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多年来,他前后导演六七十个剧目(其中一部分与人合作),都有不同程度的创新,其中晋京演出的有《钗头凤》《荔枝换绛桃》,还有《曲判记》《梅玉配》《王审知》《莫愁女》《窦娥冤》《黄堂愤》《狱卒平冤》《春暖囚楼》等。《梅玉配》原系京剧传统剧目,内容繁杂粗俗,以往闽剧曾移植演出,存在同样问题。剧作家林舒谦整理时,去芜存精,写出一个反对封建婚姻制度,弃恶从善、成人之美的喜剧。陈平老师尤擅导演喜剧,《梅》剧从1958年演至1963年,演了几百场,汉剧、越剧等也都进行移植;1979年恢复演出,又是连演两百多场。剧团的老中青三代演员排演,至今招待领导、专家、外宾、“三胞”,多用此剧。有位戏剧界前辈看后说:“想不到这个戏排得这么好,陈平老师导演的戏就是好看。”侨胞回榕,都要看这个戏。因为在***,就有人告诉他回到福州要看《梅玉配》。
陈平老师对后辈及青年演员,从不保留,而且非常耐心。剧团当家花旦郭西珠、严美丽、金谷兰、林芬菁、林瑛等,都曾得其教益。他还到福建省芳华越剧团及市、县各闽剧团参加艺术指导,有求必应;教授无不尽心,各剧团主要女演员,尤多受到指点。2006年,年逾古稀的陈平,还冒着盛夏酷暑,为福建省闽剧实验剧团重排经典闽剧《荔枝换绛桃》,以庆祝建团45周年。梅花奖得主陈洪翔饰艾敬郎,陈琼饰冷霜婵、小生陈则平饰王延龄,林丽娟饰归大娘,朱善根饰王吉。
2009年,世界福州十邑闽剧联谊会、福建省实验闽剧院、福州闽剧院、福州市艺术学校为刘小琴、陈平、董小狐三人颁发“闽剧艺术终身奖”。