闽剧传统剧目有1400多本。有文戏也有武戏,有高雅的也有通俗的,有古装的也有相当多的时装戏,有喜剧有悲剧也有正剧,反映的生活面相当广阔。剧目有颂扬爱国主义的,有抑恶扬善的,有鼓励人砺志自强的,有尊老爱幼,有提倡清明廉洁勤政为民的,有追求婚姻恋爱自由的,有反对欺贫爱富讲求情义的等等,内容十分广博。不论是反映乡土题材的剧目,还是反映其他地方故事的剧目或改编移植兄弟剧种的剧目,往往都融汇入了福州地域的民风民俗。

闽剧有一批创作能力甚强的剧作家,仅以辛亥革命后为例,影响较大的主要有被誉为“大炮剧师”的严鸿荃(1889-1977),创作有《黛玉葬花》、《黛玉焚稿》、《晴雯补裘》、《梁天来》、《百蝶香柴扇》及时装戏《孤儿血》、《新茶花》等;陈启肃(1911-1975),整理传统戏《紫玉钗》、《申屠女》、《红裙记》等;林舒谦(1911-1983),整理传统戏《炼印》、《六离门》、《梅玉配》,创作现代戏《海上渔歌》等;林亨仁(1912-1995),创作历史剧《夫人城》、古装戏《去思碑》及现代戏《人民邮递员》等;陈明锵(1915-1996),创作《荔枝换绛桃》、《钗头凤》(均与人合作)等;郑闲萍(1916-1988),编写《九命沉冤》、《平顶山》、《珍珠塔》、《金指甲》等;林飞(1916~1997),编写《荔枝换绛桃》(与人合作)、《陈若霖斩皇子》、《少林寺》及现代戏《劝导员》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闽剧剧目创作更为活跃,频频晋京演出,屡获全国高奖,仅20世纪80年代以来,闽剧在全国性刊物《剧本》上发表的剧本就有近20本。

(三)音乐声腔

闽剧音乐由儒林班、平讲班、江湖班、昆曲、徽班、京剧、福州民间音乐多源汇聚而成,分为唱腔音乐和伴奏音乐两大部分。

闽剧唱腔有“逗腔”、“江湖”、“洋歌”、“小调”、“唠唠”、“板歌”六大类,现有曲牌190多首。

“逗腔”源自儒林班,传说是曹学佺等根据福州方言的音韵声调,借鉴昆曲等曲调创腔的,是闽剧唱腔的主体。音乐结构严谨,包含有曲牌体、板腔体和曲牌、板腔综合体3种类型。旋律婉转优美,缠绵悱恻,风格高雅,多有以“哎、呀、哑、口衣、、口哀 、”等为衬字的拖腔。如[宽板]、[水过浪],句尾常有后台帮腔,俗称“掏岭”。“掏岭”也有由角色自唱的,俗称“自掏岭”。也有由逗管、唢呐和笛吹奏的。其特点是字少腔多,一唱三叹。逗腔曲牌按习惯说法,正体有[急板]、[急板叠]、[叠牌]、[倒板]、[水过浪]、[观容]、[观容吟]、[宽板]、[宽板叠]、[宽板吟]、[泪透]、[自掏岭]、[板下闯]等十三首,俗称为“十三腔”。逗腔十三腔的还有一种说法是,《紫玉钗》霍小玉唱的[自掏岭]中“倚娘肩只听得画廊鹦鹉声低唤”一句,每字有一种耍腔方式,整句十三字集中了逗腔十三种耍腔方式。逗腔另有变体20多首,共有曲牌近40首,可单唱,亦可联缀。逗腔的伴奏乐器以主胡(音箱为六角形的二胡,类似京剧二胡)、曲笛为主,月琴、椰胡为辅,掏岭处加小唢呐、逗管。“锣仔啮”和“抖鼓”是逗腔演唱时最具闽剧特色的两种伴奏手法。运用逗腔演唱的代表性剧目有《紫玉钗》、《女运骸》、《孟姜女》等。

“江湖”源自江湖班。是外来的弋阳腔等声腔,揉合福州民间歌谣和福州评话吟诵腔发展而成的。旋律简朴,可变性较大,在上下句落音不变的前提下,可按唱词的语言声调自由行腔,节奏自由,说唱性强。多为板腔体结构,仅少数曲牌属曲牌、板腔综合体结构。现有曲牌12首,正体仅5首,其余为变体。其紧打慢唱、慢拉慢唱时,最能体现高亢、粗犷的独特曲性。江湖类曲牌的伴奏乐器主要用弦乐,唯[阴调]一曲的掏岭和过门用唢呐和逗管。散板的拖腔音,采用大颤音或加下倚音奏法。运用江湖演唱的代表性剧目有《开封府》、《白罗衫》等。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