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
您所在的位置:戏曲频道> 戏曲种类 > 正文
歌仔戏
2015-06-08 来源:福建文化记忆网 责任编辑:郑思楠

1948年“厦门都马歌仔戏剧团”赴台演出并从此长留台湾。都马班把“杂碎调”带到了台湾,受到台湾艺人和观众的热烈欢迎,把“杂碎调”称为“都马调”。从此,杂碎调和七字调一起成为歌仔戏两个最主要的唱腔。歌仔戏是两岸人民共同创造共同拥有的珍贵艺术,它已经成为维系两岸人民的一条重要精神文化纽带。

1949年以后,两岸的歌仔戏走了各自不同的发展道路,却同样随着经济的发展、时代的变迁而遭遇日渐式微的困境。

台湾自80年代初在许多文化学者的呼吁和参与下,开始对歌仔戏的保护和传承。台湾大学等许多高等学府创办了戏剧系和戏剧研究所,重点研究歌仔戏,培养了一批批倾心歌仔戏的硕士、博士,并积极投身于民间的歌仔戏艺术创作和研究。

90年代台湾当局的“台独”意识逐渐显露,他们利用民间对闽南文化的关注,企图把台湾的闽南文化从整个闽南文化中割裂出去,说成是台湾本土的文化。它们把闽南话说成“台语”,鼓吹把歌仔戏作为台湾的“国剧”。

他们在取缔台湾京剧艺术学校和公办京剧团的同时,成立公办歌仔戏剧团,改公办的“复兴国剧剧校”为歌仔戏剧校,并花大量资金组织歌仔戏班,到欧洲、美国去演出。

闽南地区的歌仔戏从80年代逐渐陷入困境。原有的11个公办剧团仅剩下六个,其中有四个也已奄奄一息。观众锐减,艺校招不到学生,演艺人员心灰意冷,优秀人才流失严重。

厦门地理上处于漳、泉、厦闽南小三角和闽南、台湾、东南亚闽南华侨华裔聚居地这一闽南文化区域大三角的交汇点,历史上一直是闽南人过台湾下南洋的出发地和回归原乡的码头。两岸最优秀的歌仔戏班都在这儿亮相展演。台湾歌仔戏传入闽南在厦门登陆,闽南都马班赴台,从厦门出发。厦门是两岸歌仔戏的交汇点、结合点。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